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故事:兩位教授命同壽異的原因 作者:秦自省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angguang11 發表於 2011-12-24 1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正見網2011年12月23日】從前有兩個太學生(太學:古代的大學,有的朝代設為國子監。均為高等學府。在監即在校讀書者,曰太學生),他們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出生的。後來,同他們年考中鄉榜,一授鄂州教授(古代學官名,負責管理學校教育事宜),一授黃州教授。他們二人的關係很好,互相約定,日後遇有禍福變故,皆當互相通知,以驗證「人生命數」的究竟是否可憑。

過了幾年,那位黃州教授先死了。鄂州教授知道后,立即趕去弔唁,並在棺前祝道:「公(對黃州教授的敬稱)與我生年月日時相同,出處又同,現在公竟先我而逝,假令我現在就死,也較你多活了幾年。古人所講的「命數有定」的話,果真不可憑信么?但以前我倆的遭際,何以又是各種皆同呢?公若死而有靈,希望您能設法告訴我!」

就在這天夜裡,他即夢見黃州教授,來到他的夢中,對他解說道:「你和我宿業相同,所以今生的祿壽,本來也應是相同的。但因我在生前,歡喜奢侈浪費,我原來的祿壽,已經享盡,所以早死。你因生活儉樸節約,所以還不即死。須知:人生的衣食財祿,都是從過去世積儲得來,確實是有定數的。譬如同樣的家有千金,一人日用一金,可用三年;另一人日用十金,則不過百日,就會用完了。如更奢奢無度,則幾天即可用完。你和我的命數相同,但是壽命的長短相異,就是因為我平時揮霍無度,卻又不積德培元啊!」

鄂州教授聽了他這一番話,才知道人的享用,需要留有餘地。他心中很有警悟。從此後來,他更加勤儉節約,處處能夠自培福德,官累升至典郡,成為一郡之長。

正是:

古訓由來確無差,
勤儉節約福無涯;
更積善德培根本,
根深葉茂盛開花!

(事據《歷史感應統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6: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