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根本不可能想到:卡扎菲的幕後老闆竟然是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2-3 2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1-12-3 13:17:17   來源   CHN強國論壇


正當北約特種兵在利比亞想方設法捉拿卡扎菲的時候,9月4日全世界的媒體都在報道,媒體記者和「人權觀察」組織官員2日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發現一批秘密文件,顯示美英情報機構先前與卡扎菲政權情報部門往來密切,然而美英當局拒絕證實這批秘密文件內容的真實性,因為這些文件放在利比亞前外交部長穆薩·庫薩 的辦公室,日期從2002年至2007年,多數集中在2003年底和2004年,庫薩時任利比亞對外安全機構主管。

這條新聞可以說頗為轟動,也讓人感到迷惑不解:既然西方今天打利比亞倒卡扎菲如此的賣力使勁,那麼美英昨天又為什麼暗送秋波「暗通」卡扎菲示好表親熱呢?

此時秘密文件曝光美英「暗通」卡扎菲,除了讓美英感到尷尬萬分,左右為難,既難以否認「暗通」卡扎菲,又難以承認曾頻對卡扎菲暗送秋波之外,美英對卡扎菲「今打昨寵」還說明了什麼呢?

我以為,美英暗送秋波「暗通」卡扎菲說明以下四點:

能利用時就利用,獨裁者也是好朋友。3個裝有英文文件的檔案中,一個標註「美國中央情報局」,另外兩個註明「英國軍情六處」即秘密情報局。前些年小布希當 政時,曾爆出美國在世界各地設置「黑監獄」的醜聞,弄得小布希政府灰頭土臉,原來口口聲聲捍衛人權的小布希卻是最踐踏人權的傢伙。

這次利比亞發現的文件顯 示,作為美國「異國審訊」計劃的一部分,中情局至少8次把一些恐怖嫌疑人轉移至利比亞實施「高強度審訊」。

也就是說卡扎菲統治下的利比亞曾是美國放心大膽使用的「黑監獄」之地。人權團體指認這類審訊其實就是「嚴刑逼供」,譴責這種涉嫌「虐囚」的做 法。「人權觀察」組織官員彼得·鮑卡特告訴美國《紐約時報》記者:「『異國審訊』計劃就是把那些關聯『基地』組織的重要人物轉移出美國,以便嚴加拷問,獲 得想要的情報。」

8月29日,利比亞反對派軍方發言人稱,「幾乎可以確定」,穆阿邁爾·卡扎菲的最小兒子哈米斯·卡扎菲27日在與反對派交火中喪生。

雖然目前不清楚美方向利比亞轉移的恐怖嫌疑人數量,可足見美國如果能利用卡扎菲的時候,卡扎菲再獨裁卻也是美國可靠的好朋友。文件顯示中情局告知利方, 「像我們先前對待利比亞伊斯蘭戰鬥組織其他高級成員一樣,準備把謝赫·穆薩交由你方監禁,請答覆」。美國中情局這口氣,哪像對待獨裁者的義正詞嚴?

能哄騙時就親熱,哪管誠信與否。通過這些秘密文件,我們看到美英在利比亞協調去核時,是怎樣哄騙卡扎菲的。卡扎菲2003年宣布放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 划,與西方國家關係回暖。秘密文件顯示,卡扎菲的「去核化」聲明似乎是美英幫忙起草和潤色的;同時,美英代表利比亞與國際原子能機構談判。

《紐約時報》報道,聲明似乎是美方起草,2003年聖誕節前傳給卡扎菲。這份一頁的演講稿似乎想從正面描述卡扎菲:「當全球慶祝耶穌誕生時,作為我們致力 於實現世界和平、安全和穩定的誠意,大(利比亞)民眾國再次誠摯地呼籲,消除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獨立報》報道,英國幫忙潤色講稿。英方致信利比亞國際關係與安全部門官員哈立德·納賈爾:「為清楚起見,請查看附件中我們周二達成、修改過的表述。我想 確保你們有同樣版本。」針對利比亞軍方高官擔心「棄核」后易遭受攻擊,英國提議前軍方高官洛德·英奇任顧問,幫助利方加強常規防禦。一名英國官員2003 年12月24日在一封信中證實這一提議。可是,如今利比亞棄核武器之後,恰好是美英為首的西方北約,最為積極地對利比亞實施軍事打擊干預,好像早忘記了他 們曾對卡扎菲棄核時作出的安全保證。

能拉攏時就討好,民主自由原則何在。披露的秘密文件還顯示,英美為拉攏卡扎菲,競相對卡扎菲暗送秋波,美英還「暗戰」比賽誰對卡扎菲更親熱。 文件同時暗示,美英競相拉攏卡扎菲,試圖增強影響力。一份文件顯示,利方先前向美方尋求引渡反對派武裝人員阿布·阿卜杜拉·薩迪克。

美方2004年3月4日回復,「我們致力於發展這種有益於雙方的關係」,承諾將盡量「鎖定」薩迪克。最終,美方在泰國抓獲薩迪克。「人權觀察」組織官員鮑卡特說,從文件得知,薩迪克是貝勒哈吉的化名。

曾經是階下囚的阿卜杜勒-哈基姆·貝勒哈吉如今成為反對派軍事領導人。軍情六處在2004年一份未署名的傳真中「誇耀」向利方移交名為阿卜杜·阿布德·阿 拉的人。「這是我們能為你們所做最起碼的事情,表明我們最近幾年建立起非凡關係……可笑的是,我們得到美方請求,把阿卜杜·阿布德的信息傳給他們。我們無 意這樣做。」

《獨立報》報道,英方發給利方的信件和傳真均以「來自軍情六處的問候」開頭;軍情六處一名高官在給利方的私人聖誕祝福中落款「你們的朋友」。同時,英方大 量文件顯示,軍情六處參與涉及2004年時任首相托尼·布萊爾訪問利比亞事宜,尤其是要求利方安排布萊爾與卡扎菲「帳篷會」。

卡扎菲本想在家鄉蘇爾特會晤布萊爾,但英方要求把會晤地點定在的黎波里。最終,2004年3月25日,布萊爾走進的黎波里郊外一頂帳篷,與卡扎菲握手寒暄。這前些年美英爭相拉攏卡扎菲的時候,難道美英忘記了民主自由的原則?

有利益時就巴結,哪有正義是非可言。利比亞儲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因為這豐富資源的開採,利比亞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戰前利比亞人均國民生 產總值1·2萬美元。為了在利比亞的石油開採中獲得更多好處與紅利,美英法意德都各顯神通,千方百計巴結卡扎菲。

法國總統薩科齊還親自向卡扎菲推薦法國旋風式戰機,有報道說此次薩科齊帶頭軍事打擊利比亞,就有報復卡扎菲沒採購法國軍火的嫌疑。

從此次秘密文件暴露美英對卡扎菲暗送秋波,到薩科齊昨天稱讚卡扎菲朋友和英雄,接受卡扎菲奉送的大筆政治獻金,再到卡扎菲面臨「阿拉伯之春」的衝擊,法國 帶頭軍事干預、美英意大規模軍事打擊卡扎菲,以至今天四處緝拿追捕卡扎菲,這充分說明在口口聲聲民主自由的西方政治家們那裡,沒有真正的道德理念,只有永 恆的利益驅動。此次美英秘密文件暴露暗通卡扎菲,只不過再次證明了這一點而已。

就媒體曝出秘密文件暗通卡扎菲一事,美國仍然保持沉默,而英國外交部2日回應,「政府的一貫政策是不評論情報方面事宜」。朋友們,不知道您讀懂了美英的言外之意了嗎?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5: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