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甘肅校車事故幼兒園董事長弟弟:超載從來無人管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1-23 08: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11月22日01:34央視-新聞1+1

——校車:不僅在於車……

(節目導視)

解說:

甘肅正寧校車事故幼兒園今日重新開園複課。一樣的校園不一樣的名稱,還有不一樣的孩子。

正寧縣榆林子縣幼兒園 黃園長:

跟他們多交流,抱抱摸摸,讓孩子跟老師先親近起來。

解說:

手續合法,臨審正常,但是這卻是一輛奪去20人生命的危險校車。

聲音來源:李軍剛弟弟

李軍剛弟弟:從來沒有人管過。

記者:

沒有人要求你整改?

李軍剛弟弟:

沒有,沒有,充其量就罰個款,罰500。

解說:

事故發生,正寧全縣校車停運整頓,慶陽市也決定停止明年公車更新計劃,將預算資金全部用於為孩子們購置標準化校車。

同期聲:

校車推行首先就是安全問題。

解說:

一邊是車輛短缺,一邊是超載違規。全國性的安全大檢查過後,真正的校車能開進所有的校園嗎?

全國人大代表、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周洪宇:

長期以來不太重視兒童的基本權利。

解說:

《新聞1+1》今日繼續關注——校車:車的問題?人的問題!

評論員 白岩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今天是甘肅正寧縣榆林子鎮幼兒園校車事故發生的第六天。今天由原來的民辦幼兒園被政府重新組建了之後複課了,原來700多的幼兒園現在有不到1/3的孩子又回到這個幼兒園裡。

我們來看看這樣一張照片,這是今天記者拍的。孩子畢竟還小,臉上又露出了笑容。我們真的希望很多老師,包括心理的專家能夠幫助孩子們爭取這樣的一個事故不給他們內心留下陰影。但是我們這些大人卻不能假裝看不見,從此之後就將這件事給忘了。我們如何能夠制止一個事故發生了,然後快速地處理,可是只是治標卻不治本,然後隔一段時間之後類似的事故又在其他地方再次發生這樣的怪圈。

我們注意一下在這張照片上有一句話沒有寫全,就在房子上,「一切以孩子為中心。」那好了,我們怎樣應該一切以孩子為中心呢?來,就從今天幼兒園孩子的複課開始說起吧。

(播放短片)

解說:

校園不一樣的名稱,孩子們需要重新開始。今天正寧這所名為「小博士」的民辦幼兒園已經不復存在,由政府組建的榆林子鎮幼兒園正式開園。

本台記者 劉建輝:

今天重新組建的正寧縣榆林子鎮幼兒園復學開課。按照就近就讀的原則,將有205名家住在附近的學生到這裡來上課,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老師正在帶孩子們做課間的活動。

解說:

事故發生前小博士幼兒園共有孩子737名,除去遇難和受傷住院的62名孩子用,需要入園的還有675名。目前新成立的榆林子鎮幼兒園僅接受了在榆林子鎮附近居住的205個孩子。

正寧縣榆林子鎮幼兒園 黃園長:

先是就是對班級進行編排,編排孩子入園以後進行了常規的訓練,然後就是按照正常的活動先開展起來,讓孩子先把課開了。

解說:

除了今天開課的205名孩子,其餘的孩子如何安排呢?據了解,當地政府在榆林子鎮轄區內12所小學開設了18個學前班就近接收幼兒入園。目前已接收幼兒335名,此外還有40名家不住在榆林子鎮的幼兒已被安排在所在鄉鎮入學。對於其餘尚未報名註冊的幼兒,當地政府表示正在開展協調動員工作,力求讓這最後一批幼兒儘快復園上課。為了消除孩子們的心理影響,新組建的榆林子鎮幼兒園抽掉配備的29名教師中刻意安排了3名心理諮詢輔導老師。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1-23 08:29 | 只看該作者
黃園長:

主要就是跟孩子多交流,抱抱摸摸,讓孩子跟老師先親近起來。

字幕提示:事故現場資料

解說:

目前國家安檢總局、公安部、教育部組成的工作組已趕赴現場,指導地方做好傷員救治、善後處置和事故查處等有關工作。甘肅省也成立專門機構對事故進行全面調查,同時啟動問責機制,證明縣政府分管領導和縣教育局以及交警支隊主要領導已被停職接受調查。自卸車駕駛員樊軍剛和原小博士幼兒園董事長李軍剛分別涉嫌交通事故肇事罪和重大責任事故罪被刑事拘留。

目前最租用原小博士幼兒園的校址開展教學工作只是臨時的,未來幼兒園將在榆林子鎮的東街興建一個佔地15畝的新校園。

黃園長:

這是一個過渡園,我們在這個地方算過渡一下,我們的新幼兒園馬上要開始動工了。

字幕提示:

據了解,榆林子鎮幼兒園新園計劃明年秋季建成投入使用。

白岩松:

