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9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加之旅3-渥太華

[複製鏈接]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2 18: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3 23:49 編輯

前後博物館片子比例太大, 先把攤子鋪開再來一個歷史人文細水長流.
路邊蘋果產區土產店-蘋果點心, 下午5:30.
10分鐘后見到一個大型服務站, 下來看看.只有飲食, 沒有常規的座標和旅遊信息.
晚上8點進了一家微型汽車旅館, 大概有10間房. 設備陳舊但還算乾淨, 人困馬乏沒有照相, 但是突然來了一道令箭趕緊把這廝請走, 順手拍一張. 一路上還遇到了另一個旅館, 地處偏僻卻屬於豪華連鎖店, 要價在4-5星之間, 天色已黑只好再往前開. 路上旅館標誌很小, 就有一張床. 兩個旅館都在鎮里, 離公路1-3公里, 不大好找. 早上7點出門兒, 順手補兩張.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2 19: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3 19:54 編輯

GPS不認得法文, 穿城而過深入魁北克鄉間達50公里. 路上景色秀麗, 田園風光. 在一個小鎮鄰里店停下來問路, 用剛剛在網上學的幾句打了個招呼(法國和BBC, 有點兒象英語900句). 這位法語區的店主非常友好, 用英語講了返回的捷徑及小鎮風光, 語言流利簡潔程度不低, 看來加拿大的雙語政策卓有成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0

主題

6082

帖子

274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48
3
Agen 發表於 2011-10-23 09:3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美名英雄分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3 09:53 | 只看該作者

渥太華街景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4 15:22 編輯

回到旅館才弄明白, 要找的博物館步行只要20分鐘.這個地方是距離中心旅遊景點最近的廉價旅館, 包括免費停車位. 不過淡季大多數房間都被歐洲旅行社包了, 散客住還是相當貴. 拿著旅館前台給的經過標註的旅遊圖沿街遊覽, 正好遇見這隻黑松鼠.
走了一個街區, 打開圖確認所在位置. 一位主動說跟著我走就到議會大廈了, 跟這位一路閑侃他簡要介紹了主要旅遊網點. 看來其對亞洲相當熟悉去過不少地方, 如日本, 泰國, 台灣等, 估計這位不是政府僱員就是國防供應商代表. 行前作過一些準備, 據渥太華市政府網站介紹, 首都區域居民受過本科以上教育的高達40%, 專業人員雲集主要供職於聯邦政府和高科技業.  約克街百年紀念噴泉
8/11/2000, 渥太華市長吉姆 沃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3 17:44 | 只看該作者

少校山公園與都市起源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4 17:02 編輯

.歐洲人到來之前本地區一派林海, 其後成為為英國軍事後方, 約翰 白中校和家人在此修建住宅.

http://www.canajun.com/ottawa/tourism/pictures/intro/colonby2.htm
雖然零星定居早於中校的到達, 但約翰白的名字成為渥太華早期的化身. 1826年-1832年, 他負責里多運河的建設, 使加拿大的船隻可以在蒙特利爾和金斯頓之間以安全距離運行, 避開時有敵意的美國. 基於地理位置, 1857年維多利亞女王殿下的決定使這個沉睡的木材鎮成為加拿大永久性首都, 一個典型的相互競爭的較大城市之間達成的妥協. 1867年聯邦成立后, 渥太華開始行使首都職能.
少校山公園
原名上校山-Colonel's Hill, 首都的第一個公園, 渥太華旅遊網點的軸心. 始於1826運河建設開始時, 是監理工程師約翰白中校的官邸所在. 1832年更名少校山, 繼任者丹尼爾 波頓官拜少校.

http://www.canadascapital.gc.ca/ ... E2%80%99s-hill-park
公園星期日音樂會, 19世紀末.
公民夏季休閑佳所-公民日報, 9/30/1882.
解碼藝術
每逢見到紀念碑上的紅色楓葉和快速響應碼, 可以用智能手機收聽典故-需要預先下載閱讀器.約翰 白
1779-1836
中校
皇家工程師渥太華之父俯視他的里多運河約瑟夫 埃米爾 布奈特雕塑
渥太華歷史協會訂製, 1971年揭幕.
都市起源時間表
里多運河
原為軍事補給要道, 現為都市娛樂場所
1826年, 中校約翰白受命修建從渥太華河至安大略湖的運河, 歷時6年. 宛延曲折200公里, 艱難險阻. 穿越叢林, 沼澤與亂石.
1812年戰爭後為上加拿大防禦而修建運河. 唯恐美國封鎖聖勞倫斯河, 英國陸軍建設了這條後備水道. 沿途設船閘47個, 以保證部隊和給養在蒙特利爾和金斯敦之間的運輸暢通無阻.

