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美「扯皮」已經豪無意義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12-13 0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大千世界 於 2011-12-13 08:53 編輯

2011-12-12  參考消息

  近一個月來,在涉華問題上,美國總統奧巴馬過了一把「嘴癮」,以一副居高臨下的架勢,「家長」的姿態,對中國指手畫腳。比如,他說的「中國長大論」,指責中國的行為方式不負責任,不遵守國際規則;他還說了「美國不怕中國論」,暗示中國是地區安全的威脅,挑撥中國與周邊鄰國關係;另外所謂的「中國佔美國便宜論」,等等。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稱,這些話背後有一個主旨,那就是中國應該遵守「國際規則」,替美國負擔更多的「國際責任」。聽在中國耳里,話多少有點刺耳。一則不友好,二則不實事求是。不過,就此跟美國「扯皮」也不明智,更沒意義。如今的美國,實力相對衰落,情緒差一點,態度急一點,心底虛一點,完全可以理解。對中國而言,繼續埋頭苦幹,戒驕戒躁,做好分內的事,比換取奧巴馬的讚美要實在千萬倍。

  旅居加拿大學者陶短房:「要讓美國改變態度,唯一的辦法只能是繼續發展自身實力。」

  世界上最遭人恨的國家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看看美國駐各國使館的警戒程度就知道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和美國的第一強國的地位有關。所以對於這一點,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不必對美國的強硬言論反應過度;也不要幻想喊幾聲和諧,共同發展,人家就不害怕、不猜疑了。

  關於奧巴馬的言論,必須考慮兩個因素:奧巴馬本人是靠嘴上台的,運用語言是他的強項;明年是大選年,而奧巴馬的選情並不利,每逢大選年,涉華話題就會特別火爆。必須看到,奧巴馬這番話,主要並非真的說給中國聽,而是說給三類聽眾聽的。一是國內選民,認為中國搶了他們的飯碗的美國選民是很多的;二是東南亞和中國有糾紛的國家,目的是告訴他們,美國就在這裡,在中國的正對面;三類共和黨人和國會議員,告訴他們政府正在對中國嗆聲,你們不必再拿這個訛詐我。

  中國不但越來越強大,而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更重要的是,中國不像以往是關門發展,而是開門,是大量採購原料,大量輸出產品、資金和項目。而且中國是突然上升,所以不論是原來的強者還是弱者,都會很難一下子接受這個事實。美國現在之所以這樣對待中國,是因為它認為中國的實力和利益損害到美國的戰略目標。只要中國繼續發展,這就是不可避免的。而要讓美國改變態度,唯一的辦法只能是繼續發展,讓美國整個社會認識到,中國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對抗或者鉗製得不償失。

  遵守國際法和國際慣例,在此基礎上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這就是每一個大國的責任,實話說,如果真能做到這兩點,就是世界上最負責任的大國了。美國、俄羅斯、歐盟,都不一定做得到,美國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了嗎?俄羅斯在天然氣問題上遵守國際慣例了嗎?歐盟就不用說了,歐債的紓困協議從另一個角度上,也可以理解為公然毀約。提出要求是任何一個國家的權利,問題是你怎麼去做。答案只能是,該怎麼去做,就怎麼去做。美國它其實也沒指望你聽進去,你搭腔本身就輸了。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中美兩國眼中的責任顯然是不一樣的。美國所謂的責任是承認美國的體系,並在其中幫美國分擔責任,而中國有自己的立場。」

  奧巴馬東亞之行內容很多,其中談到貿易政策的時候,一方面正面攻擊指責中國,這與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有關,另一方面可以看作是在推行TTP貿易協定政策,這是一個長期的操作。奧巴馬在這個時候借中美關係打牌,從美國國內政治角度可以理解,然而從兩國長期關係角度來講,他的做法是很不負責任的,我們對此感到遺憾。不過,中國也應該有大國的自信,對於美國的做法我們應該保持淡定。

  諸如此類的言論,東盟等其他國家也說過,他們主要的想法是希望中國分擔責任。在他們眼中,過去中國由於實力較弱,很多國際事務參與度不高是情有可原的,而現在中國實力日盛一日,是時候承擔起更多大國應該承擔的責任了。但中美兩國眼中的責任顯然是不一樣的。美國所謂的責任是承認美國的體系,並在其中幫美國分擔責任,而中國有自己的立場,我們不可能按照美國的標準去做。我們會為發展中國家多說話、多做事,而不是為美國等發達國家去說話。

