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揭秘外國貞操觀:美國人隨便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1-30 18: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1-11-30 10:00:41    來源  CHN強國論壇



全球範圍內,女性初次性行為平均年齡最小是15歲,主要是非洲中部國家和查德共和國;平均年齡在20歲以上的國家包括埃及、哈薩克、義大利、泰國、厄瓜多以及菲律賓。美國女性「脫處」的平均年齡為16歲,英國女性為18歲。

文章來源:成人侶網(給您的生活注入新的刺激,給您另類嘗試,新奇誘惑皆在成人侶網)

先說個我身邊的故事。

女性朋友H交過一美籍華裔男朋友W,見面三周后,雙方考慮要不要敲定關係,能夠談婚論嫁的那種,於是提到「第一次」的問題。

受中式教育長大的H雖然不反對婚前性行為,但是覺得兩人剛剛熟悉,不宜進展過快。美式文化熏陶出來的W卻對「25歲的H還是處女」這個事實大為震驚,覺得她是不是在說笑話,因為在美國,這個年紀的女孩大多都有性經歷了。另外,按W的美國思維,都約會三次了提出這個要求屬正常,若女生拒絕,就是兩人關係「沒戲」的信號。

當W終於搞清楚H不是在開玩笑的時候,著實有些嚇到,這意味著對待「處女」女朋友得更加慎重,要負的責任更大。W匪夷所思的同時,H也糾結:是自己觀念保守落後了還是ABC(在美國出生的華裔)男友太開放?為了兩個人的關係進一步發展,要不要遷就他?

H思想鬥爭的結果是說「不」,因為關係確實沒到那個火候,也不確定此男是不是Mr. Right。最後,兩人還是由於若干價值觀的差異,沒有走到一起。回頭想想,H慶幸當初沒有衝動。

光聽W的描述,你會覺得美國青(少)年都挺開放啊,貞操這麼不稀奇。拜好萊塢文化所賜,我以前也是這麼個印象。

曾經看到美劇《實習醫生格蕾》某集中,五個醫生(兩男三女)圍在一起回憶「第一次」,其中四個頗為自豪地表示,分別在15-19歲時完成了「第一次」,輪到某28歲單身女醫生時,她先臉紅著不肯分享「私家記憶」,實在繞不過只好支吾說是在「黃昏的海灘」,結果被同事一眼看穿她還是個處女。女醫生大窘,嘴上雖不承認,耳邊卻響起夾雜著無比同情和嘲笑的起鬨聲。在那些同事看來,28歲的處女就像個「怪胎」,不是生理有問題就是心理有問題。再舉個例子,美劇《老爸老媽浪漫史》中,自稱把妹高手的某男明明23歲才有第一次,卻非要說成17歲,生怕被朋友小瞧了。

也許你要提出反駁:這些都是影視作品,不能當作論據。可有句話叫「藝術源於生活」,不好意思承認大齡仍是處子(女)身的(美國)人,一定是存在的,因為身邊「非處」太多了。回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大學生不就是「性解放」運動的主力軍?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一夜情,瘋狂做愛之後分道揚鑣,連對方姓名都不知道。

當時的性解放運動讓人們的性觀念出現了徹底的變化,尤其是女性,對於失身、處女膜不再注重,性生活、性體驗也不再是夫妻的專利,既可以和準備結婚的戀人發生婚前性行為,也可以同自己不愛也不準備結婚的異性發生性行為。

根據1991年美國人口統計中心的資料,兩性初次性行為的平均年齡,男性為15.7歲,女性為16.2歲;到18歲時,86%的男性、62%的女性不再是童男處女。而開展性教育前,大多數美國人都要等到結婚後才有第一次性行為。

1984年,美國女歌手麥當娜的一曲「宛如處女」(Like a Virgin)唱遍了大街小巷。當穿著低胸結婚禮服的麥當娜高唱這首性感潑辣的歌曲時,宗教人士紛紛抗議,卻阻擋不了她高漲的人氣。這首歌不僅成為麥當娜的成名曲,後來還被流行音樂雜誌《滾石》評為20世紀最偉大百首流行歌曲之一。

