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匡正史觀—漢族其實是地球上最強悍的民族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2-19 01: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2011-12-18 21:24:05   來源  中華論壇



    近來電視媒體上辮子戲流行,歪曲歷史,對游牧民族歌功頌德,好像游牧民族都是強悍,奔放,漢族人都是弱不禁風,游牧民族的酋長都是英明神武,漢族皇帝都是昏庸無能。大陸娛樂界滲透入胡人數量相當多,拍攝辮子戲最多的北京華誼兄弟影視公司老闆就是滿 人。因為大陸媒體文學和娛樂界對胡人的吹捧,和胡風的盛行,以致最能代表中國的漢族人反而對自己的祖先不了解,事實上歷史上的漢族完全不是這樣。

    在冷兵器時代,農耕民族同游牧民族的戰爭是非常困難的。古代軍事上有句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講的是古代後勤運輸的重要性。在沒有機械動力的時代,糧食運輸是極困難的。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曾經在百家講壇上舉過一個古代糧食運輸困難的例子,假如一個人能負重80斤糧食趕路,每天他自己吃1斤糧食,他最多能走40天,到達目的地已經沒有可以剩餘的糧食了,因為返回的路程還要吃糧食。可以想象,步行40天又能走多遠呢。假如改為畜力運輸,拉糧食的牲口每天吃的草料也要佔運輸的很大重量,負責趕牲口的人還是要吃糧的。古代秦國發動統一六國和平定嶺南擊退匈奴的戰爭的時候,傾盡全國之力,擴大農業生產,提高糧食產量,興建鄭國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修建運糧陸路水路糧道。這個過程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止,歷經5代君王,花了一百六七十年時間。可見在冷兵器時代,戰爭對於一個農耕民族來說是對國力的嚴峻考驗。

    游牧民族居無定所,以搶掠農耕民族為生,古代游牧民族侵入漢族地區的時候是從來不帶軍糧的,胡人的軍馬隨意啃食漢人百姓的莊稼,而野蠻的游牧胡人則以漢人為軍糧,五胡亂華的時候,羯人就曾抓來大量漢族少女充做軍糧,羯人把這些漢族少女稱作「兩腳羊」,羯人軍隊不僅對這些漢族少女任意**,餓了就殺掉漢族少女煮食 。當冉 閔滅掉羯人石虎建立的後趙,放羯人石虎強搶的六七萬漢族少女回家時,她們中的大多數沒有離開,因為已經無家可歸了。冉魏被鮮卑胡人軍隊滅亡后,惡運又一次降臨她們的頭上,鮮卑軍隊南下時又將她們充作了軍糧。 據西方研究蒙古的歷史記載,蒙古軍隊入侵中國的時候,在缺少食物的時候也曾經大量抓來漢人農民殺了食肉 。中國古人的「夷狄人面獸心」決不是誇大其辭。

    因為處於野蠻原始狀態的游牧民族有食人習慣,又以搶掠其他民族物資為生,所以幾乎不存在後勤保障問題。

    在冷兵器時代,步兵和騎兵做站也是非常困難的,騎兵的高度機動性,使其軍隊集結速度非常快,在短時間內就能集中大量軍隊,趁著步兵沒有集中的機會進行圍殲,當大量步兵部隊增援趕來的時候,戰鬥已經結束,騎兵已經逃離戰場。騎兵打不過步兵的時候可以快速逃離戰場,步兵追不上,很難殲滅,步兵一旦打不過騎兵,只有被全殲的命運。雖然漢族人口遠多過游牧民族,漢族古代以步兵為主力打敗游牧民族騎兵的戰鬥其實都是以少勝多的。漢帝國同匈奴戰爭的時候,漢將李陵以六千步兵就能對抗幾十萬匈奴騎兵,李陵步兵射出幾十萬箭,最後箭射光了才失敗的。

    古代漢族遠不像現在的電視上宣揚的那樣懦弱無能,游牧民族也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勇敢強悍,只不過野蠻民族擁有騎兵的優勢,其生活方式不需要後勤保障,適合全民族戰爭,而農耕民族的戰爭則要消耗大量國力。

