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上的「呵呵」

[複製鏈接]

499

主題

1452

帖子

2276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7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玉面狐 發表於 2012-1-8 19: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網路行走,常見「呵呵」二字。它可以是率性默許,可以是保留意見,可以是偶逢知己會心一笑,可以是發表異議前的情緒緩衝。它代表的意義是如此善變。

  可是誰曾到,900多年前,就有人漫不經心留下「呵呵」二字。越過時空,方知「呵呵」最多的是蘇東坡。他寫信給好友:「近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顯然是對一首新詞頗為得意,好似中學生的作文已經暗自預訂了老師的圈賞。他給因「河東獅吼」出名的陳季常寫信:「一枕無礙睡,輒亦得之耳……呵呵。」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爽,寫詞只是小意思。

  蘇東坡留下大量書簡,短則十餘字、長則百字,內容是軍國大計加上雞毛蒜皮,更有「呵呵」數十處以資調味。他寫信教錢穆父做菜:「取筍簟菘心與鱖相對,清水煮熟,用姜蘆服自然汁及酒三物等,入少鹽,漸漸點灑之,過熟可食。不敢獨味此,請依法作,與老嫂共之。呵呵。」小小飲食訣竅居然也能帶來如許樂趣,令人想起那個貪吃秀才的笑話:崇拜蘇東坡並不是因為他的一手好文好字,而是因為酥爛入味的「東坡肉」。

  蘇東坡喜用「呵呵」,恐與陳季常的父親陳公弼有關。老陳在陝西鳳翔做太守時,蘇東坡是他手下,二十六七的小夥子年輕氣盛像憤青,兩人鬧過矛盾,老陳還專門向上級寫過小蘇的檢舉信。後來老陳讓小蘇為他新修的凌虛台作記,小蘇居然借文字譏諷老陳,大寫凌虛台將來的坍塌之狀。但老陳胸襟令人稱道,他居然沒有絲毫怪罪,還一字不改銘刻上碑,倒使小蘇頓生敬仰之情。

  很難說老陳沒有給小蘇帶來一點啟發———寬以待人、達觀處世,不就是蘇東坡往後四十年的人生么?假若老陳當年為那篇別有用意的文字送上小鞋,只怕東坡筆下從此便沒了「呵呵」。假若東坡不再「呵呵」,真不知他一貶再貶越貶越遠的官宦生涯如何度過。既如此,就讓東坡好好感謝這位陳上司吧,最好是唱一唱黃霑原創的那曲卡拉OK,因為那首歌實在太符合東坡的個性,且只需篡改兩字:「呵呵一聲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知曉。」

當然,小蘇出生前三年,歐陽修就在《與王幾道一通》中開始「呵呵」了。論「呵呵」,小蘇是晚輩,別說今人了。
六龍御兮共飛鵬,隨弛騁兮天地任西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沙發
水影兒 發表於 2012-1-9 11:08 | 只看該作者
蘇東坡喜用「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9: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