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劉仰:從深圳強姦案看當今媒體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1-16 0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11-14 22:44 作者:劉仰 來源: 四月網
   
深圳近日發生一起強姦案,引發很多關注。強姦案在哪裡都有,一般來說,事實調查清楚后,對犯罪嫌疑人該處以怎樣的刑罰,法律有著明確的規定。但是,深圳市 寶安區發生的這起強姦案,從一開始就引起轟動。媒體展現了強姦地點的以及案件發生時兩位當事人的監控錄像,並說女性受害人的丈夫膽怯地躲在近在咫尺的儲藏 室里,不敢出來制止。因為實施強姦者是一位「聯防隊員」,受害人的丈夫害怕代表公權力的「聯防隊員」。而且,媒體報道說,施害者帶著鋼管等兇器,更突顯懦 弱小民的無奈。受害者丈夫面對鏡頭的痛哭流涕,獲得了渲染的效果。

這個案件剛被報道時,我就看到了視頻,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媒體為何不給受害人打上馬賽克?當受害人楊某痛哭流涕地控訴強姦犯的罪行,極為可憐地訴說自己的無奈,用極具文學性的辭彙陳述自己的心情—— 我所承受的是任何一個男人無法承受的痛苦——我便想,這張飽受屈辱、膽小懦弱的臉傳遍社會了,今後他還怎麼在社會上見人啊?很快,媒體又報道說,女性受害 人在案發後兩次自殺未遂,原因是無法躲避媒體瘋狂的圍追堵截。她的丈夫楊某也對蜂擁而來的媒體說:求求你們,離開吧。緊接著有報道說,受害人已經搬家,找 不到了。

對於這個案件,我認為可以分兩個角度來看。首先是對於涉嫌強姦本身,不管怎麼說,強姦都是犯罪。不管強姦者的身份是什麼,只要強姦行為事實清楚,強姦者都 應該判罪,這一點毋庸置疑。其次,是媒體對這一案件的報道和解讀以及評論、結論。媒體突出涉嫌強姦者的「聯防隊員」的身份,無非是想突出他利用權勢欺壓小 民,但真的是這樣嗎?受害者的痛哭流涕、媒體描述他躲在近處忍受妻子被強姦而不敢制止,甚至不敢吱聲,真的是極端無奈的痛苦嗎?隨著後續報道的出現,人們 發現,實施強姦者與受害人夫婦原先就認識,還是小學同學。甚至還有報道說,女性受害人早就與涉嫌強姦者有曖昧關係。但人們說不清這一曖昧關係究竟是兩廂情 願的通姦,還是被逼無奈的屈服。於是,媒體最初的評論立即引起了質疑。

媒體要獨立、客觀、公正,是社會的常識。但是,長期以來,國內媒體有一種明顯的不良傾向。媒體的腦海中裝滿強大的先入為主的觀念,例如認定中國一切都壞, 認定凡是與中國官方有關的,都是欺壓百姓,認定中國人都是醜陋的,等等。當一個新聞事件發生后,擁有此類觀點的媒體不是認真探尋事件真相,而是從事件中選 取自己需要的素材,給自己先入為主的觀點做一個驗證,以證明自己一貫的觀點是正確的,而且又被驗證一次。媒體的這一做法往往會導致他們的報道與事實真相的 偏離,從而對社會造成日積月累的誤導。在這一事件中,媒體報道的這一傾向非常明顯。

媒體在先入為主觀念的控制下導致僵化,某種程度上也是媒體自身利益的需求。在這一案件中,媒體從自身利益出發,不顧受害人的隱私,瘋狂地追逐報道,導致女 性受害人試圖自殺,在我看來,這是媒體在殺人。如果僅僅看強姦案,女性受害人即使痛苦,也許還沒有到輕生的地步。如果媒體對他們的隱私注意保護,假以時 日,他們也許能撫平創傷。但是,媒體無所顧忌地突入他們的生活,深挖他們的隱私,又在姓名和畫面上不做任何技術處理,結果只能導致他們今後在各種場合無法 見人。以前的社會媒體不發達,受到媒體傷害的人還有可能遠走他鄉做逃避,如今,網際網路極為發達,躲到天涯海角都躲不開網路上的傳播。受害人還有孩子,有朝 一日孩子長大,看到自己父母的這段經歷,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媒體是否考慮過?當媒體因這條報道而刺激了發行量,當記者因這條報道獲得了稿費、肯定或升 遷,這樣的媒體不僅在殺人,而且在吃人。幸虧女性當事人自殺未遂,否則,媒體是否還要跟進報道,繼續刺激發行量?