    在冷兵器時代,漢族是世界上唯一的擊敗游牧民族的農耕民族,而且還是不止一次擊敗游牧民族,歷史上漢族兩次失手亡於游牧民族其實也是敗在漢族自己人手裡。

    漢帝國和羅馬帝國同時期,兩大帝國未交過手,從對游牧民族戰爭的表現上可以看出孰強孰弱,野蠻的匈奴人從很早的時期就開始騷擾文明的漢人。古代北方各諸侯強國都修建了城牆防禦匈奴,秦國統一六國之後,把諸侯國的城牆連起來就成了長城。戰國時候匈奴不斷南下侵擾燕趙秦北方 邊境,給三國以很大的威脅,迫使燕趙秦三國修築長城以御之。前325-前299年趙武靈王北破樓煩、林 胡,築外長城,與匈奴隔長城相望。前265年趙孝成王派李牧守代、雁門郡,以資防備,結果大破匈奴十餘 萬騎,給匈奴以很大打擊,迫使匈奴十數年不敢侵擾趙國的邊城。秦統一六國后,前215年以頭曼為首的匈 奴主開始向外擴張,把矛頭指向秦朝的河套一帶,被蒙恬率32萬大軍打得大敗,奪回「河南地」,迫使匈奴 向北退卻700餘里,從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漢武帝時期,發動了全面反擊匈奴人的戰役,徹底擊潰了這個侵害漢文明千年的蠻族。匈奴人的殘餘勢力西逃,進入歐洲,這個被漢族擊敗的殘餘在歐洲卻所向披靡,先是征服了俄羅斯大草原,接下來又征服了哥特人,一部分哥特人為了躲避匈奴,逃入了羅馬帝國境內,後來哥特人在羅馬的叛亂直接導致了羅馬帝國的分裂,後來羅馬帝國分為東西兩帝國。匈奴人在匈牙利大平原建立了匈奴帝國,先後擊敗東西羅馬帝國,迫使兩羅馬帝國向匈奴年年進貢。後來匈奴人在歐洲逐漸適應定居的生活,不再游牧,其生活方式已經不適合全民族戰爭,這才被羅馬帝國聯軍擊敗。然而匈奴人入侵羅馬造成的破壞仍然導致了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隋唐之際,中國西北部的游牧民族突厥強起來,屢次騷擾搶掠漢地。對漢人的文明造成很大威脅,唐帝國派出薛禮率領一支軍隊徹底擊敗突厥,迫使突厥人西逃進入歐洲,被漢族打敗的游牧民族又在歐洲威風八面,不可一世,先聯合東羅馬帝國打敗波斯,后又入侵東羅馬帝國,連東羅馬帝國的首都也佔領了,原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被突厥人改名為伊斯坦布爾,這就是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首都。

    西方民族在游牧民族的衝擊下不堪一擊,而這些游牧民族卻都是漢族的手下敗將,你能說漢族不勇敢強悍嗎。

    歷史上漢人兩次失手敗亡於游牧民族其實也都是敗在自己人手裡。蒙古帝國強大的時候,歐洲國家和阿拉伯、波斯有的抵抗了一兩個月,有的一戰就投降了,有的一看見蒙古軍隊來了就嚇破膽,不戰就開城投降,宋太祖皇帝的重文輕武政策造成了宋朝成為漢族歷史上軍事上最弱的王朝。然而南宋卻抵抗了蒙古六十多年,漢族是世界上抵抗蒙古時間最長的民族。抵抗蒙古侵略第二長的民族是黨項,黨項人建立的西夏抵抗蒙古二十多年。值得一提的是,黨項人是羌人的一支,羌人和漢人都是古羌人的後代,漢人和羌人血緣上的親兄弟,雖然民族不同,血統上卻幾乎沒有多大差異。(關於羌人和漢族的血緣關係,我在這個論壇回復別人的帖子裡面講到 過) 。正是漢族的頑強抵抗,文明世界才沒有徹底被野蠻民族破壞,世界文明保存了西歐一脈。今天被蒙古侵略過的地方都落後了,唯有沒有被蒙古侵略過的西歐強起來,首先進入近代科技革命,後來美國的強大其實是西歐文明的延續。

