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飲食習慣可能改變寶寶性格

[複製鏈接]

53

主題

217

帖子

18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伊夏 發表於 2011-11-30 14: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所謂良好飲食習慣,是指飲食習慣能把平衡膳食的四條基本原則即食物多樣化、均衡性、適量和個體化原則,全面貫徹落實到日常的飲食行為中去,並使這種飲食行為演變為自己的習慣。
  英國斯旺西大學心理學教授本頓分析了50年來英國兒童的飲食習慣后發現,如果想使性格暴躁或過度活躍的兒童變乖,可以從改變其飲食習慣入手。
  對於性格暴躁的兒童,父母應多讓他們吃雞肉、羊肉及捲心菜、香蕉等蔬果,這有助於使其性格變好。
  本頓教授指出,食物並無好壞之分,但由於兒童是最容易受到食物影響的人群,因此會表現出各種特質行為。一些案例表明,  過多攝入糖分和乳製品,容易引起兒童亢奮。因此,他建議性格暴躁的兒童要少吃雞蛋、巧克力、葡萄、橙子等食物。
  研究還發現,兒童在食用雞肉、羊肉、米飯、香蕉和蘋果后,也有助於矯正其行為問題。兒童過於亢奮,還可能與脂肪酸攝入過少有關,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富含脂肪酸的魚。
  不良飲食習慣使兒童變遲鈍
  兒童生長發育快,尤其表現在大腦發育上,大腦支配兒童聽、說、看、認知及其動手能力的功能區域在出生一年內就已大部分發育完成。本市婦女兒童保健中心兒童保健專家李義民主任說,為了保持兒童頭腦充滿創造力,讓孩子們越來越聰明,家長需學會如何幫助孩子保護好大腦,避免諸多生活和飲食上的壞習慣使大腦變遲鈍。因為國際上很多科學家對比研究發現,生活飲食不良習慣會使兒童大腦變得遲鈍。
  李義民說,在飲食習慣方面,首先是進食過飽會影響大腦發育。
  長期飽食使人體內大量血液長時間聚集在胃腸道,令腦部缺氧,出現記憶力、智力減退。其次是輕視早餐。不吃早餐會使機體和大腦得不到正常的血糖供給,大腦的營養供應不足,長此以往妨礙大腦發育。據研究,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兒童在課堂上的最佳思維普遍相對延長,而不吃早餐或早餐過於簡單的兒童由於營養素密度較低,精力下降相對較快。第三是吃過量甜食。這是因為兒童腦部的發育離不開食物中充足的蛋白質和維生素,而甜食會損害胃口,降低食慾,從而減少了高蛋白和多種維生素的攝入,難以確保兒童大腦快速發育的營養需求。
  在生活習慣方面,首先睡眠不足最妨礙大腦發育。大腦消除疲勞的主要方式是睡眠,如果兒童長期缺乏睡眠或睡眠質量太差,會加速腦細胞的損傷及死亡。其次是家長過度呵護,導致孩子不習慣動腦思考。大腦具有「用進廢退」的特點,只有多動腦,勤于思考,人才會變聰明。第三是帶病用腦。家長不要讓孩子在身體不適或患病時勉強堅持學習,因為大腦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患病時人體無法保證大腦工作所需的氧氣,此時學習不僅效率低還容易造成大腦損害。
  兒童飲食習慣7要7不要
  父母應該從小就對孩子的飲食行為給予指導,告訴孩子應該吃什麼,不應該多吃什麼,並要告誡孩子學會控制自己不健康的飲食慾望,逐步確立良好包含行為。
  所謂良好飲食習慣,是指飲食習慣能把平衡膳食的四條基本原則即食物多樣化、均衡性、適量和個體化原則,全面貫徹落實到日常的飲食行為中去,並使這種飲食行為演變為自己的習慣。凡符合上述原則的飲食行為均可稱為良好飲食習慣,反之則稱為不良飲食習慣。
  為了便於家長和孩子記憶,現將良好飲食習慣歸納為「七要七不要」介紹如下:
  1.要吃多樣化食物,不要挑食、偏食
  世上無任何一一生中食物可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必須吃多樣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都會妨礙我們獲得全面營養。基有些孩子僅僅對個別食物有所挑剔,家長可從同一食品組選擇其他食物代替,但嚴重的挑食、偏食,如不吃葷菜或蔬菜等,則必須予以糾正。每天菜譜應包括5個營養性食品組,缺一不可。
  2.要均衡地吃各類食品,不要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
  不同食物具有不同一的營養成分,機體對各類營養分成分都有一個量的要求,攝入多了或少了都不行。如果我們愛吃的多吃,不愛吃的少吃,雖然表面上食物種類也很豐富,但從營養素的量來看就會發生偏差,破壞了營養素的平衡。應按比例攝入各級食物,並注意同組食物之間的搭配,如粗細搭配、深色與淺色蔬菜搭配、魚禽肉類的搭配等。
  3.要按時用餐,不要在餐間多吃零食
  一日三餐是我們攝入營養的主渠道,這符合人體消化系統的生理特點。若餐間多吃零食就會影響正餐時攝入食物的數量。有些學生經常在下午放學后購買路邊攤販食物,這些食品不僅營養成分單純,且大多存在食物衛生問題。家長們可在家中為孩子準備放學后的點心,但數量不宜太多。
  4.要三餐飢包包適度,不要不吃或少吃早餐或午餐,多吃晚餐
  一日三餐總熱能應為早晚各佔30%,午餐點40%。不吃或少吃早餐會影響身體健康,降低體力和影響大腦的正常活動。如果午餐馬馬虎虎吃一點,晚餐就會進食過度。此外,節假日和家庭宴會都應適度進食,不要大吃大喝,更不要狼吞虎咽,否則會損害胃腸道正常消化功能,甚至造成嘔吐或消化不良。
  5.要吃清淡飲食,不要嗜好油炸食品、糖果冰淇淋及含糖飲料等高能量食品
  兒童一天總熱能有一半以上應來自糧食,約1/6來自蛋白質,從油脂中獲得熱能只應點1/4.若過多攝入重油食品或糖,不僅會使熱能攝入過高,使兒童發生高血壓、高血脂、肥胖、冠心病等現代文明病的危險性大大增加,且由於過於甜膩而難以消化,又因缺乏膳食纖維而影響消化功能,引起消化道疾病,如便秘、胃炎等。
  6.要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不要單憑口味挑選食物
  食物可以養人也可傷人,譬如脾胃虛寒兒童貪吃生冷食品學會引起腸胃不適或腹瀉,內熱較重兒童嗜好油炸食品或吃羊肉火鍋常會引起口舌潰瘍或大便乾結。這是因為食物屬性與兒童體質不相符合。家長應熟知食物的溫涼屬性,提供與孩子體質相一致的食物,同時還要根據季節變換調整食物。
  7.要文明用餐,不要在用餐時看電視、看書、玩耍或大聲交談
  就餐環境要安靜,培養細嚼慢咽的習慣,輕鬆舒緩的音樂有利於使人保持愉快的情緒。父母可在餐桌上結合菜肴講些有促進兒童食慾的話,或介紹營養知識。餐桌不是糾正兒童不良飲食習慣的場所,應加強平時的教育,不要在就餐時訓斥孩子。

28

主題

641

帖子

504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4
沙發
論壇總編輯 發表於 2011-11-30 2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7: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