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能讚歎邪師的功德

[複製鏈接]

63

主題

393

帖子

31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iridangkong 發表於 2011-12-25 1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不能讚歎邪師的功德


     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優波離問菩薩受戒法明確說: 「菩薩若有同師同學誹謗菩薩方等法藏,受學頂戴相似非法者,不應共住。若定知已,不得向人讚歎其德,是名菩薩第八重法。」 (見《大正藏》第30卷第1015頁上)

  依《菩薩善戒經》所說,對於謗菩薩藏、學相似法者,不能與其共住,當遠離。而且,對於這種行為了解確實之後,還不能向其他人讚歎謗菩薩藏、學相似法者的其他德行(諸如持戒、造像、印經等等功德),以免別人誤認為他是有德者,而不加簡別,去親近學習,造成邪見傳播、貽誤眾生的後果。所以,對於錯誤的見解,不管是誰說的,都應該駁斥。這樣做不僅不犯菩薩戒,還恰恰符合菩薩戒的精神。

  (註:所謂「相似」,指好象。意思是說,表面上好像正確,但實際完全錯誤,這種違佛經義,似是而非的講法,就是相似法而不是佛陀正法。)

  一些法師和居士印書、贈書功德甚大,使很多無佛法處得聞正法,實在是續佛慧命的好事。但是,也有人以信施財物印外道典籍,如《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俞凈公遇灶神記》等宣揚宿命論觀點的書,就算是有勸善之功,但因為所宣揚的宿命論與佛教緣起法完全背離,即為不如法。《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五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四對此種問題有明確開示:

  「若以葉紙書似正法及外道論,或先已書,授彼信解眾生手中,或勸他與,當知有罪。菩薩唯應勸彼棄捨手中異論,或令書寫諸佛聖教,或自欲知彼不堅實,不應開示。」

  這是說,如果用紙書寫相似法和外道論勸人信受,不論是自己親自給別人還是勸其他人給,都是違犯菩薩戒的(有罪)。菩薩應該勸人捨棄這些異論(異於正法),用這些紙書寫諸佛的正法。(如前摘自宗舜法師《菩薩戒四條淺說》)

  佛陀在《增一阿含經》卷九中說說:「有此二人獲福無量。云何為二?所謂應稱譽者便嘆譽之,不應稱者亦不稱嘆之,是謂二人獲福無量。復有二人受罪無量,何等為二?所謂可稱嘆反更誹謗,不應稱嘆者而更稱嘆,諸比丘,莫作是學。」

  綜上所述,遠離邪師,不傳播邪說,不讚歎邪師的功德,是佛徒護法利生的精神,是佛徒必行的正業,是佛徒獲得無量福報的源泉!

  該文節錄自宗舜法師《菩薩戒四條淺說》
  全文原始網址:http://www.jcedu.org/dispdir.php?class=001814
  全文本站網址:http://www.xynf.com/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98&extra=page%3D1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沙發
xu3331 發表於 2012-1-2 06:19 | 只看該作者
一些法師和居士印書、贈書功德甚大,使很多無佛法處得聞正法,實在是續佛慧命的好事。但是,也有人以信施財物印外道典籍,如《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俞凈公遇灶神記》等宣揚宿命論觀點的書,就算是有勸善之功,但因為所宣揚的宿命論與佛教緣起法完全背離,即為不如法 .......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3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1-2 10:39 | 只看該作者

『一些法師和居士印書、贈書功德甚大,使很多無佛法處得聞正法,實在是續佛慧命的好事。但是,也有人以信施財物印外道典籍,如《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俞凈公遇灶神記》等宣揚宿命論觀點的書,就算是有勸善之功,但因為所宣揚的宿命論與佛教緣起法完全背離,即為不如法。《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五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四對此種問題有明確開示:』

這是針對佛教法師和居士狹義上來說吧 ! 聽起來很嚴苛的感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4
xu3331 發表於 2012-1-3 00:50 | 只看該作者
要害是,這些東西說來說去,叫你行善。而為何要行善? 因為可以有好報。
搞半天仍是一片功利心,做好事圖好報,實在是  -----  做生意。

佛陀教人明白宇宙人生,以及自身如何修行處世,別無它。
我認為,甚至天天想往生,也是一種功利心,一種執著。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