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陀破斥外道的很多經論-----震憾

[複製鏈接]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24 10: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陀破斥外道的很多經論-----震憾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
    "佛言。迦葉。如汝所言。若有眾生起念如來思憶如來觀緣如來。是等一切悉皆當得涅盤果證。大德迦葉白言。世尊。如我解知佛所說義。寧於如來起不善業。非於外道邪見者所施作供養。何以故。若如來所起不善業當有悔心。究竟必得至於涅盤。隨外道見當墮地獄餓鬼畜生。
   
    佛言。迦葉。如汝所言。迦葉。設有人天罵赤栴檀。以手打捶速撩棄地。迦葉。於意云何。如是人者有何等香。
   
    迦葉白言。而是人者有栴檀香。
   
    如是迦葉。若有眾生眼見耳聞及口宣說於如來者。當知是人有解脫香。
   
    迦葉。有人執把於糞污已。以諸伎樂一切眾華而供養之。如是人者有何等香。
   
    迦葉白言。世尊。是人唯有糞穢臭惡。
   
    如是迦葉。其有親近恭敬供養諸外道者。當知是人亦復如是。"
    (------學習外道者"唯有糞穢臭惡"!)

《大寶積經》:
    "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何謂為四。求聲聞者但欲自利。求緣覺者喜樂少事。讀外經典路伽耶毗。文辭嚴飾所親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迦葉。是為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佛藏經》:
    "舍利弗。當來比丘好讀外經。當說法時庄校文辭令眾歡樂。惡魔爾時助惑眾人障礙善法。若有貪著音聲語言巧飾文辭。若復有人好讀外道經者。魔皆迷惑令心安隱。若有比丘修佛法者令生疑惑。咸使眾人不復供養。
   
    或有比丘若二若三已讀佛經。便使令求外道經法。先自看者贊言善好。是諸人等。為魔所惑覆障慧眼。深貪利養看諸外書。猶如群盲為誑所欺。皆使令墮深坑而死。
   
    舍利弗。諸生盲人即是比丘。舍佛無上道求外道經書。誑人是惡魔。深坑是邪道。舍利弗。如群盲人舍所得物。欲詣大施而墮深坑。我諸弟子亦復如是。舍粗衣食而逐大施求好供養。以世利故失大智慧。而墮深坑阿鼻地獄。"


《諸經要集》:

    "複次世尊。若修行菩薩。習學世間外道疏論。捨棄大乘深義。讚揚外道所說。若見有人明閑外論。樂說聽聞稱美為德。是時會中有諸天眾。心樂聽聞大乘法故。來赴道場。既聞所說外道疏論。心生懊惱而還本宮。發如是言。此善男子今已滅法如來善教。如是修行菩薩於法棟樑。何故翻教世間外論。樂戲論故。棄捨大乘。何以故。諸佛如來為甚深法故。成等正覺。不因世俗外道戲論。成就菩提。世尊。是等修行菩薩。學說外道種種言論。而乃覆藏如來佛法。如是之人於佛法化成等正覺專行斷滅。世尊。此是修行菩薩第九障覆蓋甚深佛法讚揚外道戲論魔鉤。"
   
    "又大迦葉。出家之人有二不凈心。何謂為二。一者讀誦路伽耶等外道經書。二者多畜諸好衣缽。"
   
    "又舍利弗。菩薩雜學外道經書。巧於諍論多人所敬。是人不能自調伏心。亦復不能調伏諸法。不調伏故不行大乘。"

《法華經》:
   
    "若有受持讀誦正憶念修習書寫是法華經者。當知是人則見釋迦牟尼佛。如從佛口聞此經典。當知是人供養釋迦牟尼佛。當知是人佛贊善哉。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手摩其頭。當知是人為釋迦牟尼佛衣之所覆。如是之人不復貪著世樂。不好外道經書手筆。亦復不喜親近其人。"

《優婆塞戒經》:

    "云何名為假名菩薩。善男子。眾生若發菩提心已。樂受外術及其典籍持諷誦讀。即以此法教化眾生。........................是名假名菩薩。"

    "雖習外典為破邪見出勝邪見。善知方便調伏眾生........................是名實義菩薩。"

《佛藏經》 (卷3) :

