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內遊學市場火爆 魚目混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露為霜 發表於 2011-12-21 22: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年來,國內遊學市場日漸火爆,雖然價格不菲,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家長送孩子參加各類遊學冬令營和夏令營。與銷售的「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於服務的投訴也隨之增多。本報商旅周刊微博針對遊學市場存在問題展開的一項專項調查顯示:50%的受訪者認為當前遊學市場最大的問題在於「收費太貴,價格不透明」,7成人認為「主辦機構魚龍混雜,缺乏監管和統一標準」,也有43%的人認為「過度包裝,打著名師名校噱頭,卻貨不對板」,還有不到10%的受訪者選擇了「隱性消費多」。

  遊學項目高收費的背後到底有何合理解釋?遭遇「貨不對板」或「隱性消費」后又該如何維權?記者對此展開了專項調查。

  高價的背後

  交通成本最大,約佔3成


  雖然很多家長為孩子報讀了遊學夏令營、冬令營項目,但是遊學項目的高收費則令不少家長咋舌。「現在的遊學項目真暴利啊!送孩子出去玩兩個星期,動輒就要兩三萬,可以抵得上我們夫婦倆兩年的旅遊預算了。」一位陳姓家長向記者抱怨。

  記者調查了數家機構所推出的遊學線路后發現,「最實惠」的新加坡線路一般都要1萬元起,最貴的美國項目價格要將近4萬元。

  記者了解到,由旅行社、培訓機構等商業機構組織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夏令營,不受教育主管部門管理。而物價局對夏令營的定價沒有硬性規定,其本身屬於一種可選擇的消費行為,實行的是放開的市場價,一般是由主辦方根據市場情況制訂,不需要審批,但需要到物價部門備案。

  對於遊學項目的高收費,業內人士是如何解釋的呢?「遊學中交通的成本最大,大概佔到總價格的1/3。」廣之旅精英留學移民中心市場總監杜冠超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道,比如英國遊學線路,隨著2012年奧運會的開展,其價格一定會更高。

  廣州新東方國際遊學部主管蔡益煌補充道:「最大的交通成本約佔30%,學習的成本則約20%-30%。」

  另外,主題相同的線路,不同機構的報價相差卻甚大。譬如同為7天的新加坡遊學項目,最便宜的收費約為1萬元,最高的收費則去到1.4萬元左右,兩者相差4000元左右,為期兩星期的英國遊學項目在不同機構的價差也在兩三千元。

  杜冠超表示,很大程度是在出行成本這塊有所差異。「廣之旅作為專業的旅遊公司,其與海內外航空公司、酒店都有合作,有比較明顯的價格優勢。由於出行成本較低,所以某些遊學團的價格比其他機構會便宜。另外,廣之旅也有留學牌照,我們與很多海外教育機構和海外當地旅遊機構有合作,在遊學過程中就可以爭取到比較優惠的價格。」

  「遊學團的價格差由很多細節決定,包括交通、住宿、學校和景點的選擇與合作情況。」蔡益煌說:「主要是看遊學的定位,是低價定位還是服務定位。新東方主要會在服務上下功夫,因為我們主要是想通過海外遊學把學生轉化為雅思和托福培訓對象,而且由於新東方每年會為國外學校提供很多遊學學生,對於國外教育機構和學校來說是」大客戶「,因此有比較強的談判能力和談判資格。」

  貨不對板

  「精彩活動」變「旅行宅」


  既然收取了如此高昂的費用,那服務的質量又如何呢?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學生和家長對遊學的投訴多集中在「貨不對板」的問題上。

  何女士給女兒報的赴英遊學團就遭遇了這樣的情況。何女士在某旅行社組織的赴英遊學團的廣告上看到「會有70%的國際學生同行」,而且活動精彩紛呈,便為女兒報了名。但當女兒抵達英國后,旅行者非但沒有安排入住廣告中所說的語言中心,而是安排在伯明翰某個三星級的旅館內。而所謂的國際學生更是子虛烏有,上課也僅僅是由領隊教教ABC,頂多再找幾個外國人來旅館陪孩子們聊聊天。

  「過度包裝問題在小型的不太正規的旅行社裡比較常見,而大型正規旅行社基本不會這麼做。」杜冠超表示,一般遊學項目在學校合作和住宿方面比較容易出現「貨不對板」的問題。

  「很多線路為了突出與當地學生的融合,會說安排國內的學生與當地學生一起上課。但實際上,那時很多學校都已經放假了,誰還會跑到學校里上課?也有的機構會宣傳名校修學游,但實際上連名校校園都進不去。」他說。