http://www.collectionscanada.gc.ca/military/025002-2000-e.html 1812年英美戰爭-加拿大國家檔案館
與加拿大有關的主要為Chteauguay戰役, 英屬北美總督在下加拿大(魁北克)組織的成功防禦戰, 英國地方部隊(British fencibles-regular troops recruited for local defence only)和加拿大民兵在1813年挫敗唯一的一次主要攻擊.
工程開始后, 人們沿河安營紮寨. 指揮官親手規劃, 白城應運而生.工匠
工程師及其他工人來自四面八方-蘇格蘭, 英格蘭, 愛爾蘭. 人們落地生根, 隨遇而安. 至1855年白城擴充為城市, 名叫渥太華. 在中校的精心規劃下, 寬闊的林蔭大道四通八達, 木材工業蓬勃發展, 渥太華迅即成為工商中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3 20:06 | 只看該作者

議會大廈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4 17:21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3 21: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4 01:20 編輯

森林中的河流是商貿動脈, 獨木舟直通大陸中樞.
起始部落從事海狸毛皮, 銅礦, 燧石, 陶管和煙草貿易.
貿易商從聖勞倫斯河西至渥太華河...




這個部族目前約20,000人, 分為8個分支, 主要在紐約州和安大略. 他們不承認祖上與亞洲的關聯.
http://www.anishinabe-history.co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3 22:37 | 只看該作者

迷路探究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4 17:43 編輯

左側橋樑連接渥太華主要名勝, 右側便橋深入鄉間.
渥太華河為安大略與魁北克省的界河, 對面的小城叫作加蒂諾. 而在旅遊指南里博物館的地址為兩岸地名的結合, 令GPS接收器無所適從, 遂順勢在兩城的同名街道中選了一個. 看來還是輸入座標好一些, 不過加蒂諾為城裡人周末休閑的好地方, 湖光山色, 牛羊成群.
亞歷山大橋
走在這座橋上要特別當心, 有些男孩兒在這賽車, 虎虎生風.
建設新加拿大
1860年議會大廈開始動工. 1857年人們還在為定都爭論不休, 伊麗莎白女王殿下一錘定音-茫茫林海木材城, 政客們急於推翻初衷, 總督意欲流放荒野, 一個美國記者戲言入侵者將迷失林海. 實際上渥太華得天獨厚, 英法文化交匯.
荒野公路
渥太華河是一個5,000公里水道的一部分, 數千年來原住民的運輸通道. 17世紀, 歐洲探險者和商人紛至沓來. 西北公司的巨型皮毛貿易獨幕舟後來居上, 每年春季大型船隊波濤洶湧, 從蒙特利爾至蘇必利爾湖.
市政規劃非常好, 景點布局緊湊. 黃金地段的幾家3-4星旅館要價$130-180, 停車費20左右, 還得再加稅. 赴加旅遊最好在連鎖店網預訂旅館, 有些區域網站報價總是遮遮掩掩, 非常浪費時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4 02:05 | 只看該作者

加拿大文明博物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5 15:52 編輯


佔地可觀, 只有居高臨下才能照全.



加拿大文明博物館講述人類歷史和加拿大人的特性, 包括著名的兒童博物館和郵政博物館. 致力於追述過去, 展望未來. 彎彎曲曲的牆壁內涵蓋了歷史蹤跡, 豐富多採的民間文學藝術和民族學, 如加拿大最初定居者. 適應環境, 獨特的地域文化特性與歷史, 重大事件, 工業與文化.
成人票12塊, 立體電影和兒童博物館除外.
1樓
主廳
第一個人
特展
沙龍
飯廳

2樓
加拿大郵政博物館
特展
加拿大兒童博物館
快餐店
劇場

3樓
加拿大廳

4樓
面對面-加拿大人物

青銅紋章
1940-1980, 用於裝飾多倫多市中心郵政投遞大樓, 重達680公斤.
多倫多投遞大樓處理快速發展帶來的大批量郵件, 與火車站比鄰為主要郵件處理中心的附屬建築物, 多倫多地標性建築; 為1998年落成的加拿大航空公司建築群的一部分(多倫多職業體育設施).
紋章
源於中世紀歐洲(古埃及), 用於戰場識別. 通常帶有涵義並沿用至今, 現存加拿大紋章為英王喬治五世殿下所賜, 仍用於政府建築物, 貨幣及官方文件.
蘇格蘭之獅: 大概始於20世紀-國王威廉殿下
豎琴: 愛爾蘭的標誌-始自1275
法國百合花: 代表法國皇室-始自路易六世
3片楓葉: 代表加拿大所有人的原籍
緞帶: 1994添加, 加拿大座右銘: "他們希望有一個更好的國家"
花卉象徵: 英國玫瑰, 蘇格蘭薊, 法國百合, 愛爾蘭三葉草

-哪位考加拿大公民說不定用得著, 美國的題曾經為100道, 不過對起家於背功文化的主兒不過是小菜一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4 03:12 | 只看該作者

加拿大兒童博物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4 18:44 編輯

從郵政博物館出來時誤入兒童樂園, 隨便來了幾張就走了.

