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天軍勢不可擋:美國居心叵測竟曝光神八軟肋!

[複製鏈接]

3236

主題

3249

帖子

466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eng0919 發表於 2011-11-7 14: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天軍勢不可擋:美國居心叵測竟曝光神八軟肋!

  從電視直播畫面可以看出,神州八號飛船和天宮一號融為一體,而整個連接過程,需要世界頂級技術,這些技術不可能從國外引進,在交接階段,我們通過畫面可以看出,兩個飛行器之間有一條紅色激光,這條激光為對接提供了精準度,而天宮一號飛船體,從四周不斷噴射火焰,說明中國可以從不能方向進行調整。因此可以判斷飛船的技術已經十分先進,為後續發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飛船的自主導航經歷尋地、接近和靠攏三個階段,從幾十公里到幾公里到幾百米到幾十米最後實現對接,然後大約用15分鐘時間完成捕獲、緩衝、拉近、鎖緊四個過程,最終實現兩個飛行器的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進入組合體飛行階段。相對速度不大,但兩個飛行器都是以第一宇宙速度高速在軌運行的,初始軌道不同,為了實現軌道的交匯和對接,需要實施一系列複雜的、精細的軌道調整、控制,從相距遙遠的距離,通過地面測控網將神舟八號飛船導引至距離天宮一號50公里左右的後下方,然後神舟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建立起空-空的通信電路,為此,我們自主研製了大量交匯對接技術裝備,設計了符合我國航天器飛行特徵的交匯對接程序。此項技術世界已經領先,除了俄羅斯和美國掌握以外,其他國家只有中國實現了實際運用。

  這次的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飛行就是為了驗證我國的交匯對接技術,就技術層面上說,我國與美蘇、美俄的交匯對接技術在基本工作原理是相似的,但因為航天器的不同,發射條件、軌道參數的不同,在技術實施上必定有各自的特點的。我國這次的神州和天宮對接,比美蘇曾經的禮炮號、和平號、國際空間站已經完成的多次對接來看,中國在技術上有沒有較大的創新?

  前蘇聯和美國的空間交匯對接技術在30多年前就已經實現,並在其後續載人航天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包括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蘇聯的禮炮號、和平號空間站計劃都大量使用了交匯對接技術,應該說,交匯對接技術是實現載人航天平台的構建和航天員長期駐軌必不可少的應用型技術,在我們國家是第一次。按照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建設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是我們下一步的目標,空間站已納入研製計劃,正在穩步展開,預計2020年前後,我國第一個空間站將完成組建,投入運營。

  對於中國航天是否考慮綠色環保發射,中國已經開始探討並開始運用有關技術。航天運載器的發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污染物,但因其穿越大氣層的時間很短,發射的頻度又很低,不會對大氣層產生大的污染問題。而且,新一代運載器的火箭發動機將會使用無污染的推進器,這樣就可以有效解決對大氣層的污染問題。

  發展航空航天事業會給大氣層帶來污染嗎?我們目前在這方面有沒有什麼防範措施?神舟八號使用的是長征2F運載火箭,天宮一號發射使用的是長征 2FTI運載火箭。這兩種火箭屬於同一基本類型,只是長征2FTI運載火箭為發射天宮一號在2F火箭的基礎上做了適應型的改進,它們使用的燃料是相同的。網友從電視畫面上看到火焰顏色的區別和發射時間及拍攝當時的背景環境不同有關。

  中國雖然在這一領域表現比較年輕,但從這些成熟的技術來看,中國有著雄厚的技術基礎,如果連發射成功都保障不了,怎麼會去考慮環保這個次要因素?

  另外,中國最令美俄感到恐懼的不是中國飛船的建設,而是中國擁有了一批高素質的年輕隊伍,這些人才有許多才30歲出頭,對於這些人而言,他們仍舊有三十多年的工作時間,所以,中國在未來發展方面,從人才戰略來看,有著雄厚的人才計劃,這讓美國感到十分恐懼。畢竟世界上發射這麼高級的東西,有著這麼年輕的國家真的不是很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1: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