    在蒙古人侵略之前,世界上最富強科技最發達的是中國,然後才是阿拉伯,最落後的是西歐。蒙古人的侵略把這些地區的文明徹底破壞,幾千年的文明成果化為廢墟。蒙古人在西亞和歐洲的戰爭無往不利,然而在侵略南宋的時候卻遭到頑強抵抗,進 攻屢屢受挫,蒙古皇帝蒙哥在侵略四川釣魚城的時候被南宋軍民擊斃,結束了一個強盜頭子的罪惡一生。旭烈兀和拔都為了同忽必烈爭奪帝位分別從阿拉伯和歐洲趕回東方,蒙古人自此在西方的侵略終止。西歐和埃及因此得以保存。正是因為漢族的頑強抵抗,保存了西歐這個文明世界的唯一領地,西歐的文明得以在不受游牧民族騷擾的情況下發展,最終率先進入近代工業科技時代。

    南宋北伐抗金的時候對北方處於胡人政權統治下的漢人,視為已經胡化,不再是漢人,把他們當作胡人一樣歧視屠殺,南宋政權對北方漢人的歧視造成了北方漢族對南宋政權毫無感情,轉而紛紛倒向蒙古人,後來蒙古入侵南宋後期,軍隊的主力基本上是以漢人為主,南宋政權的內部紛爭也使一部分南宋軍隊反叛南宋投降蒙古,最後蒙古滅亡南宋的崖山戰役,不僅軍隊主力是漢族人,連蒙古軍隊最高軍事指揮官張宏范也是漢人。張宏范助元滅宋之後,命人在崖山岩石上刻字,大書「張宏范滅宋處」,以炫耀自己的「豐功偉績」,後來明朝大儒陳白沙游厓門,見句而添了一字:「『宋』張宏范滅宋處」。以諷刺他作為一個漢人助元滅宋的惡行。

    至於滿清入關則純屬偶然機遇,並不是滿 人如何厲害,實際上大明帝國是滅於李自成叛亂,加上吳三桂被滿 人收買,漢人是亡於自己人手裡。看看太平天國起義的時候滿 人的八旗軍都是什麼戰鬥力,跟太平軍的戰鬥屢戰屢敗,太平天國起義后,太平軍先後攻克八旗駐防要地有南京、鎮江、滄州、杭州、乍浦、漢中等處;... ,最後鎮壓太平天國依靠的還是漢 奸曾國藩的湘軍,仍然是漢人打敗漢人。  

    歷史上的漢族是最強悍的民族,二戰時期,整個亞洲的民族都投降了,只有中國的漢族還在抵抗,漢族創造了以落後的農業國家成功抵抗先進工業化國家全面入侵的傲人戰績。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407

主題

1250

帖子

345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不知所謂。

Rank: 4

積分
3452
沙發
坐看雲起時 發表於 2011-12-19 07:34 | 只看該作者
既然"歷史上的漢族是最強悍的民族......",所以"漢族其實'曾'是地球上最強悍的民族"。
整天嚷嚷"掏光養賄一百年仍未夠",還敢自稱"是最強悍的民族"么?
揣著糊塗裝明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g深海 發表於 2011-12-19 16: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1樓 的帖子

什麼意思,「長矛大刀,戰勝「洋槍洋炮」?你認為的?
「漢族創造了以落後的農業國家成功抵抗先進工業化國家全面入侵的傲人戰績」舊思想也能夠戰勝先進思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g深海 發表於 2011-12-19 16: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1樓 的帖子

跑偏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5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2-19 17: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g深海 3樓 的帖子

除了漢人的強悍外,當然抗日戰爭的勝利也離不開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6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20 05:11 | 只看該作者
實事求是地說,應該用「最柔韌的」比較恰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273

