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洪巧俊:賣199元一斤的大米農民為何只獲利1元?

[複製鏈接]

713

主題

805

帖子

2161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森林木1 發表於 2012-1-4 2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黑龍江五常大米最高售價可達每斤199元,但是當地稻農賣給加工企業的收購價卻不足2元。記者採訪得知,每斤大米的加工成本約為0 .2元,加工企業通過設置不合理訂單控制稻農壓制收購價,稻農和企業獲利懸殊,以致賣199元一斤的大米農民只獲利1元(1月3日《現代快報》)。

真沒有想到,當前大力提倡的「公司+農戶」,一些地方卻演變成了公司盤剝農民的一種形式。可以說訂單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穩定米源,讓農民賣糧不愁,然而,實際運行中,糧企卻把市場風險推給農民,訂單成了「霸王條款」,成了控制稻農把有機稻賣給他們的「非常手段」。

商人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他們如此「扒」農民的血汗錢並不奇怪,奇怪的是當地政府為何坐視不管,不為農民爭取更多權益?五常市綠色食品辦公室的服務宗旨是:「統一行使對稻米市場的引導和管理、帶領企業闖市場,維護企業利益。」由此可見,人家只維護企業利益,沒說維護農民利益。當然,維護農民利益,官員得不到好處,而維護企業利益,企業發展快,能增加地方稅收和財政,是官員的政績。因此,寧可企業掠奪農民的利益,他們也要維護企業的利益。

多年前,不少專家就提倡中國農村要走美國模式的集約經營,也就是當前的「公司+農戶」模式,但這個模式走了這麼多年,似乎並不成功,因為這個模式並沒有消除貧困,讓更多的農民脫貧致富,而是成了像五常市那種———企業盤剝農民的模式。不成功還因為國情不一樣,中國人多地少,美國地廣人稀,尤其是中國還是農業大國,有9億農民,不能像美國那樣一個勞動力每年補貼1萬美元,尤其是中國的土地制度和美國不一樣,人家是私有制,不能低價掠奪農民的土地。而鄰國日本和我國差不多,人多地少,但日本農民卻活得滋潤,活得滋潤的原因是農民自己控制了資源,聯合起來的農民從種糧、加工、零售,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上,利潤也就掌握在農民手中。當然,要解決「米貴傷農」問題,可能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土地制度不改革,說學習美國和日本的先進經驗,也只能學到皮毛。□洪巧俊

134

主題

4481

帖子

310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08
沙發
zhousx18 發表於 2012-1-8 23:26 | 只看該作者
定價權在哪裡,哪裡就賺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彩貝一一 發表於 2012-1-11 10:20 | 只看該作者
農民真的很弱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9: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