  如何防範「貨不對板」?杜冠超的建議是一定要看清出境遊學團的廣告說明,特別需要看「名師上課」等承諾後面是否加有限制性條件,例如「抽取一兩個優秀學生進行一對一伴學」之類的。「學生要看清楚遊學團所打廣告的內容,並讓旅行社的人解釋清楚,在選擇前要看看旅行社的背景資料,要向有經驗的人諮詢下旅行社與外國學校的合作情況。」

  隱性消費

  業內人士稱並不存在


  對於近1成受訪者詬病的遊學中的「隱性消費」問題,業界的專家卻認為並不存在。

  蔡益煌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國際遊學還處於成長期,大家都會比較愛惜自己的行業口碑,所以現在還沒「隱性消費」之類的潛規則。多數機構一般在學生要求的情況下才會設置購物點。而啟德教育遊學部經理溫燕京也表示,一般遊學機構都不會暗中安排購物點,主要看學生需求,讓學生選擇。如果是以「游」為主的線路,就會安排一些購物點。

  杜冠超也坦言,大型正規的旅行社安排購物點是會說明的,安排有購物點的線路主要是看學生需求,遊學分為兩種,一種是純學的,另外一種是學和游一起的,第二種就往往會安排購物點,學生要根據自己需要選擇。

  缺乏監管

  諸多問題之根源


  而對於7成受訪者矛頭直指的「主辦機構魚龍混雜,缺乏監管和統一標準」這個問題,業內專家坦言,缺乏監管和進入門檻低是導致目前遊學市場不規範及各種問題的根本性問題所在。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目前辦理境外遊學的機構比較多元化,除了旅行社,還有留學機構、語言培訓機構等。這些機構多多少少都跟遊學能沾上邊,甚至一些諮詢公司也介入到遊學項目中來。更有業內人士透露,「辦理遊學業務的門檻也不高。只要註冊成立一個公司,能搞到生源,就可以把遊學項目做起來。」而由於缺乏監管和標準化,很多機構在收費標準方面也顯得很模糊,在住宿、吃飯、用車和師生配比等方面有很大的操作空間,甚至很多機構還人為地設立了消費陷阱。

  一位教育專家告誡說,遊學的主辦方應該是教育部門,應以學校為組織單位,這是保證遊學質量的前提。由旅行社等佔據市場主體地位的機構來搞遊學,只能商業化和暴利。不過這位專家也坦言,學校和教育部門不願意承擔責任,這也是當前遊學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杜冠超也指出,目前遊學市場的不規範的地方主要有三個:第一,遊學機構的出境遊資質問題。到底什麼樣的機構才有資格辦理出境遊學團?目前尚缺乏法律規範和行業標準。第二,國外承接出境遊學的學校的規範問題。哪些國外學校可以作為遊學機構,目前也沒有任何標準。第三,中國從2003年試水出境遊學,相關法律規範很少,基本上是靠道德操守和行業規範,這也存在比較大的隱患。監管和行業標準的缺失,也導致了學生在遭遇遊學陷阱時出現了維權困難。

  選擇遊學項目

  要「四看」

  專家支招


  據遊學機構介紹,雖然遊學項目很火熱,但是很多家長在選擇遊學機構和項目的時候沒有什麼選擇標準可參考,只是看看機構的名氣、線路的內容和價格就下定了。

  實際上,專家認為遊學項目的選擇還是有一定規律和章法可尋。首先是看機構的實力和知名度。雖然由於缺乏行業門檻,現在一些小機構臨時租個草台班子就可以把孩子送出去遊學,但是真正專業的機構應該具備旅遊或教育等相關資質和經驗。

  其次看看領隊、輔導員的資質。主要看其是否有海外背景、英語水平如何、是否具備學生管理經驗,以及是否接受過相關的培訓,一旦出現航班延誤等突發事件,是否有相關應急協調能力等。

  第三,一定看清旅行社出境遊學團的具體安排。特別是住宿問題,還有遊學過程中學習和遊玩的時間和行程具體是怎麼安排的。另外,關於保險和其他人身安全保障問題也要追究清楚。

  第四,要看機構是否會對相關責任事故事前有明晰的界定,而不是出了問題后推卸責任。

  溫燕京也特別提示學生和家長,選擇遊學項目的總原則是考慮孩子的語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項目的安全性。「獨立性稍差、自理能力不強的學生,可以選擇住學校;獨立性良好的孩子,可以選擇有上、下學安排接送的寄宿家庭;而獨立性強的學生,可以選擇能自己上學的寄宿家庭。」其認為,年齡較大的孩子不妨選擇在當地寄宿家庭住宿,這樣孩子更容易了解風土人情,有時候還有機會獨立地解決一些生活難題,這些都將成為孩子的一種獨特經歷和體驗。

  文/南方日報記者 於冬雪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5: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