經孩子媽首肯, 到後面化妝室照了幾張. 這倆孩子特別熱鬧, 可惜只說法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4 04:34 | 只看該作者

博物館餐廳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5 14:22 編輯

不知不覺就快1點了, 趕緊找餐廳. 估計跟聽大山說段子差不離, 又從後邊請出來一位. 照食品的燈有點兒誇張, 張口餡餅顏色血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2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4 18:54 | 只看該作者

人物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5 16:59 編輯

約翰 麥克唐納
1815-1891
1867年加拿大聯邦的主要設計師. 優雅狡黠, 寬容而無情. 長期執政, 將橫跨兩大洋的英國北美殖民地一盤散沙聚為一體. 興建橫貫大陸的鐵路, 保護主義政策引發移民潮-舉國一統. 加拿大精英薈萃
他們的理念和貢獻成就了這個國家, 了解他們的成就與特性, 強項與弱點. 聞其聲, 覽褒貶, 25位面面觀.

本展分為5部分: 建設, 治理, 爭鬥, 建國, 啟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5 17:41 | 只看該作者

大衛 湯姆森-製圖地圖製造商, 1770-1857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7 15:48 編輯

荒野繪版圖
14歲受雇於哈得遜海灣公司來此, 當時北美洲版圖一片空白, 湯姆森填滿了加拿大西北部的地圖空間. 供職於兩家主要皮毛貿易公司, 徒步-騎馬-駕馭獨木舟, 30餘年勘察數百萬平方公里. 收集了首批定居者資料, 個人詳盡的觀察和測量, 完成了西北部的宏偉地圖. 他的探險故事成為加拿大早期文學經典.
蹤跡所至, 仔細觀察, 詳盡紀錄, 定向測距. 年輕時為哈得遜海灣公司搜尋赴阿薩巴斯卡湖捷徑, 後期勘察了薩斯喀徹溫省和阿薩巴斯卡盆地, 為西北公司探尋貿易之路. 1811年沿哥倫比亞河抵達太平洋, 終於完成了跨越大陸勘察-從大西洋到太平洋, 歷經27年. 晚些時候據此完成了一部罕見宏圖.
湯姆森勘測紀錄 1784-1812, 1916.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5 18:09 | 只看該作者

街景和議會大廈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6 19:09 編輯

次日早晨8點, 走了十幾分鐘就到議會大廈了.


運河船閘
連接渥太華河與安大略湖202公里運河的起始處, 沿途船閘和水壩使其暢通無阻, 但從未用於國防.

大概是同時期的旅館, 牌子還沒找到, 離運河很近.
議會正門對側的建築物
在這兒遇到一個韓國旅遊團, 等了一陣子才能照相, 其中一位問我是從哪裡來.
1867
1898
1905
這些省徽可能和年號對不上, 還得和加拿大圖書檔案館網核對一下.
百年之火
萊斯特 皮爾遜首相點燃於1967新年之夜, 迎來聯邦制百年. 各省/領地徽章和加入聯邦時間環繞周邊.

右側建築



歡迎參觀加拿大議會
銘文不易完整辨認, 借一段
議會大廈為哥特式復興風格石頭建築, 加拿大的建築瑰寶. 原中心部分建於19世紀60年代初, 但在1916年被大火燒毀. 只有圖書館倖存(左錐形部分), 其餘的被重建. 兩側是1859-1895建成的, 上下兩院議員辦公室在東, 西和中心建築. 其他支援服務辦事處在威靈頓街南側.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6 16: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8 15:41 編輯

左側建築
1873年公共工程部與紐約景觀設計師卡爾弗特 沃克斯簽約, 用其國會山公共場地設計取代了英國雕塑家馬歇爾 伍德的設計. 實施於1873-75, 露台連接入口處路徑, 將議會主建築與各部門建築物結為一體. 裝飾草坪的小几何花壇, 對角線小徑和中央噴泉早已拆除, 儘管原設計歷經改動基本主題完好無損.
這位說還得干一陣子


在下院議長空間門外見到這位警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0-28 15: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0-28 16:50 編輯


