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在北美回想媽媽的叮嚀

[複製鏈接]

527

主題

593

帖子

11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4

積分
11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如空 發表於 2004-10-5 18: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白雲樂隱


記得自己在做窩裡的小雛娥時,媽媽常常用她那不容置疑、經過生活歷練后的經驗之談諄諄教誨我,希望我不要「重蹈覆輒」,而要在未來人生的道路上無牽無掛地奔向「光明」。現在,娥已脫繭吐絲,是不是過上了媽媽所理想的「新生活」,得對比一下當初媽媽的「叮嚀」寶典。

早在我小學時,會做一手好菜、好面點的能幹媽媽徹底阻止了我拜她為師的企圖,「別擔心不會做飯。你可以一輩子不用學烹飪,省得弄得滿身油煙味。長大有出息了,你花錢下館子買可口的飯吃!」

嗚乎哀哉,世事難料。當初剛結婚時,就嘗到媽媽這指路明燈的極端效果。薪水的微薄,達不到下館子充饑與請客的水平。為了朋友們來訪的一桌宴席,我得為了「西紅柿炒雞蛋」、「紅燒排骨」、「雞蛋蒸肉」、「螞蟻上樹」這類簡單不過的家常菜特意跑回娘家,向媽媽討方子。相反,如今生活改善了,國外吃飯的花銷在收支中占的比例都不大,老公也常常豁達地說,「要是沒時間沒精力做菜,咱們就去飯館吃!「然而,有一段時間因上班工作忙,頓頓下飯館,全家又都懷念起自家飯菜的清爽與健康來了。練就好廚藝,照顧好自己的胃口,又成了當前大勢所趨。顯然,我如今的生活怎是媽媽當年所能預料得到的啊!

上中學的時候,媽媽循循善誘地鼓勵我,」長大以後不用那麼在意家務瑣事,那些都是簡單勞動。有出息了,請個保姆替你做!「

在國內工作時,經過幾年的磨鍊,我們的家務勞動已有一部分轉交給小時工去做,孩子送到幼兒園去管。而我主要負責複雜勞動,趴在書桌上寫論文,或是風風火火在外面組織市場調查、參加學術討論會,去做其它學術機構或政府部門專家。看似越來越走上了媽媽的「理想生活」,卻積鬱了越來越多的苦惱與迷茫。終於在踏上異鄉的土地后,苦惱與迷茫隨著激烈的意識形態衝擊、衝突與轉化后漸漸消失,但家務瑣事卻越來越多地找回來。更有甚者,現在的我們還越來越羨慕那些會用家務瑣事「折磨」自己,「消磨」自己時間與精力的朋友們。比如鄭家自己換了木地板,裝修了廁所;袁家自己鋪了草坪、磚地,種了蔬菜;黃家自己沖洗了外面的牆壁與院子;梁家自己剪樹;韓家自己修車、裝廁所的抽風機等等。媽媽呀,我如今的生活離你當年的叮囑相去甚遠矣!

上大學時,媽媽開始和我討論對家庭的看法。「女人,絕不能生那麼多的孩子。一個足夠了,沒有也沒關係。但女人必須要有自我的概念,別做孩子的奴隸!」媽媽如是說。那時我正積極參與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的課題研究,深深地佩服媽媽比一般人更「明智」的觀點。後來我又投身到全國婦女社會地位的大項目研究中,更是極力推崇媽媽這一女權主義理念。

人生如夢,離開了喧鬧的婦女運動大本營,之後又離開了喧鬧的意識形態之爭的研究機構,冷靜下來的我竟然又不知不覺地回到了歷史的原點,接二連三地成了三個孩子的媽媽。滑稽的是,每每有了「喜」,我都憂愁得不知如何報告給媽媽。而每次得來的反應都是媽媽驚愕萬分與不解地連連追問「這個是不是意外?!你死定了你!」可憐媽媽多年來的叮囑到頭來都成了瞎子點燈白費蠟。

言猶在耳的媽媽的叮嚀,彷彿一隻飄飄蕩蕩的風箏,它握在我的手裡,是美麗,是擁有,是高高在上。雖然它告訴了我風的方向,走的卻不一定是我腳下的路。
在情回中國社區里,所有的文章都是轉貼,所有的歌都是別人唱的,所有的圖都是別人畫的。我不會任何原創。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6: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