在事情發生了之後,我們很多人都在等待著處理的結果。但是當處理的結果真的出來了之後,我們好像依然沒有覺得怎麼樣能夠平復我們內心的這種傷痛,心裡空落落的。你想想該抓的抓了,校車也停了,而且民辦的幼兒園也變成公辦的幼兒園了,將來也列出一個宏偉的計劃,包括當地也把明年公車的指標給廢了,說都要去買標準化的校車。但這一切我們都會思考很多很多的問號,比如這說是治標還是治本呢?另外這是在慶陽包括在正寧縣這個地方採取的措施,全國其他地方會跟進嗎?這樣的這種事故會不會再次發生呢?我們第一個要發出的問號就是,火車不開是最安全的,但是火車能不開嗎?同樣的道理,校車不開可能是最安全的,但是能不開嗎?我們先回到一組數字上,看看複課的這批孩子。原來這個幼兒園一共有孩子是737名,因為遇難跟受傷住院62名,現在要解決上幼兒園問題的孩子一共有675名,當地12所小學開設了18個學前班,提前等於就把這批幼兒接走了,335名上學前班了,等於也有地方安置了。還有40名不在榆林子鎮的幼兒被安排在本鄉鎮就近入學。另外還有95名還沒有報道註冊。記者去了解了一下,這95名裡頭有的是家長擔心孩子心理受不了,說再緩一段吧。還有一些就是都是留守兒童,就是他們的爺爺奶奶或者姥姥姥爺在帶著孩子,「咵」校車停了,他們沒法送孩子,所以只能放在家裡。但這是一個現實,就擺放在這裡,我們必須面對這個現實。但接下來我們要思考這個校車要停多久呢?將來如何能夠有不超載的校車能迅速地去建設起來嗎?

列出的是一個很宏偉的計劃,我們不妨也可以去看一下。比如說,整個正寧縣所在的慶陽市要投資很多很多錢,咱都不說了,要建幼兒園200所以上,然後使全市的公辦幼兒園比例達到80%以上,幼兒入園率達到85%以上。好了,這畢竟是付出21個人生命的代價,其中是19個孩子的代價列出一個尚是規劃的藍圖。那好了,它能不能真的變現呢?另外,其他的地方沒有受到這麼大的刺激,是否也會受這件事情的影響,也能拿出一個真正能夠解決問題的計劃方案呢?現在這一切我們都不得而知。

第二個我們要提出的問號就是,民辦是這個事故真正的原因嗎?其實過去這個鎮子上有公立的幼兒園,但是被民辦幼兒園給擠黃了,可是那個民辦的幼兒園又被現在出事的這個民辦幼兒園又給擠黃了,原因是這個民辦幼兒園過去出現過校車的事故。但是現在的這個幼兒園由於提供校車反而成了他能夠擠垮公立幼兒園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他的校車是超載的,為什麼?他的經費不足,之前媒體報道他們向當地政府已經打了報告,說要幫助解決校車的問題,幫助增加投入,因為他們已經扛不住了。媒體報道當時政府也說情況屬實,但是後來都不了了之了,現在快速的處理了,把它由民辦改成公辦,這是沒辦法的,因為他的園長都被抓起來了。但這是問題的真正所在嗎?是不是公辦就不會出事呢?過去幾年我們報道校車事故的也有很多公辦。

在這一點上,我倒看到中國教育學會教育機制研究分會的秘書長施進軍說的,「民辦教育不是洪水猛獸,跟公辦教育一樣具有公益性性質,政府需要更加關注民辦教育發展,要引導他們規範辦學,扶持他們提升質量,並且給予他們與公辦學校相同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共同提高民辦學校老師的待遇,這樣才會讓民辦學校更安全,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更有保障。」這次把民辦變成政府組建是沒辦法,因為他的園長抓起來了,但是不能把棒子就打在「民辦」這兩個字上,因為畢竟現在從中央政府也提出要多種形式去辦學,這是我們提出的第二個問號。

那接下來我們當然就要去關注,這個校車一直在我們的監管的眼皮子底下跑,怎麼到了出事之後才突然意識到問題這麼大了,接著往下看。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11月17日晚,蘭州市民為遇難和受傷的孩子祈福。

解說:

孩子的事是天大的事,面對一場死傷慘重的校車事故,甘肅省正寧縣的有關部門需要痛定思痛,拿出實際行動重新開始考慮,如何才能為全縣數千名孩子提供安全的校車?我們也深深地希望這樣的反思是最後一次。

村民:

一個一個站著,挨緊緊的,車拉不下,娃娃們牽繩子,車上拴了一根繩。

解說:

有了安全的校車,還會出現核載9人卻生生塞進62個孩子和2個大人這樣觸目驚心的超載嗎?有了安全的校車還會出現大霧天氣司機卻仍然敢超速逆行這樣嚴重的違章嗎?有了安全的校車,5歲的小魏磊就能躲過一劫嗎?

記者:

平時他坐校車怎麼坐的?

學生家長:

平時坐校車就是拉這麼多人,都站著,以前下車的時候連鞋都沒了,一般平常都拉50多個人。

記者:

平時你們提過意見嗎?