    "舍利弗。若有比丘著外經義。是人為舍微妙佛法。誦持外道語言為大眾說。但作野干吼。舍利弗。如是惡人名為朽壞沙門。何以故。是外道義非佛法故。舍利弗。著外道法比丘。不應自稱是佛弟子。何以故。沙門釋子不說尼犍子語。於大眾中但說佛語。"
《菩薩戒本》(在家眾可看):
    " 若菩薩。於佛所說棄捨不學。反習外道邪論世俗經典。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不犯者若上聰明能速受學。若久學不忘。若思惟知義。若於佛法具足觀察得不動智。若於日日常以二分受學佛經。一分外典。是名不犯。如是菩薩善於世典外道邪論。愛樂不舍不作毒想。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若菩薩。聞菩薩法藏甚深義真實義。諸佛菩薩無量神力。誹謗不受。言非利益非如來說。是亦不能安樂眾生。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或自心不正思惟故謗。或隨順他故謗。是菩薩聞第一甚深義不生解心。是菩薩應起信心不諂曲心作是學。我大不是盲無 慧目如來慧眼。如是隨順說如來有餘說。云何起謗。是菩薩自處無知處。如是如來現知見法正觀正向不犯。非不解謗。
《菩薩善戒經卷第一》劉宋罽賓三藏求那跋摩譯:
    "若菩薩不讀不誦菩薩法藏。一向讀誦聲聞經律得罪。
    不犯者。若不聞知有菩薩藏。
    若菩薩不讀不誦如來正經-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
    不犯者。
    若為論議,破於邪見。
    若二分佛經、一分外書。

    何以故。
    為知外典是虛妄法佛法真實故。
    為知世事故。
    不為世人所輕慢故"

《菩薩地持經卷第五》北涼中印度三藏曇無讖於姑臧譯:

    "若菩薩於佛所說不作方便、棄捨不學。及習外道邪論世俗經典。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不犯者。若上聰明能速受學、若久學不忘、若思惟知義、若於佛法具足觀察得不動智。若一日中。二分受佛經。一分學外典。

    若菩薩於世俗經典外道邪論。愛樂不舍不作棄想。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共菩薩聞菩薩藏甚深義、真實義、諸佛菩薩無量神力。誹謗不受。言非利益、非如來說。是亦不能,安樂眾生。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菩薩或自心不正思惟或隨順他故謗。聞第一甚深義不生解心。是菩薩應起信心、不諂曲心。作是學。我大不是盲無慧眼。如來慧眼如是隨順說。如是有餘說。云何起謗。是菩薩自處無知處。如是如來現知見法。正觀正向。非不解謗。不犯。"


《瑜伽師地論卷第四十一》彌勒菩薩說,沙門玄奘奉  詔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現有佛教於佛教中未精研究。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精勤修學。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無違犯者。若上聰敏若能速受。若經久時能不忘失。若於其義能思能達。若於佛教如理觀察。成就俱行無動覺者。於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學佛語。一分學外。則無違犯。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越菩薩法。於異道論及諸外論研求善巧。深心寶玩愛樂味著。非如辛葯而習近之。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佛藏經》:

    "若人好讀外經書者。則於其中生堅實想。貪著語者樂說散亂。樂嚴飾辭巧美說者。於佛第一義則無凈心。又於此法不敬不信。舍利弗。譬如不男之人無男子用。至男子中生不男想。而作是念。是諸人等如我無異。如是好著外經書者。常樂嚴飾巧美文辭。於佛第一義心不恭敬。舍利弗。其中有人說清凈經。於此人所亦不恭敬。輕慢清凈持戒比丘。何以故。舍利弗。外道經書無真實語。法應憍慢貢高自大。何以故。是事不為厭離。不為寂滅。不為得道。不為涅槃。是人毀壞信等善根故。於一切處不信有功德。如不男人於諸人中皆謂如己。"

《大智度論》:

    "佛告憍屍迦。世間真實善語微妙好語皆出我法中。如贊佛偈中

      諸世善語    皆出佛法    善說無失
      無過佛語    余處雖有    善無過語
      一切皆是    佛法之餘    諸外道中
      設有好語    如蟲食木    偶得成字
      初中下法    自共相破    如鐵出金
      誰當信者    如伊蘭中    牛頭栴檀
      如苦種中    甘善美果    設能信者
      是人則信    外經書中    自出好語
      諸好實語    皆從佛出    如栴檀香
      出摩梨山    除摩梨山    無出栴檀
      如是除佛    無出實語"


《大智度論》(卷18) :

    外道法:

    "複次外道經中。有聽-殺、盜、淫、妄語、飲酒言!
    為天祠-咒殺無罪為行道故。
    若遭急難欲自全身。而殺小人無罪。
    又有急難為行道故。除金余者得盜取以自全濟。后當除此殃罪。
    除師婦國王夫人善知識妻童女。余者逼迫急難得邪淫。
    為師及父母為身為牛為媒故。聽妄語。
    寒鄉聽飲石蜜酒。天祠中或聽嘗一渧二渧酒。"

