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印度情報機構報告:解放軍在巴鐵境內大動作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2-1-7 18: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2-1-7 13:21:37   來源  CHN強網論壇


     儘管中方此前表示,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沒有在海外設立軍事基地,且沒有設立軍事基地的計劃。然而印度媒體近日引述印度政府聯合情報委員會的一份秘密報告,聲稱中國正計劃在巴基斯坦設立軍事基地。
  
    《今日印度》1月4日報道披露,印度負責搜集國際情報的機構;調查分析局,在呈報給印度總理、負責安全事務的內閣委員會以及國家安全顧問的報告中,聲稱中國計劃在巴基斯坦的聯邦直轄部落地區或者北部地區興建軍事基地。然而,報告並沒有說明這些基地具體究竟位於何處。
  
  報告還聲稱:中國正在強化對巴基斯坦的戰略滲透,同時包括鋪設輸油管、鐵路、公路以及設立軍事基地在內的聯合計劃都值得我方關注。
  
  克什米爾地區由兩個國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區(自由克什米爾和克什米爾北部地區),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區(查謨-克什米爾邦)。印度方面則聲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了部分東北部地區(阿克賽欽和喀喇崑崙走廊)。錫亞琴冰川同時被印度和巴基斯坦所控制,印度控制了其中大部分地區,而巴基斯坦則控制了其中較低的山峰。
  
  巴基斯坦聲稱對除所謂中控克什米爾以外的地區都是巴基斯坦領土,而印度一直沒有正式承認中國和巴基斯坦對該地區的控制權,聲稱包括中巴於1963年簽署的邊界所劃歸中國的喀喇崑崙走廊地區等都屬於印度領土。
  
  巴基斯坦將整個克什米爾地區視為有爭議的領土,而印度則援引其憲法證明克什米爾地區為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什米爾地區也有一部分人傾向於獨立建國,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受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共同反對。由於印巴兩國都擁有核武器,克什米爾向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領土爭端之一。
  
  印巴兩國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曾經爆發了三場戰爭:1947年第一次印巴戰爭、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還有最近一次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爾的卡吉爾地區爆發的卡吉爾邊境衝突(某些人稱為第四次克什米爾戰爭)。
  
  美驚呼:大量解放軍開進克什米爾,巴控制權轉交給中國
  
  一場地緣政治危機正在地處喜馬拉雅山區的巴基斯坦北部邊境悄然上演。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地區位於存在爭議的克什米爾地區的西北角,伊斯蘭堡正在把這塊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區的實際控制權轉交給中國。
  
  巴基斯坦佔據的克什米爾西部地區北起吉爾吉特,南到阿扎德。多名外國情報消息人士報告說,巴基斯坦記者和人權工作者透露,在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地區出現了兩大最新進展:一是當地在醞釀反抗巴基斯坦統治的活動,二是估計有7000到11000名解放軍開進當地。
  
  中國希望控制這片地區,以確保自己不受限制地利用公路和鐵路經巴基斯坦到達海灣地區。中國油輪要花16到25天時間才能抵達海灣地區。
  
  中巴公路我國一側的紅其拉甫口岸,由於氣候惡劣,每年開關時間只有6個月。由於是公路口岸,年過貨能力只有區區5萬噸,客運量為5萬人次。
  
  當經過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的高速鐵路和公路完工後,中國就能夠從本國東部向自己在瓜德爾、伯斯尼和奧爾馬拉等地;這些地方緊鄰海灣地區東部;新建的巴基斯坦海軍基地運輸貨物,斯運輸時間在48小時以內。
  
  許多開進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地區的解放軍官兵預計將參與鐵路修建工作。一些解放軍在延長連接中國新疆與巴基斯坦的一條公路,還有些軍人在修建大壩和高速公路等其他設施。
  
  中方在一些禁止巴基斯坦人出入的秘密地點修建了22處隧道。中國計劃修建從伊朗到中國的天然氣管道,修這條經吉爾吉特穿過喜馬拉雅山的管道必須建造隧道。但是這些隧道也可能用作導彈存放點。
  
  不久以前,解放軍建築隊都住在臨時營地里,並在完成任務后返回國內駐地。他們目前在建設大型居住區,這顯然是為了長期駐紮而建。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