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南傳長部】第16經 大般涅盤經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11-22 04: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11-22 04:34 編輯


第四 誦品
二七

  世尊!往昔,阿羅羅迦羅摩行於大道,離開道路不遠,於一樹下,為日晝之坐息。世尊!其時,通五百車乘通過阿羅羅迦羅之附近。世尊!其時有一人隨商隊車乘之後而行,來阿羅羅迦羅摩處,至已,如是言阿羅羅迦羅摩曰.
   「尊者!汝曾見五百車乘之駛過耶?」
   「友!我未曾見。」
   「然,尊者!汝曾聞其聲音耶?」
   「友!我未曾聞其聲音。」
   「然,尊者!汝是在睡眠耶?」
   「友!我未曾在睡眠。」
   「然,尊者!汝有無知覺。」
   「友!我有知覺。」
   「然者,尊者,汝既清醒有知覺,五百車乘逼近駛過,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尊者!灰塵實蔽覆汝之上衣耶?」
   「友!唯然。」
   世尊!爾時彼人如是思惟:「彼諸出家者如是平靜心境而住,於其處清醒有知
   覺,五百車乘逼近駛過,不見又不聞其聲音,甚至灰塵覆蔽其身上,實不可思議,實稀有哉!」彼述對阿羅羅迦羅摩之甚深信仰而去。」

二八
  「福貴!汝如何思惟耶?清醒有知覺,五百車乘逼近駛過,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困難;或是清醒有知覺,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時,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困難耶?

二九
  「世尊!若以五百車乘、六百車乘、七百車乘、八百車乘、九百車乘、一千車乘、一萬車乘比較:是有清醒有知覺,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時,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實更困難。」

三十
  「福貴!爾時,我住阿頭菩沙迦羅家。其時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菩沙迦羅之二農夫兄弟及四頭牛,皆受雷所擊殺。福貴!其時,由阿頭出來大群眾,至近被殺之二農夫兄弟及四頭牛之處。

三一
  福貴!其時,我由菩沙迦羅出,行來菩沙迦羅門外之露地。福貴!其時,彼大群眾來至我居住之處,至已,敬禮我,卻立一面,我問立於一面之彼等曰:

三二
  「友!何故,集來大群眾耶?」
   「世尊!今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擊殺二農夫兄弟及四頭牛,故集來大群眾。然,世尊居住於何處耶?」
   「友!我居住此處。」
   「然者,皆不見甚麼耶?」
   「友!不見。」
   「然者,世尊曾聞何聲音耶?」
   「友!我不聞何聲音。」
   「然者,世尊在睡眠耶?」
   「友!我不在睡眠。」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覺耶?」
   「友!唯然。」
   「然者,世尊清醒有知覺,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時,不見亦不聞其聲音耶?
   「友!唯然。」

三三
  福貴!爾時,彼等如是思惟:「出家者如是平靜心境而住,於其處清醒有知覺,天降豪雨,天雷鳴吼,電光閃閃,雷電震裂時,不見又不聞其聲音,實不可思議,實稀有哉。」彼深信我所述,敬禮、右繞我而去。」

。。。。。。。。。。。。。。。。。。。。。。。。。。。。。。。。。。。。。。。。。。。

【南傳長部】第16經 大般涅盤經      第六 誦品

十二

  阿難!此有四種人,應該值得為之造塔。四者何耶?

   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應值得造塔;辟支佛應值得造塔;如來之聲聞弟子應值得造塔;轉輪王應值得造塔。」

   「阿難!云何理由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值得造塔耶?若人思念:「此是彼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之大眾,內心清凈。彼等於其處既得內心清凈,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於善趣、天界。阿難!因此理由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值得造塔。
   複次,阿難!云何理由辟支佛值得造塔耶?若人思念:「此是彼辟支佛之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之大眾,內心清凈。彼等於其處既得內心清凈,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於善趣、天界。阿難!因此理由辟支佛值得造塔。
   複次,阿難!云何理由如來之聲聞弟子值得造塔耶?若人思念:「此是彼世尊、阿羅漢、等正覺者之聲聞弟子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大眾,內心清凈。彼等於其處既內心清凈,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善趣、天界。阿難!因此理由,如來之聲聞弟子值得造塔。
   複次,阿難!云何理由,轉輪王值得造塔耶?若人思念:「此是彼公平好法者轉輪王之塔」者,阿難!則可使甚多大眾,內心清凈,彼等於其處既得內心清凈,於身壞命終之後,能生善趣、天界。阿難!因此理由,轉輪王值得造塔。
   阿難!此四種人,是值得為之造塔。」