學生家長:

提過,我說這麼不行,夏天要熱死人,他(幼兒園負責人)說,你出這個錢還是我出這個錢。他說這個我們就沒辦法說了。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1-23 08:30 | 只看該作者
(播放短片)

解說:

甘肅正寧發生特大校車安全事故后,教育部發出緊急通知,全國各地都在展開校車安全檢查。

字幕提示:2011年11月17日新聞

片中聲音:

今天上海、江蘇等地分別對當地的校車進行了大檢查。

字幕提示:2011年11月19日新聞

片中聲音:

北京市18日召開了「校車安全整治工作部署會議」,提出將嚴查專業客運車輛和接送學生幼兒的車輛,對於校車超載和有安全隱患的車輛,重慶也進行了集中清理。

解說:

檢查之後,安全的校車是否就能夠開進每一所學校?各地有關部門似乎需要想出更好的辦法。

聲音來源:中國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

主持人:

河北省昌寧縣交警對兩輛運送學生的白色依維柯客車檢查時,發現司機無證運營,勸阻30多名小學生乘坐其他車輛,卻遭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拒絕。

家長:

不下車。

交警:

這車無手續,對您安全要負責任。

主持人:

為什麼還要讓孩子們乘坐違規車輛呢?學生家長們也有苦衷。

家長:

校車少,私家車多,一天接四趟,哪裡接得過來。

解說:

乘坐違規校車,孩子們的安全難以保證。查處違規校車,卻要面對校車不夠用,孩子們無車可坐的難題。這種情況,除了河北,還有廣西的柳州。

聲音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

主持人:

交警部門查處了流沙鎮接送小孩上下學的一輛黑校車,但是從此每天乘坐這輛黑校車上下學的孩子們也就無車可乘了。

記者:

這兩天孩子上學怎麼辦呢?

學生家長韋友天:

我也不知道啊,那就走路唄,我們又沒有車子。

記者:

走路要多長時間?

學生家長韋友天::

孩子走要兩個鐘頭。

主持人:

另外,由於在進出流沙鎮的每個路口都有交警和運管人員在設點檢查,接送其他村子的黑校車一下子也是不敢再運學生了,流沙鎮中心小學的一名負責人說,這段時間請假的學生越來越多,流沙鎮中心小學幼兒園共有57名請假,缺課學生人數佔到了幼兒園人數近1/4。

解說:

而在貴州省貴陽市學生們卻正在面臨另一種無校車可坐的情況。

聲音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

主持人:

其實在貴州省貴陽市已經有學校在使用美式校車,整個貴陽只有五輛,是由金陽新區管委會所購買,供北師大貴陽附小使用。可是令人驚訝的是,這五輛校車並沒有用來接送學生,而全是用來接送老師上下班。

解說:

五輛寶貴的校車,學生卻坐不上,報道一出,輿論嘩然。

聲音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

主持人:

美國校車壯比悍馬的圖片相信讓很多網友印象深刻,當網友驚呼,我們什麼時候能有這樣的校車時,貴陽有了如此安全的校車,可孩子們卻眼巴巴的只能看不能坐。

解說:

對此當地教育部門很快出面向媒體予以解釋,稱五輛車並非媒體報道中的校車,而是學校用車。稱這些車不止用來接送老師,在活動時還是讓學生坐的。但是對於更多信息,當地教育部門表示,目前不便多說。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4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1-23 08:31 | 只看該作者
白岩松:

校車越來越成為一個全社會越來越關注的問題,因為社會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了,需求開始快速地增長,我們很多種滯后都已經顯現出來。有很多人把關注點都放在了校車,成為真正的校車,比如說黃色的大鼻子的,安全絕對得到保障的,但是我想說的是,校車可不僅僅只是車的問題,甚至不是車的問題,而是法律的問題和環境的問題,在法律上如何保障校車是絕對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的?它往那兒一停,前後的車都能停,能做到嗎?第二個是環境上,真正地把孩子的安全當成全社會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在這一點上我們不能光喊口號了,我們也不能掩耳盜鈴了,因為我們的留守兒童非常非常地多,他們的需求,學校校車的需求越來越大,我們必須去證實這個問題了。針對這一點,我們也先聽聽專家的意見。

(電話採訪)

全國人大代表、長江教育研究院院長、華中師範大學教授 周洪宇:

這個問題也是當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可不可以考慮先由政府出資,暫時租賃一批汽車公司的車子,駕駛員呢不僅要敬業而且要有專業的能力、有責任心,請他們先來解決這麼一個來接送孩子,來定時地接送孩子。先租賃,等其它的配套措施出來之後,再回到一個正常的一個格局。

白岩松:

其實針對校車不僅僅是車,是法律,是環境,很多人都在支招,你看財經評論員余豐慧就說,「應該政府負責,但是對於沒有落實到位的一律停止購置公車。」這是他的建議。

潘采夫認為,「很多很多硬體都該關注,但是如何保證司機別去瞎開車,然後別疲勞駕駛等等。」我想這一點也很關鍵,因為這次甘肅出現這個事跟司機一天忙來忙去,搶車道,快開車都有很大的關係。

像曹林,中國青年報的評論員,他說的是這樣的,「輿論壓力下的形象作秀,還是理念深處的真正改變。」兩三個月後我們再看,如果真有了新的校車不是作秀,那才是尊重孩子。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0: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