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大學生與美國社會和家庭的一次親密接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伐木開荒 發表於 2011-12-23 15: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年整個8月,在美麗的加利福尼亞州,活躍著一群黃皮膚、黑頭髮、身著「中國紅」T恤青年們的身影,他們奔走於當地的大學、醫院、消防站、警察局、圖書館、老年院和特殊兒童園地等各類社會工作機構,他們住在美國家庭,「零距離」地感受真實的美國。他們仔細觀察,認真聆聽,積極思考,熱烈討論,在開拓視野中體驗文化與思想的碰撞。他們青春洋溢,他們開拓進取,他們在異國他鄉展現當代中國優秀大學生的風采,他們就是中國人民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團的同學們。
    對比分析中美同類機構各自利弊優劣
    赴美前,社會實踐團的九名同學在輔導老師的指導下,收集了大量文獻資料,對國內相應社會機構進行了考察、並展開了題立項討論等前期準備工作。7月31日,實踐團成員們開始在美國加州洛杉磯和舊金山兩個地區展開社會考察。
    在美國的考察並不輕鬆,行程安排緊湊。每天早上同學們都準時到達當地教堂的公共教室,在Mrs. Blatchford的帶領下對將要前往的社會機構進行學習和了解。Mrs. Blatchford 邀請來專業人士進行演講與現場展示。同學們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前往預定機構進行正式考察,然後同學們展開討論,討論主要是圍繞中美同類機構的異同進行對比並深入分析各自利弊優劣。
    講演者都是相關行業經驗豐富的一線工作人員,其中不乏有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甚至曾經到過中國的人。牙科矯正醫師Dr. Sujiyama是行業權威,曾多次到中國講學。他演講前詢問每一位同學的家鄉,絕大部分同學得到的回應都是他微笑著的一句話:「我去過那兒!」消防急救員Mr. Tovar則帶來了一整套消防員的專業設配,從消防服到急救斧,每一樣兒都讓同學們感受一番。考察的講解員都是志願者,其中有在校學生、醫院退休的護士、警察局裡的實習生等等。他們對自己所講解機構非常熟悉與了解,並經過專門培訓。對於我們的疑問都能給出詳實耐心的解答。
    在所考察的機構中,給同學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Appletree Early Intervention Center。這是一家特殊兒童園地,在心理或智力上有問題的兒童可以到這裡接受治療。這家園地由郡政府和當地基金會負擔所有費用,當地的孩子可以完全免費地獲得治療。園地里正式員工並不多,但都具有相當高的學歷和專業水平。他們通常都具備一個到兩個特殊治療的碩士學位,比如通過音樂來幫助孩子社會化、增強與人交往能力的音樂治療。除了正式員工,園地還有志願者。志願者會同孩子們一起遊戲,幫忙處理日常瑣碎事務。美國社會對特殊兒童的關照和重視讓同學們不禁動容和感嘆。
   「零距離」感受美國的家庭氛圍     除了實地考察美國社會機構外,同學們還住進了美國家庭,「零距離」地感受美國的家庭氛圍,體驗美國家庭生活。負責接待的寄宿家庭(host family)並不僅僅像中文釋義中的「寄宿」那麼簡單。他們都把同學們當作是家庭成員,帶同學們參與各種家庭活動,並且樂於分享與表達愛。社會實踐團成員陳泳斌同學說:「最讓我感動的是住在美國人家裡,和他們交朋友,一起出去玩,一起談天說地,一起唱歌跳舞。與他們大大的擁抱,讓我感到不同的文化和個體的交融之間並沒有多大障礙。」
    當然,家庭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差異也給同學們帶來了思考。社會實踐團成員陳影霜同學認為:「中國家庭大多只有一個孩子,通常在中國的核心家庭中只有三口人。而美國家庭擁有更多的孩子,這可以說是一個根本的結構差別。」「中國的家庭更注重在集體自我(家庭)基礎上的個人,更重視家庭的整體利益。而美國家庭對教育孩子的價值更關注於個人層面,其核心在於用合理的原則來處理家庭事務。」
    雖然存在著不同與差異,但每個同學都感受到寄宿家庭所給予的關愛與居家般的溫暖。臨別時,不少同學與自己的寄宿家庭成員相擁而泣。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國人民大學學生社會實踐團的同學們不遠萬里身赴美國,開拓視野增長見識,收穫了一份生活體驗、一份人生經歷、一份跨域種族與國界的愛。帶著這些收穫,實踐團的同學們將繼續深化對美國的考察,在特定主題下展開研究,並有望將之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呈現出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4: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