二七

  爾時,韋提希子摩竭陀王阿闍世,於王舍城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並興供養。
   毗舍離之離車族,於毗舍離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迦毗羅城釋迦族,於迦毗羅城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遮羅頗之跋離族,於遮羅頗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羅摩伽拘利族,於羅摩伽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毗留捉婆羅門,於毗留提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波婆之未羅族,于波婆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拘夷那竭之末羅族,於拘夷那竭為世尊之舍利造塔供養。
   香姓婆羅門,造瓶塔供養。
   毗缽梨瓦那之莫利耶族,於毗缽造灰塔供養。
   如是八舍利塔及第九之瓶塔,第十之灰塔。
   如是,以往如是說。

二八

  具眼舍利有八份
   七份供養閻浮洲
   最勝者其他一份
   羅摩村龍王供養
   一牙忉利天供養
   一健陀羅城供養
   迦陵迦王得一牙
   另一牙龍王供養
   其光大耀此國土
   殊勝供養物莊嚴
   如是具眼者舍利
   受諸彼恭敬供養
   天主龍主人主供
   人間長老與供養
   合掌尊敬禮拜彼
   佛是百劫難遭遇


日知而智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1-11-22 06: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1-11-22 09:14 編輯

有人說:「而現今原始佛教之研究,則於經典提出,二乘的區分方法有明確的錯誤,依阿含經的記載,阿羅漢所思惟修證的四諦,內容實為十二緣起,而後世不解,以為有修十二緣起的緣覺與四聖諦的聲聞乘,為佛教發展與大乘化后所產生的重大錯誤之一「。
如果這種說法是正確,有根有據的話,【南傳長部】第16經 大般涅盤經  第六誦品,第十二節「如來、阿羅漢、等正覺者應值得造塔;辟支佛應值得造塔;如來之聲聞弟子應值得造塔;轉輪王應值得造塔。」這句經文作如何解釋?難道南傳經典也是「偽造「的的了?

可見文人墨客的騷論,不足信也!

另一位「學者「說:

佛陀入滅,隨著歲月的移轉,佛教由原始的一味和合走向分裂,並且分裂又分裂,而三藏就在這種情形下一次又一次地結集,同時也各有增損,因此小乘部派佛教時代,各部派均有屬於自派所結集的三藏,可惜現今多已不傳。尚流傳下來的,也非出自於同一部派,而第一次結集的聖典更早已不傳。今日尚流傳的三藏和其所結集的部派如下:

  (一)阿含藏(北傳):《長阿含》——法藏部;《雜阿含》、《中阿含》——說一切有部;《增一阿含》——大眾部。

  ㈡阿含藏(南傳):《長部》、《中部》、《相應部》 、《增支部》、《小部》——南方上座部。

  ㈢律藏:《四分律》——法藏部;《十誦律》——說一切有部;《摩訶僧只律》——大眾部;《彌沙塞和醯五分律》——化地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崩伽》——南方上座部。

  ㈣論藏:《大毘婆沙論》、《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論》、《識身足論》 、《界身足論》、《品類足論》 、《發智論》——說一切有部;《成實論》——經量部;《舍利弗阿毘曇論》——犢子部;《清凈道論》——分別上座部;《三彌底部論》——正量部;《人設施論》、《界論》、《法集論》、《分別論》、《雙論》、《發趣論》、《論事論》——錫蘭上座部。


學習佛法是為了解脫見思煩惱,爭論我真你假,我對你錯,如同原始佛教滅亡一樣,只能讓現存的佛法消亡的更快。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0: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