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顏色革命、福特基金與中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 1.

[複製鏈接]

145

主題

220

帖子

413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4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wg772002 發表於 2011-10-29 2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華盛頓人 於 2011-10-30 00:09 編輯

顏色革命、福特基金與中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

時間:2011-10-28 17:47:51  來源:  民聲網

文章1:索羅斯資助高尚全
文章2:美國福特基金與中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
文章3:福特基金會與中國社科院
文章4:索羅斯們如何推動中國顏色革命
文章5:國安部:關於美國政治勢力對我國思想與政治滲透的報告
文章6:中情局加緊滲透中國高校、學術機構、政府機關
文章7:恩道爾:1989年天安門鮮為人知的故事



文章1:索羅斯資助高尚全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soros.html

索羅斯當時計劃仿照在匈牙利搞基金會的模式,每年出資不少於100萬美元,資助中國改革和開放的研究活動。

資助青年學者出國考察,探索經濟改革路徑
1986年10月,中國改革開放基金會正式成立,首個重要項目就是資助一批經濟學家到匈牙利布達佩斯的馬克思經濟大學進行研究。曾擔任吳敬璉助手的柳紅在《八十年代:中國經濟學人的光榮與夢想》詳細描述了這次「歷史性的匈南考察」。1986年5月中旬,時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高尚全帶領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所考察團赴匈牙利和南斯拉夫,考察團的主力軍是青年。中匈兩國經濟學家就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和實現途徑等問題充分交流。考察團回國后寫了10份報告,當時的國務院領導人非常重視並聽取了彙報。

如今翻閱這批赴海外「取經」的經濟學家名單不難發現,那些個普通的名字若干年後幾乎成了中國經濟領域的「豪華陣容。」馬凱成為了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高尚全成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

1988年,基金會每年接到的申請案增加到2000件以上,當年獲准補助的個案有209件。其中包括贊助國內專家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進修,補助重點放在經濟學和社會學科。前《光明日報》著名記者戴晴也獲得贊助,就興建三峽大壩造成的生態和社會影響進行深入調查。事後,戴晴撰寫了著名的《長江長江》一書。

兩年多共計贊助300項目,總贊助額250萬美元
據不完全統計,基金會在1986年10月到1989年5月兩年多時間裡,共計贊助了中國將近300多個項目,總贊助額250萬美元。資金主要用於派遣赴美學者以及接待美國來華人員、進口美國和西方社會科學書刊、建立討論性質的沙龍,以及資助體改所以及其他文化事業。1989年,索羅斯基金會退出中國。
開放社會基金會聯合福特基金會共同資助了致力於客觀和真實地分析報道中外NGO動態和發展的《中國發展簡報》,並贊助了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民間智庫——天則經濟研究所。



文章2:福特基金與中國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

英國學者弗朗西絲·斯托納·桑德絲在《文化冷戰與中央情報局》(弗朗西絲·斯托納·桑德斯(英國)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中披露,美國通過中央情報局設立的幌子基金會很多,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是「法弗德基金會」;以及中國學者熟悉的「亞洲基金會」「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卡內基基金會」這樣的大牌基金會。  但由於幌子基金會也有缺點,它們很難做得太大,否則會太引人注目。最好的方式是通過民間大基金會洗錢。基金會不像公司必須對股東定期交代賬目,隱蔽性較高。願意為中央情報局效勞的民間基金會還真不少,有些甚至找上門去為中央情報局服務。凱普倫基金會(Kaplan Foundation)便是一個例子。但是,在冷戰期間真正幫了中央情報局大忙的是諸如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卡內基基金會(Carnegie Foundation)這樣的大牌基金會。中央情報局往往將經費撥到這些基金會的賬上,然後這些基金會再以自己的名義把錢「捐助」給中央情報局指定的對象。目的是在世界範圍內宣揚美國價值觀和美國生活方式,在外國培養出一批以美國是非為是非的知識精英,再通過他們去影響本國的公共輿論和政策制定。如果福特基金會有這樣的背景,顯然「顏色革命」的主體確實成立。  

