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學者談為何出不了大師 批中國教育「死要面子」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伐木開荒 發表於 2012-1-5 13: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大師?最主要的就是愛面子教育成了絆腳石!昨晚,新加坡國立大學終身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哲學博士、訪問學者石毓智在武大作了題為「為什麼中國出不了大師」的講座。
  大師創造所需要的基礎是人才,石毓智表示,中國現在的教育局面僅僅只是規模大、人數多。
  石毓智批判當今的中國教育就是「死要面子」,老師、家長、學校對學生的期許霸佔了一切,最佳的代表語就是:「今天我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我為榮」。另外學生學習動機不純粹,過分注重成績,忽視了創新能力的培養。
  大學愛搞面子工程無不體現了中國的「愛面子教育」。 他舉例稱,中國高校的校門多恢宏大氣,很有氣派,而國外名校大門卻很破舊,比如斯坦福大學的校門就很不顯眼。
  還有,中國的教育過於注重道德說教,也是出不了大師的原因之一。「中國教育是詩性的教育,注重的是知識、態度和道德,培養的都是『君子』。國外的教育是理性的教育,注重的是個性、能力和真理,培養的是思想者和科學家。」 石毓智說,比如中國大學的校訓大都摘抄於《論語》的倫理道德教誨,儒家文化的基因強調順從與秩序,缺乏想象力與創造力。反觀西方大學校訓,例如哈佛大學的「以真理為友」,斯坦福大學的「自由之風永遠吹」,所關注的顯然不同。
  石毓智還稱,學習內容單一導致大腦疲勞,因此中國學生後勁不足、讀書興趣早衰。石毓智認為應該把學習當做一個探險的旅程,注重思想的解放。
  現在中國人見面打招呼常問「吃了嗎」,石毓智笑言,當問候語變成「今天你讀書了嗎」,這個時候大師就該產生了。
  據悉,石毓智在北大、華師等眾高校與大學生探討了「錢學森之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