  對於奧巴馬的言論,我們應該有以下幾點認識:首先,教訓別人似乎已經成了美國的習慣,頤指氣使是他們的一貫態度,這並不僅僅是在對待中國時才體現出的問題,學會平等待人已經成為美國一大需要學習的課題;第二,我們也要盡好我們的責任,做好我們的工作;第三,我們需要在國際上做一些解釋,進一步加強對我們所做過的事情、奉行的處世原則等問題的文化宣傳工作。很多時候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可是國際上並不知道,這是十分遺憾的。

  關於中國「長大」與否的認定,中國與美國之間存在著認知差距。大多數中國人仍堅持認為我們是發展中國家,認為自己的能力有限,要遵循「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方針。但是外國人則認為中國已經足夠強大,是發揮大國力量的時候了。這種認知的差距短時間內無法改變,也可以預見這一議題近期內會多次被搬到檯面上。面對諸如此類的國際事務,中國一方面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多承擔一點責任,另一方面要加強溝通,讓外國朋友了解實情,縮小這種認知差距。

  現在放在美國領導人桌子上的有三個選項:第一個是遏制;第二個是兩面下注,這是奧巴馬正在做的事情;第三個是接觸。在「9.11」之後的七年,美國主要奉行接觸原則,近期奧巴馬在從接觸向兩面下注過渡,但還沒有到遏制的程度。它一方面要與中國合作,另一方面也要防範中國,這就是所謂的兩面下注。面對這種情況,中國就可以將計就計,總體心態保持淡定,忽略美國的小動作,爭取合作,如果有利益衝突就大膽反擊。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對於美國提出的無理要求,只要中國覺得我們自己有理,可以在公開場合果斷地提出反駁。」

  分析奧巴馬的這些話,要更深層地分析,他的話到底是針對什麼事情。如果是針對信息透明度或者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我們便沒必要大驚小怪;如果是指人民幣匯率,要求中國遵守規則,這根本套不上去,國際上根本沒有關於人民幣的公約;如果對中國懷有敵意,覺得中國的金融市場不開放,要求我們開放金融市場,把美國的那一套強行套用在中國的話,這個恐怕就要慎重考慮了。

  中美關係現在應該是討論如何進一步深化和穩定雙方之間的關係。對於美國提出的無理要求,只要中國覺得我們自己有理,可以在公開場合果斷地提出反駁。中國人講話歷來比較客氣,也很顧及對方面子,因為不想把中美關係搞得太僵,所以很多話都沒有說得很直接,即使是想批評別人,也是以很婉轉的方式暗示。美國人聽不懂也學不會我們的這套政治哲學和政治語言。如果我們覺得有必要反擊美國,那就直接明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

  中美新冷戰,誰能笑到最後?

  近期,美國積極重返亞太地區,美國如今的主要表現為。1、在APEC峰會上力推一個新的自由貿易協定――「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想用此協議代替中國與東盟的已經成形的東盟十加三經濟協議。2、在軍事上,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周三第一次正式訪問澳大利亞,宣布將從2012年在澳大利亞駐兵250人,此後將增加到2500人;也就是在亞太地區新增設軍事基地。3、蓄意惡炒南海問題,積極主動介入中國與鄰國的領海爭端,唆使菲、越兩國公然挑戰中國的領土領海主權完整,故意讓問題複雜化,以此進一步加強對亞太地區的主導權和控制權。

  美國媒體認為,中美冷戰已成必然,這不以中國的意志而轉移的,因為這事是由美國人蓄意挑起的。奧巴馬已經明言:美國絕不做世界第二。這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科學等領域。試問在未來的幾十年內,那個國家會更快的接近美國,甚至超過美國,毫無疑問是中國。美國為了保持世界獨大的地位,肯定要在政治、經濟、軍事科、學等方面來圍堵中國,但是中國會束手就擒嗎,答案肯定不會的。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新冷戰,中國將會笑到最後。

  這是因為

  1、美國的(TPP)經濟協議代無法替代中國與東盟的已經成形的東盟十加三經濟協議。 美國的(TPP)經濟協議對東盟國家來說只是一個畫餅,東盟各國出口的主要產成品是農產品與礦產品等原材料,中國人口十三億、美國人口三億,農產品的市場需求誰大一目了然,而礦產品等原材料需求最大的市場是在製造業的中、低端產業最發達的國家,而美國如今唯一保留的恐怕只有高端製造業,已經無法消化大量的礦產品等原材料。並且,我們還要看到,中國離東盟大多數國家的距離也就兩三千公里,而美國離各東盟國家的距離達兩萬公里,其運輸費太過高昴,而且運輸的時間太過長久,東盟各國農產品運到美國市場去賣,那必是虧本的生意。