美國福特基金會成立於1936年,但真正發揮作用是在1953年改組之後。二戰後,美國政府為了做自由世界的領袖,認為必須研究和了解蘇聯。通過美國國會的立法和參眾兩院的推動,美國政府正式由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與福特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卡內基基金會聯手,大批撥款,提供贊助,在各大名校建立區域研究的機構。在1953—1966年十幾年的時段里,福特基金會即給了美國三十四所著名的研究大學兩億七千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二十多億美元),進行所謂的區域研究。1966年中情局的一份研究報告強調,「貨真價實」的基金會,如福特、洛克菲勒和卡內基基金會等「是最好的,也是最不易被懷疑的資助掩護機構」。福特基金會的董事、官員大多與中情局關係密切,有些就是特工人員。麥克洛伊擔任該會董事長時,曾為數十名中情局特工提供掩護身份,並設立一個管理部門,專門處理與中情局的關係。

2008年3月20日,北京長安街東方君悅大酒店,美國福特基金會北京辦事處舉辦了盛大的招待會,歡送已經在中國工作9年、即將離開中國的首席代表華安德(AndrewWatson)。有媒體在報道中對此評價說,「在中國社會科學領域和公益界求『錢』若渴的時代,這是他連續9年連任三屆『首席代表』的必然結果。」

一位參加了這次活動的國內某知名政策研究所負責人在採訪中向《瞭望》新聞周刊回憶說,整個招待會大概邀請了4 00多人,其中絕大部分人都是來自於中國各重要部門,也有科研、教學和政策諮詢部門的知名專家學者,同時他們過去也都接受過福特基金會各種形式的資助。「參加者人數如此之多、層次如此之高、學科範圍如此之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尤其讓這位經常參加高規格會議的人士震撼的是,據說,福特基金會自1988年在華活動以來20年,花費了大概 4億美元,「也就是說,僅用4億美元就獲得了對中國學術界如此規模的影響力。」在他看來,中國現在每年在貿易上有數千億美元的順差,但在學術和政策影響方面則存在著巨大的逆差,「對此我們得好好算算賬,這對整個中國未來的發展,包括智庫的觀點、影響力,都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太重視看得見、有形的、物質的東西了。」




茅於軾:1986年福特基金會資助,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吳敬璉:1983年福特基金會資助,美國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張維迎:1987年福特基金會資助,英國牛津大學進修。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全國政協常委兼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吳敬璉
http://news.sina.com.cn/o/2010-03-10/170817196697s.shtml
1982年年底,趙人偉去了英國牛津大學,1983年的1月,吳敬璉得到福特基金會的資助,前往新古典經濟學的重鎮——美國耶魯大學。

茅於軾
茅於軾創辦的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受到了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福特基金會是一家與美國政府、情報機構和國外政策集團有緊密聯繫的私人免稅基金會。

茅於軾攻擊18億耕地紅線,聲稱中國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中國人吃糧食可以完全依靠國際市場,這顯然不是一般的白痴言論,而是在孤注一擲地為國外敵對勢力服務。

福特基金會資助的其他人物舉例:

王岐山:我曾經申請福特基金會的資金
http://wenku.baidu.com/view/44f8655c3b3567ec102d8ab6.html

王岐山:「蓋特納財長 1981 年騎著自行車在北京學習,也包括他的令尊大人。我跟蓋特納的關係,在網上他們說我們倆應該是一種我是他叔叔的關係。 因為他的父親老彼得是原來福特 基金會駐華首代。在八十年代那個階段,我曾經跟他父親去申請福特基金會的資金,做研究 項目,所以工作上有聯繫。按照中國人講,這工作上發生聯繫了,孩子就得叫對方叔叔,或 者叫伯伯。」


北京大學副校長海聞
http://news.qq.com/a/20090610/000860.htm
中國留美經濟學會會長(1993-1994)
福特基金會中國經濟研究基金學術委員會委員(1993-1998)
天則研究所客座研究員(1998- )



