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討論:中國移民在美國為什麼當不上主人?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2-14 2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論壇總編輯 於 2011-12-15 01:44 編輯

陰轉晴 2011-12-13 18:07  北美新浪論壇

為什麼說中國移民很不可能在新國土當主人呢?請聽我的解釋。

「在美國當主人」英語有幾個不同翻譯。簡潔的翻譯是「be master in America」。因為這文章的目的是就這個定義探討中國移民的內在矛盾,我把它擴充為「be master of our American house」。必須指出,這裡的所謂 house 不是指一般意義的 house (即一般人叫「城堡」,有 a man's home is his castle 之意的 house),這裡的 house 是指廣義的社區或社會和新國土的抽象概念。做這個新國土的主人意味著我們是社會主流的成員,有為主流說話和代表主流行事的權力。

中國移民之不可能在美國(或任何移居國)當主人,主要原因不是種族歧視或因為我們對政治不感興趣。無論哪個社會,歧視總是有的。(即使白人之間也存在歧視,歧視表現的不是制度的問題,而是個人的無知。) 並且, 參與政治活動也不是成為 「master of our own house」的必有條件。很多不參與政治的土生美國人有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他們無疑是 masters of their own houses 的。(再重複說一下,這樣說不是要反駁鶯歌燕語的論點,對鶯兒的非常有力的論點我很讚許。)

我的意思是,要真正成為「美國的主人」,移民首先需要改變我們的「中國為先」的心態,因為「中國為先」的心態讓我們無法滿足成為「美國的主人」的先決條件。

中國為先的心態通常被稱為「Chineseness」。Chineseness(或 being Chinese)這個單詞沒有簡單的翻譯,概括地說 Chineseness 描述全球華人永不終止的「自我定義」情結。Chineseness 有時也被稱為 Chineseness across borders (跨國界性中國人自我定義)。文獻有很多探討 Chineseness 現象的學術文章, Chineseness 是讓很多社會學研究生取為論文題目而獲得博士學位的「金礦」。

Chineseness 讓華人把居住國永遠當「外國」看,把已經成功超越「中國為先心態」而融入當地社會的其他華裔稱為(有貶義)的「香蕉」,把他們對居住國的效忠定性為「忘本」和「背叛祖國」。中國移民在思維上無法超越「中華民族意識」的界限讓我們不能「斷奶」,阻礙我們全心投入居住國而成為主流,並可能危害有些寬容的移民國(比如加拿大)對中國移民的無保留接受。(既然我們對融入居住國有所保留,如果萬一華人在北美的情況真的惡化到不可收拾,對這我們或者無權抱怨。)最近幾十年的中國的崛起,更令華人在為祖國驕傲與對居住國認同之間徘徊,併產生很大的心理矛盾。

與 Chineseness有關的還有一個在東方很流行的「以民族為中心」的英語單詞:「Asianness」。就因為英語辭彙有Chineseness 和 Asianness,我將在這篇文章里杜撰又一個單詞 -- 「Americanness」-- 來表達「be master of our American house」這個概念。

丘吉爾曾經說,民主社會的最重要特點是「你有權不被干擾。」(Democracy means you have the right to be left alone.) 換句話說,你有自由做你喜歡的事 (當然,前提是你的自由不可侵犯他人的自由)。從這個狹隘的觀念來看,民主國家的每一個居民(包括中國移民) 已經是「主人」了,但這不是我說的「be master of our American house」的真實意義。要做我們自己的「American house」的主人,我們必須擁有一個 Americanness 的心態。Americanness(即 being American)意味著我們把美國的利益放在高於我們自己的個人利益 -- 並甚至高於中國 -- 的位置,要不,即使我們已經是美國公民,只要我們仍舊懷有 Chinese American 的心態,不放棄 Chinese 為先,American 為次的態度,我們仍舊不是 master of our American house。

(注意:Being American 不是說你一定要同意和支持美國的對內和對外政策。Being American 是說,你既然身為美國人,反對美國的政策要以「美國人」的立場出發。眾所周知,很多美國人是根本不同意他們政府的政策的。)

做個比喻,假設一名姓張的姑娘出嫁李家,為李家生了幾個孩子,吃李家的飯,但姑娘心裡頭仍舊是張家嬌生慣養的大姑娘,李家的習俗全都不懂也不想學好,參與李家的活動就不必說了,張姑娘看不起李家,根本不把李家親人放在眼裡,這李太太會獲得李家家人的尊敬嗎?(且別說張姑娘嫁入李家是自願的。)

