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向上突破還待貨幣總閥開閘

[複製鏈接]

1513

主題

1626

帖子

254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 發表於 2011-11-17 2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滬指反彈至2500點以上后,接近前期成交密集區,進一步上行的阻力也開始顯現,本月滬指兩次上探2520點后都出現了回落走勢,周三更是在外資看空國內銀行、大盤股上會等消息面的影響下大幅回落,失守60日均線。本輪反彈主要源自政策微調預期,目前預期逐步兌現,政策全面放鬆的時點卻仍未到來。雖然投資者會在政策預期的引導下將存量資金從場外向場內轉移,但如果沒有宏觀總閥的開閘放水,轉移資金將趨於放緩並最終無以為繼。後期股指能否繼續向上突破,關鍵取決於貨幣政策能否出台超預期的實質性放鬆舉措。

  政策微調展開 業績支撐不足

  10月貨幣增速繼續探底,但信貸的同比多增顯示出當前信貸調控已出現適度的鬆綁,貨幣政策正在以微調的方式漸進推進。隨著通脹壓力的逐步緩解,預計政策調控將對穩定經濟增長予以更多的關注,這對股市形成利好支撐。

  資金面的改善也體現在了本周的公開市場操作方面,央票受捧價量齊升,周二央行公開市場發行了520億元一年期央票,而本周到期資金量為560億元,雖然資金可能將實現凈回籠,但一年期央票的發行利率較上一期再次下降8.58基點至3.4875%,超出市場預期。

  與資金面的改善相對比的是,業績層面的拐點尚未到來。從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情況看,年內經濟「軟著陸」態勢明顯。在當前的經濟去庫存階段,考慮到內外需依然缺乏亮點,預計四季度上市公司的業績特別是製造業業績仍有繼續快速下滑的可能。

  IPO審核趨嚴 節奏並未收緊

  上周A股市場僅安排了2隻中小板新股的發行,相較此前維持一周6隻左右的新股發行節奏明顯降速,對此有部分市場人士解讀為監管層對新股發行開始控制節奏。但本周重新恢復了6隻新股的發行水平,且從新股預披露數量上看,新股的發行節奏並未收緊。截止到11月15日,11月上半月已有12家公司在證監會網站預告披露了上會資料,而8月份、9月份、10月份的預披露數量分別為13家、17家和21家。另外,大盤股也並未出現發行放緩的跡象,中化股份和中鐵物資兩隻大盤股日前在環保部網站進行上市環保核查情況公示,預計融資額近500億元,新華人壽IPO也於周三上會。

  但是從近期發審委審議結果統計來看,11月以來IPO過會率確實有所下降,IPO審核有趨嚴的可能。在本月上半月申請新股發行的17家公司中有6家未能通過證監會審核,過會率僅為64.7%,而在10月份,發審委審議的18家企業IPO申請中,僅有4家被否,過會率為77.8%。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大盤股接踵預披露並先後過會,市場普遍認為陝煤股份、中交股份、新華人壽三隻IPO巨頭要在四季度扎堆發行,目前四季度已過半,我們認為三巨頭要在四季度集體掛牌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中交股份和新華人壽年內發行的可能性較大。此外,隨著市場的反彈,國慶之後新股上市表現回暖,新股上市首日無一破發,搶眼的上市表現使得近期發行的新股定價估值水平逐漸走高。

  謹慎把握結構性機會

  在市場資金供需兩端未出現質變前,指數強力反彈后正面臨著較大的震蕩整固需求。雖然缺乏推動市場整體上行的資金,但在政策預期改善的背景下,我們認為A股存在結構性活躍的土壤。一方面由於推動周期性品種持續上攻需要的資金仍然面臨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投資推動的主要選擇仍然在新興產業類,因此新興產業相關個股短期內有望繼續活躍。不過,目前新興產業的大部分品種相對周期類有較高溢價,我們建議謹慎把握實質性收益政策利好的結構性機會。

50 位元組以內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2:1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