也許出於我多年的職業本能,我最初見到這則報道時便想到一個問題:受害店主店裡的攝像頭是誰裝的?一般來說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警方裝的,二是店主自己裝 的。如果是前者,身為聯防隊員的施害者完全有可能知道攝像頭的存在。如果是後者,店主裝攝像頭可能是為了防竊賊、搶劫等原因,也可能有特殊目的。不管哪一 種情況,三個當事人中肯定有人知道攝像頭的存在,尤其是受害的店主。是否知道攝像頭的存在,對於人的行為肯定是會產生影響。那麼,三個人在事件過程中以及 事後的表現,因為有攝像頭的存在,記者應該如何判定?我發現,記者的報道幾乎沒有關注這個細節,因而沒有對事實的真相抱有必要的質疑,而是偏聽偏信了受害 人的單方面陳詞。

當涉嫌強姦者被警方拘捕后,深圳警方的通報指出,該案事實上是受害人夫婦的聯合捉姦。女性受害人的丈夫事先散布消息說自己去了外地,實際上躲在暗處,誘使 強姦嫌疑人來到店裡,發生了攝像頭中人們看到的那一幕,然後他再報警。媒體的報道也確有虛假成分,受害人並非如媒體所說在一個小時后報案,而是在五分鐘后 報案。這個虛假究竟是如何造成的?是受害人的作假,還是媒體的胡編?多年來,媒體喪失客觀公正的立場,經常成為達到特殊目的的工具,這種狀況也被百姓看在 眼裡。媒體為了特殊目的、特殊利益而喪失立場,某種程度上也是職業素養低下的表現。一些有心機的人,便會利用媒體的這一弱點,自編自導自演某個情節,媒體 以為抓到了新聞,結果沒料到是被「小民」利用了。受害人事後的表現,既有表演的成分,也有未能成功操控媒體的驚慌失措。

在這一案件中,受害人夫婦合夥捉姦如果是事實,那麼,在案發當時發生的性行為如何認定,又值得探討一番。但這不是根本問題。人們會問:究竟是什麼原因,致 使夫妻倆甘願以苦肉計的方式,上演「捉姦」一幕?我認為,這一事件的複雜性未必能用「聯防隊員」的強勢身份來解釋,三個人彼此認識的事實,體現了他們之間 複雜的人性關係。過去的曖昧關係究竟是怎麼回事,我們也未能了解真相。再者,我認為「聯防隊員」難以稱為「強勢人物」。一般來說,聯防隊員或者協警大都是 退休工人、下崗工人或臨時聘用的外來人員,從財產上說,我甚至認為,身為店主的受害人比施害者更有錢。因而在深圳這樣的地方,強勢與弱勢的關係,未必像媒 體所說的那樣。

這一案件所體現的複雜性,使得媒體最初的結論基本上完全被推翻,媒體先入為主、武斷地判定事實、判定結論,已經被證明是錯誤的。我認為,媒體在這一事件的 報道上應該深入反省,究竟是什麼導致媒體的報道走入歧途?如果媒體不能改變這一現象,必將失去人們對媒體的信任。我們不能要求媒體的每一次報道都能揭示真 相,媒體不是警察,警方破案也需要時間。但是,媒體不應該輕易地判定真相,更不應該由此輕易地判定結論。先入為主的僵化觀念是媒體報道失誤的重要原因,媒 體從業人員的職業素養,也是造成報道失實的原因,希望媒體自重。

4

主題

1249

帖子

2564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倒騰醬油的小販

Rank: 4

積分
2564
沙發
城市達人 發表於 2011-11-16 08:52 | 只看該作者
初級階段 ,這就是為什麼孔和尚說是公害的原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11-16 09:08 | 只看該作者
城市達人 發表於 2011-11-16 08:52
初級階段 ,這就是為什麼孔和尚說是公害的原因。

也就是國內廣泛流轉的防賊,防盜,防記者的原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4: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