所謂「處女」,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怎麼能「宛若」?麥當娜偏用這種模稜兩可的方式調侃了男人的處女情結:他們認為只有第一次才是最珍貴的。而她要強調的,是去掉性別意義的「處女」觀,只有動了真情,才算「脫處」。正如多年以後,麥當娜回憶與第一個男朋友的交往:「在第一次做愛以後,我仍覺得自己是個處女。直到我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麼,我才意識到我已失去了貞操。」

性解放運動的正面影響不容置疑,它鼓勵年輕男女勇敢追求個性自由和解放,反對世俗偏見,消除對性的恐懼、焦慮和不適當的壓抑,但是很多人誤解了初衷,罔顧後果或不負責任地性濫交,結果滋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離婚率高、未婚先孕案例驟增、艾滋病蔓延……

一度以開放姿態展現在世人眼前的美國,不得不開始在青少年性教育問題上逐漸走向保守。1996年起,美國政府開展了一項長達10年的「禁慾教育項目」,配合學校課程,教育孩子如何保持婚前性純潔。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在擔任得州州長的時候就強烈支持禁慾教育,連任總統后,更是在2005年國會預算中,專門劃撥了1.7億美元用於「禁慾教育專項資金」。

到2007年,為勸說青少年在婚前不要發生性行為,美國已經花費了超過15億美元,但收效似乎並不理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所進行的聯合調查發現,有88%曾承諾在婚前「禁慾」的12至18歲青少年違背了諾言。

幾年前,美國常春藤聯校中陸續出現了學生禁慾俱樂部--普林斯頓大學學生率先於2005年成立俱樂部,接著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校紛紛出現類似團體。雖然那些社團成員在大多數人眼中仍然屬於特立獨行,他們的觀點甚至遭到嘲笑,但至少再度引發了人們對貞操的討論:等,到底值不值得。

「其實在美國不同地區,對貞操的看法也因人而異。」美國朋友芮秋爾跟我解釋,美國東西部沿海地區相對比中南部地區開放,所以婚前失貞是普遍現象,也被大眾所接受,而在保守地區就會被視為可恥,教會還會組織守貞教育,呼籲女生婚前不要發生性行為。「沿海地區開設的性教育,主要強調安全及如何做好避孕措施等;中南部地區側重於宣傳性慾節制,諷刺的是,還是有不少青少年會發生婚前性行為,但又不知道如何避孕,偏偏那些地方還不允許墮胎。」

芮秋爾生活在「外人看起來很開放的」大都會紐約,那裡有1/3的人是外來移民,文化傳統呈現多樣化,所以對貞操的態度也不能一言蔽之。「比如我有兩個25歲以上的朋友仍是處女,她們希望能把美好初夜留到新婚,主要因為家裡都是虔誠的教徒。」

而電視劇中,那個28歲的處女醫生最後是這麼駁斥嘲笑她的同事的:「我是個處女,但這沒什麼可笑的。我等了這麼久,只是希望我的第一次是特別的。」

「貞操」的寶貴不在於什麼時候給,在於是不是給了對的人。所以你瞧,美國人也不都是隨便的。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28

主題

641

帖子

504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4
沙發
論壇總編輯 發表於 2011-11-30 21: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

主題

1420

帖子

570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0
3
黃河泰山 發表於 2011-12-1 10:26 | 只看該作者
實話說,哪個國家的人都有好壞。這個隨便與否還真的不好定義。我認識的幾個美鬼不管男的還是女的除了自己的配偶都有另外的性夥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638

帖子

1270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70
4
隨意隨緣 發表於 2011-12-1 22: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黃河泰山 3樓 的帖子

有理,這樣的守貞意義何在?中國文化傳統意義上的守貞是性伴侶是唯一的生活伴侶。美國佬目前這種搞法,離婚率那麼高,婚外情種種,那何必要守貞呢?還不如及時行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

主題

133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5
燦若煙花 發表於 2011-12-2 09:34 | 只看該作者
有道理!我身邊接觸的美國人對待這些問題時,態度也不是隨便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3: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