到此一游的照片用光只能聽天由命, 趕上全逆光細節就得猜了.
英雄永垂不朽
加拿大警察局長協會-加拿大警察協會-加拿大和平官協會
http://www.publicsafety.gc.ca/prg/le/gapo_psep-1-eng.aspx  和平官-公安部網
高級警官, 由公安部長親自任命以應對緊急狀態.
從照片上看, 國會大廈唯一未被燒毀的圖書館結構就是這種亭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1-2 19:42 | 只看該作者

國會圖書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1-3 20:09 編輯

太陽突然出來了, 趕緊補了幾張重要景色, 沒來得及看介紹.
國會圖書館為1916年國會大廈大火唯一倖存的建築物, 內部1952重新裝修. 圖書館為議會提供信息, 參考文獻和研究服務.

-看來跟美國國會圖書館有所不同-版權與登記
托馬斯 麥吉
特寫光線尚可

http://www.biographi.ca/009004-119.01-e.php?id_nbr=4583
http://gail25.tripod.com/mcgee1.htm
加拿大聯邦之父, 43歲被暗殺於渥太華. 這兩個網站的內容對於理解愛爾蘭移民美加歷史助益匪淺, 有一種說法, 如果您想理解美國政治就得深入研究愛爾蘭歷史, 行為準則與文化習俗. 在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詩篇與著作中入木三分, 不過語言艱澀不易真正弄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1-4 16: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1-6 16:08 編輯




夏季涼亭


http://nlc-bnc.ca/primeministers/h4-3331-e.html    約翰 迪芬貝克-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
"我是第一個非完全英/法血統的首相, 所以我決心帶來一個加拿大公民準則-消除單元文化. 我很高興地說, 今天我黨下議院成員來自四面八方: 義大利, 荷蘭, 德國, 斯堪的納維亞, 中國和烏克蘭血統-他們都是加拿大人.      -1958年3月29日

1895-1979
首相:1957年6月21日-1963年4月22日
出生:  1895年9月18日, 安大略省Neustadt
教育:  薩斯卡通大學學士-1915年, 政治學和經濟學碩士-1916年, 法學學士(LL.B.)-1919年.

父母為德國和蘇格蘭血統, 父親執教於初等教育, 一貫鼓勵諸子讀書. 年輕時迪芬貝克讀了一本書-'勞里埃爵士", 點燃心中從政之火.

-順便看了一眼人口統計等, 據近年的調查, 近40%人口認知為加拿大血統. 哪位對蘇格蘭文化感興趣, 不妨參觀一下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博物館". 英格蘭, 蘇格蘭與愛爾蘭文化相輔相成, 但歷史矛盾錯綜複雜. 在酒吧聽過不少次故事與見解, 有時言詞激烈有點兒象中國文化的民族與省際隔閡.
羅伯特 伯頓爵士
http://yourarchives.nationalarch ... _Canadian_Statesman   英國國家檔案館
加拿大首相, 1911-1920
保皇黨人後裔, 著名律師-聞名遐邇的辯護士-pleader.
Pinehurst, Oumpool Road, Halifax, Nova Scotia-新斯科舍省
http://www.uelac.org/    保皇黨加拿大聯合會
帝國保皇黨人為美國革命爆發前定居於13個殖民地的人們, 仍然忠於皇家並遵守其法則. 大約十分之一的加拿大人有保皇黨祖先, 還有許多人各奔他鄉-美國, 英聯邦國家, 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幾乎遍及全球.

-行色匆匆沒來得及看保皇黨大本營及專業博物館, 不過在加拿大國家畫廊參加了兩次專題討論, "歐洲藝術與宗教"及"保皇黨人藝術", 內部不許攝影所以時間相對充裕. 這種活動別出心裁, 非常有品味, 就是各位時不時來幾句法語. 俺就一個殘酷畫面來了一段"邪教起源與演變", 並就此與一位館員和幾位法意遊客探討了一大陣子, 還真學了點兒玩意兒. 在歐美曾向兩個德國人在午飯時間系統討教過基督教的細節, 包括這個題目. 兩位都是飽學之士, 一位是師兄另外一位是專科醫生.
維多利亞塔鍾紀念碑
1916年鐘樓火災倖存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1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1-5 21: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1-6 04:03 編輯

通向博物館的小路, 這次嘗試寬幅風景網路不堪重負, 修改奇慢看來只好另開張.
河對面的幾個3-4星旅館地理位置很好, 就是太貴.


伊麗莎白2世女王殿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4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50
2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11-6 02:0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11-6 19:24 編輯






剛剛找到燒過的議會大鐘, 只能貼得後邊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