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藝術作品更多體現的是創作者的靈魂!

[複製鏈接]

22

主題

34

帖子

7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tjzyy 發表於 2011-12-16 17: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今,如果說網路上沸沸揚揚焦點之一,該是所謂的藝術家、人權鬥士因涉嫌經濟犯罪而被北京警方拘捕后,境內外少數國家、人士所表現出的異乎尋常的關注、支持,指責中共當局「迫害民主人士」、先於警方說出「涉嫌經濟犯罪不成立」的艾未未事件了。對於其涉嫌經濟犯罪的事實,我相信一個國家的司法部門,不會無中生有憑空捏造出一個經濟犯罪的事實來,倒是加諸於艾未未身上的藝術家、建築設計師的頭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遍尋網路上流傳的艾未未的介紹和其藝術作品:作為建築設計師,頂著國家體育館鳥巢的中國顧問的頭銜,在卡塞爾文獻展大草坪上豎起的巨大門狀建築作品卻經不起微風輕拂轟然倒塌;作為藝術家,1979年作品參展第一屆「星星美展」,而這點光環卻被《草泥馬祖國》、長安街裸奔等不為絕大多數人所認可的另類的、前衛的藝術行為所淹沒。而從其「不反華還是人嗎」等言論中,更深深大感到:藝術作品,更多的體現著創作者的靈魂,與創作者的自身人格息息相關。
    一個好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總是創作者靈魂的體現。當我們驚詫於《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大衛》《摩西》等傳世藝術作品的神奇、偉大的時候,總能從這絕世的藝術作品中,體會到創作者靈魂深處的某種東西:在這些藝術作品中,或多或少的傾注著創作者本身的思想觀、價值觀,是創作者對社會、對人生、對觸及思想深處的真實的再現!而這種再現,又與深深的社會責任、超越時代的美學觀念緊密相連,體現在作品中的,是對世界、人類、社會的思索!
    一個文學、藝術作品的成功,總是植根於創作者自身修養的深厚內涵之中。當我們曆數中國史上那些如屈原、蘇軾、范仲淹、文天祥、曾國藩、魯迅這些閃爍青史的文學巨匠的時候,讓我們感嘆的不是《離騷》、《九歌》、《水調歌頭》、《過零丁洋》、《曾國藩家火速》、《吶喊》等詩篇,更多的是其「路漫漫而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等閃爍著愛國、人性光輝的偉大的人格魅力。在這裡,藝術家自身的修養、價值觀成為決定其藝術作品的高度、廣度的決定性因素。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憂國憂民、愛國意識,成為了其作品的永恆的主旋。
    而這些,沒有從艾未未的身上、所謂的藝術作品中有所體現,遊走於法律的邊緣,靠出位行為、出格言行,與政府對著干贏得境外比境內知名度高的所謂的藝術家,不能修身,很難想象能齊家、治國、平天下!裸奔、重婚等所謂的藝術行為,也就不能理解!!!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11-12-17 01:29 | 只看該作者
的確如此,什麼人看出去就是什麼樣的世界,什麼樣的作品能看出什麼樣的藝術家,中國儒家講浩然正氣,一個人的談吐、舉止都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靈魂。。。。從像艾未未這種靠低級趣味來博出彩的人身上,只能看到庸俗、低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