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5至10年後出兵為宜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31 16: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2011-10-27 02:05   新浪軍事論壇


前言:

近期以來,隨著南海問題的日漸發酵,叫囂出兵開戰教訓屑小、叫罵中國政府軟弱無能的帖子日漸增多。然而,本著「不因怒出戰」的基本出兵原則,在此還是要談談幾點看法,以供大家參考。

(大致三點,但須註明,本帖所說的「出兵」,意指「一戰定乾坤」的決定性軍事出擊,而非小打小鬧、永無寧日的那種海陸低強度、低烈度、反覆糾纏不清的小規模作戰)

一、淺談5至10年後出兵為宜的三點理由

1、5至10年後,中國海軍的6個航母艦隊業已成形,近百艘驅護戰艦將全面完成「垂髮化」「相控陣化」轉型,反艦彈道導彈部隊規模成數倍擴大,新一代戰術核潛和戰略核潛持續列裝,殲20等高端戰機的體系戰力成型。

5至10年後,美國海軍規模或將大幅縮減,或可保留6個航母艦隊,近三百艘主戰水面艦船或將無力維持更新。第一島鏈駐軍仍將持續縮減, 重在第二島鏈的攻防。在西太平洋上的海軍戰力,基本與中國海軍持平。

2、5至10年後,中國產業結構業已完成大規模升級和轉型,由「外需為主」轉向「內需為主」。經濟貿易結構的轉型,使得中國不再擔心航路被封、外貿被中斷,故而可以放手出擊。以航天航空製造業和民用大客機產業、高速鐵路產業為核心的一系列高端產業鏈,業已規模化、體系化,不再擔心遭遇美歐航空技術產品(註:旨在針對中國民航市場)禁運制裁的潛在危機。中國產業的獨立性、自主性持續增強,為放手出兵開戰創造了前提。

5至10年後,隨著中國的以航空大客機產業、高速鐵路產業為代表的民用高端市場的確立,美歐在民用傳統高端產業的優勢持續遭遇擠壓,國際市場份額繼續被中國產業蠶食,或將面臨破產、倒閉之危機。而無力針對中國進行高端技術封鎖禁運的窘境,也將極大挫敗美歐試圖對中國冒險玩火的賭徒思維。

3、5至10年後,倘若按當前的高增長率估算,中國將3年翻一番,10年翻8番。亦即,即便假設中美匯率始終維持當前水準,中國經濟總量也將大幅反超美國。即便充分估計各種不利因素,按中國經濟5年翻1番估算,10年後,中國經濟總量仍將翻4番,依然與美國經濟總量大體持平。屆時,美國的任何經濟冒險手段,都將構不成對中國經濟的嚴重威脅。

問題在於,上述假設的兩大基礎,是中美貨幣匯率基本維持不變,包括美國經濟未出現負增長態勢。而事實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始終處於穩中有升狀態。5至10年後,人民幣對美元,或將穩健升至6:1乃至5:1等更高的水準。同時又兼中國國內持續為之的戰術性貨幣通脹,(亦即人均收入、平均工資基準持續走高)更大幅抵消了美元高通脹的不利影響。兩者並用,更加速了中美經濟總量的此長彼消態勢。故而,5至10年內,中國經濟總量反超美國也絕非不可能。全球經濟重心的進一步「中國化」,決定了中國國際外交權重的進一步走強。屆時,全球各國終將進一步重新洗牌站隊,導致對美國的全球話語權越發不利的局面。

綜上三大點所述,正如格鬥搏擊比賽等一切賽事的戰略戰術安排一樣,最忌諱的,就是己方盲目按照對方的節奏被動還手,而是己方必須按照己方最適應的節奏主動出招。

與此同理,面對中美博弈大局,中國也無須按照美國蓄意制定的對中國不利的「急戰」節奏被動出牌,而是必須按照對中國自己有利的「緩戰」節奏、主動出牌。

套用戰爭中慣用的一句話,那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反應在中美當前的生死較量上,那就是:你美國打你的時間點,我中國打我的時間點。而對「時間差」的準確把握,才是古今中外但凡能夠稱之為「高手」的真正由來。

二、為何中國不宜急於出戰?

最負責任的答案就是一個:中國與周邊各國交火開戰,正是當今日益衰落的美國所強烈期盼的。

1、將阻斷中國與東盟的正常經貿發展,為美國奪回早已失去的東南亞市場空間。

2、將阻斷中國「南下」戰略和中非經貿的正常發展,為美國奪回早已失去的非洲市場空間。

3、美國還將從中漁翁得利,再次大賺一戰二戰以來美國軍火貿易的戰爭之財。

換言之,美國正是竭力試圖挑起中國對外戰爭的幕後推手,從前幾年開始,天安艦事件、航母入黃事件、多次美國主導的軍演,都具有極其強烈的軍事挑釁意圖。其指使的諸多網路推手,也在竭力配合,用各種手段試圖激化中國民間輿論、離間官民關係、挑唆中國政府出兵開戰。