  2、美國對東盟十國能提供的主要需求是安全需求,中國對東盟十國能提供的主要需求是市場需求,美國提供的需求對東盟十國來說只有菲律賓與越南兩國有這種需求,而其餘的八國對這種需求並不急迫,而中國提供的需求東盟十國都非常需要,因此從長遠的角度來說,東盟十國必會最終選擇中國而放棄美國,這是歷史的趨勢。

  3、中國與前蘇聯的性質與國情完全不同,前蘇聯與美國的冷戰為什麼會敗下陣來?這是因為,前蘇聯的經濟是計劃經濟,他的經濟主要是自給自足,這是一種新的閉關鎖國,國家經濟發展的市場僅限於本國,經濟上要壯大因此根本不可能,而所謀取的卻是世界霸權,並不斷的輸出革命,各國無不視為洪水猛獸,軍費開支高得驚人,而且有阿富汗的戰爭泥潭,因此這是不能持久的,而現在的中國完全不同,中國的經濟如今已經徹底融於世界,現在的中國也從不輸出革命,中國的軍費開支比美國低得多,對外又無戰爭,怎麼可能會走上前蘇聯的老路?

 我認為,如今的美國反而更象當年的前蘇聯,到處發動戰爭,到處輸出美國的意識形態,並且也有阿富汗的戰爭泥潭,如此窮兵黷武,豈能長久?4、再看看中美兩個的性質,中國從沒有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對外侵略的,相反的是中國每每收到列強的凌辱;美國哪,這些年來發動了多少場戰爭,地球人都知道,而這些美國人發動的戰爭,那場戰爭不是為了美國的國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如果一個國家向外的主要產品是戰爭用的武器,並積極發動戰爭,你能說這個國家可能是正義的嗎?一個國家提倡的是和平發展,一個國家主要產品主要是民生用的產品,你又能說這個國家是邪惡的嗎?所以,中美之間,誰正義誰邪惡一目了然,正義必能戰勝邪惡,這是歷史的必然規律。所以,中美新冷戰,中國將會笑到最後。

  美國立國已經200多年了,美國成為世界霸權也已經有近百年歷史,美國註定要衰落了,美國用冷戰的方式對華來遏制,中國其實並不會害怕的,因為,這個結果可能這隻會加速美國的衰落。曆數列強發達的時間規律,似乎都是這樣的!世界沒有永遠的老大,神也不能保證美國的不衰落! 美國在一個一個台階的往下走,無論他們用什麼樣的招數,這都是必然的趨勢,而中國在沉寂往複去百年之後,在一個一個台階往上走。這也都是必然的趨勢。美國盛極而衰,這是歷史的規律。誰也擋不住。不管美國這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高興還是不高興。都會在幾十年後 逐漸的衰弱下去。只是美國是廋死的駱駝比馬大,還要撐些時候,中國由衰而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這都是不可阻擋,儘管還有太多波折。這是大勢,不是鼠目者能夠看清的。

  目前還有幾件事情中國還要認真去做。

  1、全力縮小貧富差距,改革財富分配製度,讓所以的中國人都得到發展的好處,從而凝聚全國人民的力量,中國就能長治久安而不內亂,美國就沒有任何搞亂中國的機會。

  2、大力發展國防,主要是大力發展核武器,這樣就可以防止美國主動對華戰爭,中國不必走上前蘇聯的老路,軍備上與美國全面對抗,我看毫無必要,只要有足夠的核武器就行了,看一看俄羅斯,常規軍備爛成那個樣子,國內的經濟人心爛成那個樣子,美國也不敢主動去侵略他們,說到底,還是核武器多的緣故。

  美國主動把國家局勢攪亂,攪複雜,其實對中國未必全是壞事,這是因為,西方人的思維是國際象棋思維,按國際象棋的路子來,越下棋子越少,關係越明了。而中國人的思維許多時候是圍棋思維,走的是圍棋的路子,越下子越多,關係越複雜。這十年來國際關係越來越複雜,反而有利於中國生存發展。中國才不會傻到去走前蘇聯的老路呢。

  中美新冷戰,誰能笑到最後?

  ——中國!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910

主題

2378

帖子

715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2
沙發
諧和。 發表於 2011-12-13 09:13 | 只看該作者
覺得美國人現在四面出擊,好像有點亂了方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3
長白山 發表於 2011-12-13 16:36 | 只看該作者
西方人的思維是國際象棋思維,按國際象棋的路子來,越下棋子越少,關係越明了。而中國人的思維許多時候是圍棋思維,走的是圍棋的路子,越下子越多,關係越複雜。這十年來國際關係越來越複雜,反而有利於中國生存發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6: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