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委實讓人驚悚! 教育豈能等同於洗腦

[複製鏈接]

36

主題

45

帖子

11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清波粼粼 發表於 2012-1-4 2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論壇總編輯 於 2012-1-5 02:32 編輯

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洗腦術」的原理與正常教育並無二致》(作者黃凱平),該文論點是:「教育與洗腦術本質是一回事」。把教育視為洗腦顯示了該文作者對教育的認知,這樣的認知相當可怕。
無可否認,有一種「教育」叫洗腦,但它恰恰是反教育的。教育和洗腦的區別,蓋在於洗腦如果是一種精神控制,教育(亦即該文所說的「正常的教育」)不但反對任何一種精神控制,而且注重的正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培養,尤其是懷疑精神的養成———用以消解來自任何權力或勢力對人的洗腦。換言之,如果有洗腦存在,教育的任務就是反洗腦。設若任何教育與洗腦相同,則等於認可了洗腦存在的合理性,甚至是以教育的名義為洗腦作合法性辯護。
不妨看看該文觀點是在什麼語境下導出的:「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家華生曾有一句名言:」如果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我保證能夠按照我的意願把他們培養成任何一類人,或者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人,甚至訓練成乞丐和強盜『。其實,教育與』洗腦術『本質是一回事……「把一個人培養成醫生或律師,是興趣的培養和職業的培養,與洗腦無關。但,這個律師和醫生秉持什麼樣的價值觀念,才是與洗腦或教育有關的問題。人從來就是觀念的動物,人在它的本能之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要看其本人接受了什麼樣的教育或觀念。觀念塑造人,因此,全部問題就在於應當以什麼樣的觀念教育人,特別是世事未諳的年輕人。
這裡必須注意觀念之間的區別。有的觀念的確可以趨向於洗腦,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有的觀念則天然趨向於人類的普遍接受,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後者無論怎樣普及,都與洗腦無緣;正如前者刻意宣傳,很容易造成人與人之間的敵意。更不要說像當年納粹那樣,一味渲染雅利安人是上帝的選民,而猶太人則是人類的瘟疫。這樣的觀念經由國家意識形態機器的反覆灌輸,直接導致了德意志民族從反猶、排猶到集中營、焚屍爐等一系列行為的發生。可以說,希特勒手上沒有一個猶太人的血,但眾多的德意志人卻參與了慘絕人寰的種族滅絕。如果不是國家洗腦大規模的成功,亦即從種族角度為大屠殺提供合理性,一個人出於正常的惻隱之心,難以做出那些令人髮指的行為。
所以,該文從其論點推出來的表述委實讓人驚悚:「大規模的洗腦與正常的教育是難區分的,界限也不那麼明晰」。我甚至覺得該表述本身就是洗腦之後的一種思維折射,否則何至於將正常的教育與洗腦混同。「文革」中流行一時的「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是洗腦?將教育與洗腦等同,實乃蓬麻不分,白沙在涅。當然,除了觀念之外,這樣的表述還混淆了洗腦與教育的另外一種不同,即「術」的不同。洗腦有術,必須靠謊言,「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真理」。因此它完全可以閹割真理,亦即利用手中的權力,進行信息控制,包括在報刊、廣播、電視和教科書中扭曲、遮蔽、刪除各種真相,單方面提供各種虛假信息,從而形成對人的誤導。教育不然,正常的教育是多元的、自由的、非權力控制的。面對任何問題,它不但允許人們討論,而且鼓勵其懷疑,激發其思考,從而在彼此之間形成「交叉共識」。這樣的共識,並非洗腦所致;這樣的交叉,更保留了各自的差異。真不懂,這樣的教育,人類社會中正常的文明教育,居然被視為與洗腦相同。
教育不是洗腦,洗腦是教育的污名化。人類正常的教育是自由教育,即通過教育,讓每一個人成為他(她)自己。我作為一個吃教育飯的人,尤注意自己對學生要做的事就是「各還命脈各精神」,其中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反洗腦,因為洗腦最終會導致人的精神世界一元化和同質化。因此,看到有人說教育就是洗腦,不免糾結。我不認識作者,純粹是針對其觀點,這裡不妨借用孟子的話來表白:「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轉自邵建文章)

33

主題

89

帖子

18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3
沙發
豬頭小隊長 發表於 2012-1-4 20:58 | 只看該作者
只有傳銷和邪教才可稱為洗腦,把正常教育稱為洗腦真是可笑至極。那位黃先生的思想太偏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2-1-5 11:34 | 只看該作者
「洗腦術」的原理與正常教育並無二致

胡說八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4
laodai 發表於 2012-1-5 12:48 | 只看該作者
顯而易見,作者文章的觀點恰恰是被「冼腦」后的產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2: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