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過度上網傷害大腦!中科院「突破性」發現引世界轟動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2-1-17 00: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論壇總編輯 於 2012-1-17 12:13 編輯


中國科學院的一項研究得出結論,正如海洛因或者酒精一樣,過度沉溺於網癮傷害青少年的大腦。這項發現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轟動,一位英國心理學家聲稱該研究成果具有「突破性」意義,但也有人質疑,網癮到底算不算疾病。

研究對患有網癮的少年進行的大腦磁共振掃描發現,其腦白質中的神經纖維不如常人健康。腦白質是大腦和脊髓的組成部分,是大腦和身體其他部位進行溝通的橋樑。

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的雷皓教授近日表示,儘管傷害程度尚需具體量化,但這些發現已表明過度上網和大腦受損有關聯。

網癮患者的高解析度大腦圖像為科學家提供了腦損傷定位及其產生機理的線索。「過度上網似乎能將神經纖維上的髓磷脂消耗殆盡,」雷皓表示。

他領導的研究團隊還發現,腦白質組織的受損情形與酗酒、海洛因依賴或可卡因成癮等其他形式的上癮相似。相關癥狀包括影響決策的認知控制能力減弱等。

觀點爭鋒

上網成癮是否屬精神疾病存爭議

這一發現很快在國際上引起了轟動。英國《獨立報》援引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精神病專家亨麗埃塔·瓊斯的話稱:「此類研究具有突破性,它明確了網癮與酗酒和毒癮等其他上癮癥狀之間的神經成像聯繫。我們終於得知直到現在仍被臨床醫生懷疑的東西,即這些不同上癮癥狀均能造成腦白質受損。」

倫敦國王學院生物心理學教授甘特·舒曼則表示,在視頻遊戲上癮的人中也有類似發現。

而另一方面,對此持不同的觀點也不少。英國《衛報》報道稱,倫敦國王學院的另一位心理學教授科林·杜魯蒙就認為,儘管經常上網的人確實和不常上網的人在大腦結構上有所不同,但由此就得出結論說上網會「改寫」人的大腦,有些太過跳躍性了。

而美國心理醫師協會頒布的《心理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認為,上網成癮不能作為一種精神疾病。

編譯/記者 楊錚

馬上就訪

「網癮」在我國列為精神疾病

那麼,上網成癮在我國是否算精神疾病呢?上午,北京軍區總醫院網路成癮治療中心主任陶然說,我國首部《網路成癮診斷標準》剛於2011年11月份通過總後衛生部批准,標準明確將上網成癮列入精神疾病範疇。我國也因此成為第一個出台網路成癮診斷標準的國家。

陶然說,網路成癮主要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判斷。首先看個人的社會功能是否喪失。如學生的社會功能就是念書,如果沉迷於網游而逃學,那麼就是喪失了他的社會功能。

其次,是由醫生判斷患者是否心理成癮。有的人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心裡只想著上網,如果不能上網,心裡就覺得難受。像這情況,就能說是有「心癮」。

最後,要看一個人非工作、學習目的的上網是否已經成為他的生活的主要內容。

查網癮 做個腦部CT就能辦

此外,除了上述三個標準,陶然主任說,還可以對患者的腦部進行PET-CT掃描。因為上網成癮者前額葉的葡萄糖和氧的代謝功能都出現了下降。相對於正常人,網路成癮患者的這項功能要低8%以上。

也就是說,一個長期上網並成癮的人由於過度上網,大腦中僅有一個非常小的區域保持興奮狀態。而人類大腦的功能是用進廢退的,長期不發揮大腦各區域的功能,則有可能引起腦功能的下降。

陶然主任表示,為精神疾病患者進行腦部掃描已經成為國際精神科領域的一種研究趨勢。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5: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