    佛法:

    "佛法中則不然。於一切眾生慈心等視。乃至蟻子亦不奪命。何況殺人。
    一針一縷不取。何況多物無主。
    淫女不以指觸何況人之婦女。
    戲笑不得妄語。何況故作妄語。
    一切酒一切時常不得飲。何況寒鄉天祠。"
    "汝等外道與佛法懸殊有若天地。
    汝等外道法。是生諸煩惱處。
    佛法則是滅諸煩惱處。是為大異。"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供養奉事一切如來。摧壞一切魔怨。制伏一切外道。息滅煩惱顯揚正法。如是善男子。是名持佛世尊佛法寶藏 "

《正法念處經>>    " 供養外道。行不凈施。雜漏不堅。以種種食施於破戒雜行之人。心無正思。如是施已。命終生於畜生之中"

《愣伽經》:

  外道虛妄說    皆是世俗論
  以邪見因果    無正見立論

《大般涅磐經》:

    "善男子。是諸外道痴如小兒。無慧方便不能了達常與無常。苦樂凈不凈我無我。壽命非壽命。眾生非眾生。實非實有非有。於佛法中取少許分。虛妄計有常樂我凈。而實不知常樂我凈。如生盲人不識乳色。便問他言乳色何似。他人答言色白如貝。盲人復問是乳色者如貝聲耶。答言。不也。復問貝色為何似耶。答言。猶稻米末。盲人復問乳色柔軟如稻米末耶。稻米末者復何所似。答言。猶如雨雪。盲人復言。彼稻米末冷如雪耶。雪復何似。答言。猶如白鶴。是生盲人雖聞如是四種譬喻。終不能得識乳真色。是諸外道亦復如是。終不能識常樂我凈。善男子。以是義故。我佛法中有真實諦非於外道"

    (-----------善男子。那些外道像小兒一樣愚蠢。沒有智慧方便,不能了達常與無常,苦樂凈不凈我無我。壽命、非壽命。眾生、非眾生。實、非實,有、非有。在佛法中拿取一點點,虛妄的認為有常樂我凈,卻不是真的知道常樂我凈。如同天生盲人不明白乳的顏色。而問別人乳色是怎樣的。別人回答顏色如貝殼一樣白。盲人又問此乳色如同貝殼的聲因?別人回答。不是。盲人又問貝色又像什麼呢?別人回答像稻米粉末。盲人又問乳色柔軟如同稻米粉末?稻米末又像什麼呢呢?別人回答猶如雨雪。盲人又說稻米末冷如雪么?雪復又像什麼呢?回答猶如白鶴。此盲人雖然聽聞四種譬喻卻始終不能知道乳的真色。這些外道也是如此。始終不能明白常樂我凈。善男子。因此我佛法中有真實諦,不同於外道。)


    好讀外典違背佛法言教!
   
    "眾生若聞十二部經。乃於外典生於厭賤。"《優婆塞戒經》

    "吾般涅盤去世已,於後正法滅盡時。比丘樂於外典籍,彼便毀謗我勝法。"《月燈三昧經》

    "好樂外典是沙門垢"。《大寶積經》

    "若菩薩不讀不誦如來正經。讀誦世典文頌書疏者得罪。不犯者。若為論議破於邪見。若二分佛經一分外書。何以故。為知外典是虛妄法佛法真實故。"《菩薩善戒經》

    "以何義故名為菩薩。能常覺悟眾生心故。如是菩薩雖知外典。自不受持亦不教人。如是菩薩不名人天非五道攝。是名修行無障礙道。"--《優婆塞戒經》

   
    好讀外典也是在製造斗諍根本、佛法難!

    "若於世俗外道典籍而不遠離。我則說為斗諍根本是佛法難。"《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若歸法已。寧捨身命終不依於外道典籍。"《優婆塞戒經》

    好讀外典也是在增長魔業!

    "云何是善能遮止魔業。謂若菩薩於一切處。常離惡知識亦不至惡國。復不親近修習外道典籍(中略)是為菩薩善能遮止魔業。"《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好讀外典也是在斷滅佛法!

    "讀誦世典不敬佛經。如是等惡現於世時。如來為欲滅是諸惡令得遠離邪命利養。如來則為演說是經。若是經典秘密之藏滅不現時。當知。爾時佛法則滅。"-----《大般涅盤經》

263

主題

617

帖子

692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2
沙發
fansfan 發表於 2012-1-30 21:31 | 只看該作者
真是震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21: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