帖子

81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11
7
laozeishiwo 發表於 2011-12-20 07:36 | 只看該作者
      眾所周知,漢族的強大(不是強悍)是因為文化先進。因此即便游牧民族統治漢族,在文化上實際上都會不同程度地被漢族同化。這是一個在全世界普遍存在的規律。要說強悍,馬背上的游牧民族自然比漢族強悍(這裡是強悍而不是強大)。抗戰的勝利,並非你所說「以落後的農業國家成功抵抗先進工業化國家全面入侵的傲人戰績」。假如中國只有日本那麼大,你覺得這種落後戰勝先進可能嗎?即便你有什麼思想也是極為不現實的。看得出你是一個馬列主義者,那麼請遵循馬列主義關於社會發展的學說。以落後生產力去戰勝先進生產力,之多尤其偶然性和巧合性,但是絕不具備普遍性的。
     干一行,愛一行。向做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擁護者也是要好好讀書、好好進修的。否則你就是在用馬列主義扇馬列主義的嘴巴。
     另外,從社會學及國際政治學的角度講,即便漢人是最強悍的民族,這個結論對於當下中國的發展及國際地位有何實際意義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601

帖子

39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90
8
qazwsx111 發表於 2011-12-22 20: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qazwsx111 於 2011-12-22 21:00 編輯

如何理解日本入侵中國?大中國是沒有能力打敗小日本的。

李世民有3/4的鮮卑族血統,忽必烈100%的不是漢人,朱元璋是個回民,滿清的皇帝有誰是漢人?
僅僅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和滿清對漢人的征服與統治不能駁斥你的論調嗎?
亞歷山大領導的軍隊、羅馬兵、二戰時的蘇軍、德軍,那個不比同時代的漢族軍隊更強?

誠實才是上策,尊重歷史【而不是無視歷史甚至歪曲歷史】才是聰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7

主題

530

帖子

4041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041
9
夸父追月 發表於 2011-12-26 02:36 | 只看該作者
在南宋之前,五胡亂華時,中華也差點被滅族。究其原因不外於皇帝為了維持其封建統治,在民間收繳兵器,止武揚文而已。看現在中共 偽政權下的「菜刀實名制」,弱不禁風的中國年輕人,這樣的民族還會是強悍的嗎???
建黨偉業,其實是蘇聯人的偉業;國共內戰,其實是中華民族與蘇聯及其代理人的生死存亡之戰。他們贏了,而中華民族輸了,從此淪入萬劫不復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10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12-27 11:00 | 只看該作者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20 05:11
實事求是地說,應該用「最柔韌的」比較恰當!

同意。

強悍,不能長久,總有折斷的時候;

柔韌,可以持續,是最後勝負關鍵。

原因不在人強弱的因素,而是民族文化影響的結果。

總結而言,強悍總是單性、純粹性;柔韌,必須有很大的兼容性。

中華民族的文化脫離不了漢字的影響和操縱,是民族的主體核心。

漢字是炎黃兩大部族結盟後才產生,以語言的規律看,兩部族語言必然不同,

所以漢字不能從語言衍生文字,而是以思維概念中產生出來,只有這才能為兩部共用。

漢字能容天下語,漢字是獨立的系統,同時與語言相輔相承同步發展,這是漢字的原則,

也是漢字的柔韌性所在。

秦始皇只統一文字而不統一語言,卻制定官話以作為共用語,是智慧,是認識。

現時大陸對文化的政策是走向單一化,把推廣普通話變成推行普通話,

與此同時為多個少數民族新創出近廿種拼音文字,這是在消除漢字的兼容各柔韌性。

推廣普通話是必要,保護方言更為重要,,同昤更應開拓更多的少數民族語言使用漢字,

尤其是開拓西南民族語使用漢字,必然會影響到整個東南亞而形成新漢字文化圈。

世界上沒有一種文字可以控制語言,是不能打破的自然規律,是矛盾的,漢字的兼容

是從矛盾中找出共通,只有這樣中國才不會出現因語言矛盾而產生分裂,才會出現

現時的中華民族模式,才會成為不可毀滅的民族。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11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2-29 05:56 | 只看該作者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12-27 11:00
同意。

強悍,不能長久,總有折斷的時候;

別「同意」得太早!

「最柔韌」的,其中包括了做漢奸,做亡國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8: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