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武力「談」民主,美國一貫謹小慎微

[複製鏈接]

71

主題

76

帖子

28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gel836 發表於 2011-11-30 10: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會因為價值觀的問題入侵伊拉克,但美國絕不會因為同樣的理由武力干涉沙特,動武方面美國其實一直謹慎,對家門口的古巴美國都沒有大動干戈,遑論對沙特。
  


薩達姆、諾列加這樣的例子,實際上十分鮮見

如果要列舉美國管過的閑事(即出兵去那些沒威脅美國本土安全、沒向美國開戰的國家,以「價值觀」或其它什麼原由將對方政權顛覆),這類例子實際上十分鮮見。

尤其是在二戰後,此類案例更為稀有,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活捉伊總統薩達姆)和1989年入侵巴拿馬(活捉巴總統諾列加)算得上是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1983年入侵格瑞那達(導致政權重組)雖然影響程度不如伊、巴,但也可屬於「管閑事」的範疇。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美國軍事上出力不少,但政治上其實還是歐洲主導的,而且這次動武也沒有打算終結米洛舍維奇的政治生涯,最後米洛舍維奇還是被本國民眾趕下台的。

此類案例均為非常態事件,面對沒威脅美國安全的沙特,美國不干涉才是正常的。…[詳細]

而諸如阿富汗戰爭便不應歸為「管閑事」(因為塔利班先向美國發動攻擊)。
  

讓美國人「管閑事」,還要天時地利人和

以伊拉克戰爭為例:首先小布希是一個有「價值衝動」的美國總統,在他治下,美國接連發動了「伊拉克自由行動」和「持久自由行動」,他在美軍中央司令部的講話,或許是他內心情緒的一種流露——「伊拉克人民有權以自由人的身份,以自由國家的公民的身份,昂首挺立」。如果是換了「實用主義」的奧巴馬,伊拉克戰爭怕是打不起來。

其次,薩達姆是一位把方方面面都得罪乾淨的主,不僅在世界上是國際孤兒,在國內也四處樹敵,甚至連家庭內部都殺伐不斷,美國「管」起來也就容易得多。

最後,伊拉克還是石油國,這個國家今後在經濟上不會成為美國的包袱,這就更讓美國放鬆了。而伊拉克國內水資源豐富等硬條件,亦降低了美國管閑事的風險。…[詳細]
  

因為美國人「傷不起」

一個是美國人的命自認金貴,傷不起。十餘年越戰美國總共陣亡5萬人,反戰之舉就成了「政治正確」而導致撤軍。而薩達姆打兩伊戰爭傷亡百萬,國內似乎也沒人攔得住他。

二是美國納稅人的錢用起來不方便,美國政府很難擅自開支它去管閑事。比如美國政府曾想資助某國反對派,國會不給錢,官員們偷偷挪用300萬,立刻被抓了現行。

所以像格瑞那達、巴拿馬這些代價極小的閑事,美國能夠輕鬆地管一管,而像伊拉克、阿富汗這種級別的事務,如果不是911之故和恰逢小布希當政,恐怕很難去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17: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