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上海高校「十大流行語」半數以上出自網路

[複製鏈接]

3159

主題

547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2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寒冬開梅 發表於 2011-12-10 1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12月07日 16:42   新民晚報

  「打醬油」「hold住」「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由上海市學生聯合會主辦、共青團華東理工大學委員會、華東理工大學學生會承辦的上海高校「校園十大流行語」評選結果今天出爐。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中文自修》主編李鋒說,不同時代的流行語有不同的時代特點,是從很多非理性的語言中逐漸產生的,代表了青年人共同的情緒,折射出當下的社會和文化。「隨著網路的盛行,這次出爐的『校園十大流行語』中半數以上出自網路就不足為奇了。」

  學生流行說「圈內話」

  這次評選活動是即將召開的上海市學生聯合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的序幕之一。由上海市學聯發起,全市各高校通過校園網路在學生們中間徵集了20個候選流行語后,經校園評選和網路投票,最終評選出此次上海高校「校園十大流行語」。

  李鋒說,大學校園流行語使用廣泛,傳播迅速,變化頻繁,是校園文化和生活的重要表徵之一。「有些流行語顯得另類,讀上去莫名其妙,但背後隱藏了知識性。」比如,「打醬油」就和「范跑跑」之類的流行網路用語類似,都出自知名的社會事件,成為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話題,同時也是學生交往圈子中的興奮點。「當大學生們彼此用『圈內人』才通行的話語交流時,他們會獲得一種心理的滿足——用只有自己才懂的語言來對話,是一種表達親密的方式。從這些興奮點,可以探究出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對社會的關注度。」

  自嘲語言宣洩情緒


  2006年,上海市學聯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也曾評選過「校園十大流行語」,當時的流行語包括了「相當……」「人品問題」「暈(FT)」「沒想法了」「鬱悶」等。李鋒說,與當年相比,今年評選出的「校園十大流行語」更能反映學生對社會和自身的關注熱點,比如,社會類的「打醬油」,關注自身生存狀態的「宅男、宅女」,出自網路的「hold住」和「有木有」等。

  李鋒說,不同時代的流行語,又能反映出學生們的心理狀態,現在的大學生面對強大的生存壓力,以及父母和社會的過高期望,就會通過獨特的、自嘲的語言來宣洩情緒。「比如,『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句,就是用一種風趣的手法表達了理想和現實之間的不平衡。社會和家庭望子成龍的期望值,自己的心理期許,實際能夠達到的層次,都會有一定距離,於是這個矛盾就反映在流行語里。」

  寬容對待網路用語

  雖然,這次評選出的「校園十大流行語」里半數以上出自網路,但李鋒認為,對於青年人使用網路流行語要抱著寬容的態度。「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語言,以前網路不發達,學生們喜歡的流行語可能出自於文學、流行歌曲等。比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蘇聯電影熱門時,學生們對台詞津津樂道。到了80年代,流行歌曲盛行,歌詞也就成為了流行語。現在網路發達了,大學生喜歡用網路用語,也反映出時代的變化。」

  李鋒說,流行語的生命力可能很短,過了保鮮期就消失了,但它們會變成大學生閑談的資料,也封存了大學生共同的記憶,記錄的是他們的大學生活。「對於大學生熱衷網路語言,也不必一味否定。能流行就是有其合理性存在,有部分語言會隨時代發展而消亡,但也有可能一小部分經過歷史的淘汰和檢驗保存下來。」

  「校園十大流行語」

  - 打醬油

  - 給力

  - hold住

  - 你out了

  - 被雷到

  - 腫么辦

  - 有木有

  - 囧

  -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宅男」「宅女」(記者 馬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2: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