說得不好聽,當今美國及其幕後網路推手的一切叫罵行徑和陰招黑手,都與三國時期當年的諸葛亮百般辱罵司馬懿、不惜送司馬懿女人衣服、竭力試圖刺激司馬懿領軍出戰的謀略如出一轍。國人當警覺,謹防自亂陣腳。

當今中美大局,早有三國歷史為鑒:

1、諸葛亮急於數次伐魏,其實他很清楚時間站在魏國的一邊。蜀軍倘若不能伐魏成功,也就只能坐等敗局。

2、司馬懿同樣很清楚魏蜀兩國的各自發展大勢,故而面對來勢洶洶的蜀軍,堅決固守,絕不出戰。諸葛亮才不得不百般辱罵司馬懿,不惜送女人衣,試圖激將司馬懿出戰。

3、但司馬懿從未上套,諸葛亮也就只能無奈退兵。日後的發展結局早有歷史定論:諸葛亮死後不到10年,以司馬懿家族為首的魏國,就兵不血刃收復蜀國,進而一統中國全境。

三、新中國真的丟失「南海」了嗎?

而今的中國大陸網路上,總有那麼一些人物,反覆拿普京和俄羅斯的「強硬」表現作對比,對中國「失地」問題大呼小叫、「悲痛」萬分,實則口口聲聲皆「暗示或叫罵」新中國政府「無能」。

但問題是,這裡面要搞清楚,中國的「失地」,實為「晚晴」和「民國」所為,而非「新中國」所為。

歷史真相恰恰相反:

1、俄羅斯是前蘇聯大分裂的繼承者,已經分裂出去那麼多土地了,還能有什麼土地是多餘的?普京再不「強硬」表現一番,還能坐得住頭把交椅?事實上,普京式的「強硬」,也從未撼動北約東擴和美日韓同盟的分毫。相反,俄羅斯反被持續東擴的北約和越發強化的美日韓同盟擠得越發喘不過起來。

2、南海問題,則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才明確提出的領海版圖主張,其矛盾糾紛實質是中國實際軍政控制版圖持續對外擴張的必然陣痛。之前的民國和歷代,有誰明確提出過此類領海版圖的主權要求了?

(註:「民國」更別提,純屬「地圖愛國」的垃圾窩囊廢,地圖倒畫得無比的大,卻連西藏和新疆都未曾派駐一兵一卒)

在此請注意我的用詞:「中國實際軍政控制版圖持續對外擴張」等字(諸位自己慢慢揣摩吧)

我所暗示的「中國實際軍政控制版圖」在「持續對外擴張」,說穿了,就是諸位不要被杞人憂天式的國人自我悲情和國家官方輿論的蓄意悲情假象所蒙蔽。

前者是對歷史無知所致,後者是國家戰略需要所致。

事實的真相恰恰相反:

新中國的軍政實際控制版圖,一直在持續穩步地「很霸道地」對外擴張中。

其實在南海問題上,是極其微妙的。微妙處至少有三:

1、在中國歷史上,1949年成立的新中國,恰恰是中國既有的5000年歷史中,實際軍政控制版圖最大者(註:中央政府的軍隊,第一次實打實地進駐西藏新疆)。

也正是這個新中國,從建國一開始,就極其強硬地明確了南海版圖「九段線」原則,極其「霸道」地把自家海洋版圖,直接「頂」到了南海諸國除「12海里領海權」之外的家門口……

(注,這其實就是實打實的國家版圖對外擴張,中國5000年歷史中,還從未發生過如此強硬的政治舉動。也正因此,1949年的新中國,包括遠見卓識的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高層,是足以奠定中華民族歷史里程碑意義的)

2、新中國從建立伊始,對南海問題,從海南島到西沙群島、再到南沙群島……從偶發性海戰巡弋到數年一次的少量巡邏、再到一年無數次的常態化巡邏……從海軍戰艦的定期巡航、到海監船的常態化海洋監控和救生執法行動,再到漁政船定期勒令的南海禁漁管制行動……,60餘年來,足以看出中國政府對南海的實際軍政控制行動,一直在有條不紊、按步就班時實施中……

3、中國政府的一貫低調行事作風(做得多、說的少。或曰檯面上笑臉多,檯面下踢腿更多),又往往給國內國外太多的錯覺。這其中隱含長遠戰略圖謀,亦即一旦南海「有事」,需要發動南海戰爭,在國家輿論上就可在瞬間激發國人的「復仇作戰」心理。
(從1966到1976,10年間中越「同志加兄弟」,但一旦中國要對越南動武,1979年就瞬間完成舉國的對越復仇心態,中國的輿論操控手段,由此就可見一斑)

但是啼笑皆非的是,大批國人在西方版的「諸葛亮」的「急於求戰」的不斷誘導之下,居然也上了套、中了招,跟著破口大罵新中國政府這個新時代的「司馬懿」了……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20

主題

2217

帖子

982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82
沙發
summit30c 發表於 2011-11-2 21:1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不進行政治改革,中共10年以後是否存在都是一個問題,還敢自比魏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2: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