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媒:伊拉克戰爭改變美國外交 伊朗成真正考驗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ztomcat 發表於 2011-12-19 16: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媒:伊拉克戰爭改變美國外交

伊朗成真正考驗


2011年12月19日 15:28 來源:新華網

  文章認為,伊拉克戰爭對美國外交政策產生了深遠影響,它使美國付出巨大的「直接」和「間接」成本,近期內美國不會發動伊戰式的入侵,而會採取關注點有限、有針對性的干預行動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12月 10日文章】題:伊拉克戰爭如何改變美國

  它被稱作是「遠在天邊的」或遙控式軍事干預,即通過使用無人機和艦艇發射的導彈來清除身在異國的目標人員,而無需派遣地面部隊。

  隨著結束8年多的戰爭和佔領離開伊拉克,美國越來越多地使用遙控戰術以及有限介入的特種部隊,這種情況反映了伊拉克戰爭對美國外交政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近期不會再發動類似入侵

  哈佛大學貝爾弗科學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教授史蒂芬-沃爾特說:「伊拉克戰爭結束后,將會有一段興奮后的鬆懈期,大家不會提及發動一場哪怕與伊戰沒有一點相似的軍事行動。我們再也承擔不起任何漫長的佔領,或者試圖改變一個國家的國內政策了。」

  換句話說,美國不會發動諸如伊戰這樣的戰爭,而將會是關注點有限、有針對性的干預行動,諸如在巴基斯坦和葉門的干預行動。沃爾特說:「我們將集中力量幹掉壞蛋,而不是力圖重塑整個社會。」

  隨著美軍撤離伊拉克,一場原本以為幾個月就會結束的戰爭所帶來的高昂成本將會留給那些在未來幾年內製定美國外交和國家安全政策的人。帕內塔國防部長指出,美國的士兵及其家人在戰爭中付出了巨大代價,近4500名士兵在伊拉克陣亡。

  但他可能低估了一點,那就是這場戰爭給美國帶來的代價超過了8000億美元,而又恰逢赤字不斷攀升之時。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加在一起的價碼超過了 1.2萬億美元。

  大多數外交政策專家表示,戰爭在人員和資金方面帶來的高昂成本無疑是美國在近期內不會發動伊戰式入侵行動的原因。不過還有其他的原因,有人認為,伊拉克在很多方面都註定是一個得不償失的冒險投資。

  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薩班中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肯尼斯·波拉克說: 「美國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忘記伊拉克重建工作所遭到的失敗。我們得到的教訓是入侵一個國家簡單,但重建卻是非常之難,需要做出長期而巨大的努力。」

  伊拉克戰爭的高昂金融成本將會在今後一代人的時間裡影響華盛頓,這一點在國防開支方面可見一斑:它將限制美國軍事現代化的選擇。

  華盛頓外交學會研究室主任詹姆斯·林賽說:「伊拉克戰爭給財政帶來了巨大的負擔,對於我們今天陷入這種險象叢生的金融環境起到了很大作用。而這些都將對未來產生影響:我們需要新的飛機、新的艦艇、新的武器系統,所有這些都需要花費很多錢。」

 「間接」成本或許更加重大

  林賽說,儘管伊戰的「間接」成本可能與「直接」成本同樣重大,但伊戰給美國外交政策帶來的「間接」成本或許更加重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伊拉克吸引了美國的注意力,而美國本應該更加關注於中國崛起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 。

  他說:「我不想說我認為美國外交政策的每一個失誤都源自伊拉克戰爭,因為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但是這場戰爭肯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我們養成了一個壞習慣,只關注一件事情,而沒有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重大轉變給予回應—— 這就是中國的崛起。」

  伊戰和阿富汗戰爭都使得美國過於關注一個對美國今後繁榮不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地區。

  林賽稱,伊拉克耗費了美國這10年間的最好時候,現在美國不得不在將會對美國未來福祉至關重要的地區——東亞——奮起追趕。

  也許,戰爭另外的間接成本將會是,它玷污了美軍作為一個高效、幾乎沒有任何局限性的美國外交政策工具的形象。

  哈佛大學的沃爾特說:「過去人們的感覺是美軍幾乎是不可思議的,它能夠搞定任何任務。」從第一次海灣戰爭和科索沃干涉行動到阿富汗的最初突襲行動。「但是一到接管(伊拉克)后艱難的政治階段,所有這些都戛然而止。現在我們在何時以及何處選擇動用軍隊時要格外小心。」

  沃爾特指出,布希主義也許還沒有走進墳墓,任何一個美國總統都不會把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選擇完全拋棄,但是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美國總統都不會那樣使用武力了。

  美國國務院前伊拉克問題分析師亨利·巴基說,把先發制人的戰爭當作一種主義的想法可以被扔進歷史的故紙堆里了。美國在北約干預利比亞行動中的做法清楚地顯示了美在伊戰後的「新沉寂」。

  真正的考驗在於伊朗

  有專家認為,伊拉克戰爭到底對美國外交政策有什麼影響,真正的考驗在於伊朗,或許時機馬上就要到來。從奧巴馬政府對國際原子能機構新報告內容的謹慎反應便可看出伊戰的影響。11月初公布的該報告提供了到目前為止最為詳盡的證據,證明伊朗謀求獲得製造和發射核彈的軍事能力。

  不過,前中情局和國家安全委員會波斯灣地區分析師波拉克說,除了伊朗,他最擔心的是美國在伊拉克的經歷導致美國人不願介入世界事務。這一點再加上預算的制約,可能會使美國人不願在這些地區發揮作用。

  埃及就是目前被波拉克稱為「美國重要利益」的一個例子,儘管他說還有許多其他例子。他說:「我們可以減少一二十億美元的對埃援助,這不過是我們龐大赤字中的零頭,但是假如那個將要組建的更平民化的政府說:『美國人真的棄我們而去了,沒有他們我們一樣能做到。』我們該怎麼辦呢?」

  波拉克說:「我擔心由於伊拉克撤軍之後美國人的疲乏以及我們對國內問題過於痴迷的關注,到頭來在外交政策上會丟了西瓜,撿了芝麻。」(作者 霍華德·拉弗蘭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6: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