看看新加坡人,新加坡大多數是華人,但新加坡人不以中國為先,他們心裡沒有矛盾,因為他們知道,他們是新加坡人。

同樣,美國的英裔,愛爾蘭裔,德裔,義大利裔首先是美國人,然後,也許,如果他們有興緻,他們會偶爾承認他們的英國、 愛爾蘭、 德國、 義大利的民族根。

這就是所謂「當美國的大家庭的主人」(be master of our American house) 的前提條件 -- 你必須先做個名副其實的美國人才能做美國的主人。我不是說中國移民不該以我們的中華文化和炎黃血液為榮,我只是說,只要你堅持把自己的 Chineseness 視為比

Americanness 更重要,你不可能成為真實的 master of your American house。

很多中國移民不認同和不投入居住國不是個秘密,西方和東方國家對這點都很清楚,他們知道這對國家的將來是一個隱憂。

我們可以總結地問,「美籍中國人」(Chinese Americans) and 「華裔美國人」

(American Chinese) 有什麼不同?

借一句英語來回答:

A 「Chinese American」 is a Chinese who happens to be an American citizen.

An 「American Chinese」, on the other hand, is an American who happens

to be ethnically Chinese.

兩個相同英語單詞,寫出兩個截然不同的心理「世界」;兩個簡單的名稱把心態和思想的微妙區別描述得清清楚楚。

英語還有個單詞:cosmopolitan。Cosmopolitan 的意思是「受各國文化影響」,「世界主義化」或「見過世面」。也許,我們在「外國」當主人的成功度,要看我們每個人的思維到底有多少「cosmopolitanness」吧。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2-15 00:39 | 只看該作者
因為中國人在本國就認為自己是主人,當官的是僕人,所以,沒有到美國當僕人的思想準備。感覺自己能當上老百姓已經是最大,最主人的了。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2-15 00:58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2-15 00:39
因為中國人在本國就認為自己是主人,當官的是僕人,所以,沒有到美國當僕人的思想準備。感覺自己能當上老百 ...

妙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641

帖子

504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4
4
論壇總編輯 發表於 2011-12-15 01: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5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2-15 01:48 | 只看該作者
論壇總編輯 發表於 2011-12-15 01:44

謝謝總編輯為本帖加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主題

641

帖子

504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4
6
論壇總編輯 發表於 2011-12-15 01: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小康人家 5樓 的帖子

能讓大家思考討論的帖子很受歡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02

帖子

60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04
7
ging 發表於 2011-12-15 02:48 | 只看該作者
好像這個沒有可比性,更沒有規律性。為什麼英裔有主人感?那是因為人家都住了好幾百年了。本文所指的中國人,我理解基本是近二三十年移到北美的所謂中國知識分子。幾十年,一代人,從20歲以後才離開祖國,是很難到異國他鄉做主人的。即便是英國人,我認為也不行。咱們這批人,等到兒孫也有7、8代,看看他們是不是有主人感?別說7、8代,我兒子本地出生就一代,儼然就是主人模樣了。我們是喝著中國乳汁長大的,沒有中國感才怪了。當洋人對你一口中式英語翻白眼的時候,你的中國感是油然而生呢,還是主人感油然而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8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1-12-15 03: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寒冬開梅 於 2011-12-15 03:14 編輯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田長霖先生曾說過,華人頭上有一塊看不見的玻璃天花板,田長霖尚且如此,其他人更是如此,三名華裔部長趙小蘭的丈夫是白人美國參議員。朱棣文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能源專家, 奧巴馬看上的是他的學術聲望。駱家輝就根本改掉了中國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249

帖子

256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倒騰醬油的小販

Rank: 4

積分
2564
9
城市達人 發表於 2011-12-15 09:16 | 只看該作者
有幾種情況:
一,有不少華裔根本從心裡就已經不認同自身的血緣了。而且,生怕別人知道自己是華裔。這其實也做不到「主人」
二,一部分華裔根本從心裡不認同自己所在的國家,有點像主貼里說的,這些人還是做不了「主人」。
三,只有像新加坡那樣的華裔,才有可能做到「主人」
北美三月份不是有個派垂克節嗎?是個愛爾蘭的節日,有很多愛爾蘭裔的人都參加過節的活動。但是這些人是非常認同加拿大這個居住國的。
如果有一天,華裔能夠理直氣壯的說我是XX國的(居住國)人,同時也在興高采烈的過春節,過端午,過中秋,或許,中國移民當主人的時候就來了。
胡吃胡喝,不能胡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1035

帖子

6737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37
10
borninheaven 發表於 2011-12-16 11:46 | 只看該作者
那些以為當了「主人」的中國移民,就是見了老中還非得講他那「流利」英文的;那些真當了主人的中國移民,就是見了老中非得講他那破中文的!這就是「主人」和主人的試金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