周其仁
http://business.sohu.com/20100129/n269918217.shtml
在美國新任財長蓋特納六月一日到訪北大CCER時,主持人周教授黑色西裝、藍色領帶,整齊筆挺,我不知道具體的原因,只聽大源教授說,蓋特納的父親彼得•蓋特納曾經參與了CCER的資助籌建,我也曾聽周老師提過,他當年赴美訪學也曾受到彼得•蓋特納所在的福特基金會的資助。

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和副行長易綱
http://video.caixin.cn/2011-10-14/100314276.html
熟知彼得·蓋特納的中國人都親切地稱他為老蓋特納,這是因為他是現任美國財長 蒂莫西·蓋特納的父親。他曾在福特基金會工作28年,並成為基金會的首位駐華代表。因此,他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
上世紀80年代初,剛剛打開國門的中國要融入世界,人才極為匱乏,急需大批諳熟經濟、法律等方面的人才。福特基金會及時推出了「福特人才培養計劃」,資助大批國內精英到美國著名大學學習、研修,這為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急需的各類人才。這些人回國后成為推動中國走向世界的骨幹力量。蓋特納告訴我們,包括現任的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副行長、經濟學家易綱等都曾得到福特基金的項目資助。

吳敬璉、榮敬本、周小川、樓繼偉 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設計
http://www.bijiao.net.cn/other-7.htm
1994年8月,由吳敬璉、榮敬本、周小川、樓繼偉牽頭的、福特基金會資助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設計」和「中國稅制體系和公共財政的綜合分析與改革設計」課題組聯合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共同在北京京倫飯店召開了題為「中國經濟體制的下一步改革」的國際研討會,因該次會議的議題主要是以現代微觀經濟學為基礎的,有學者將其與開創宏觀經濟學在中國傳播的「巴山輪會議」相對應,稱之為「京倫會議」。

現代企業制度、銀行與財政的配套改革 記中國經濟體制的下一步改革國際研討會
http://wenku.baidu.com/view/c533fa0202020740be1e9b10.html

【作 者】肖夢 1994年8月23-25日在北京京倫飯店召開的中國經濟體制的下一步改革國際研討會,是由國家經貿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設計和中國稅制體系和公共財政的綜合分析與改革設計課題組聯合召開的國際學術討論會。這兩個課題組由吳敬璉、榮敬本、周小川、樓繼偉牽頭,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在過去的幾年內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豐富的成果,由於會議準備和組織的充分,邀請的國際國內經濟學家和專家都是相當具權威性的,因而,京倫會議受到肯定,被認為是一次頗有成效的、將微觀經濟學在我國推向一個新的水平的會議。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


朱民,男,1952年出生,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經濟學博士。2003年至2009年,先後任中國銀行行長助理,副行長,負責集團財務、司庫、內控、法律和合規、戰略和研究;2009年10月,任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2010年2月2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卡恩任命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擔任其特別顧問。主要從事國際金融、銀行業務、和宏觀經濟方面的研究,先後獲中國青年經濟學研究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獎,全美應用經濟學研究傑出獎,福特基金會中國經濟研究第一名等。」



福特基金會資助過厲以寧:

1993年,鄒東濤經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同意,進入北大經濟學院作訪問學者,參與厲以寧教授主持的美國福特基金會關於中國跨國公司發展的課題研究。」


長期受福特基金會資助: 林毅夫

1993年福特基金會開始幫助中心發展的時候,在北京的項目官員是史蒂夫。正如林教授說的,80年代林毅夫跟他見過面,想回北京,促進中國經濟教學的發展。後來1993年林毅夫回來了,正好他在北京做福特基金會的項目官員,林毅夫去找他,希望成立這麼一個中心,校長也已經同意了。目的是一方面進行最高水平的經濟研究與教學。另一方面,跟國外最好的高校經濟學中心保持很密切的關係,他認為這個夢想很好,馬上同意資助。中心1994年就成立了,開始的時候發展計劃並不宏偉。沒有想到兩年之後就已經成為名氣越來越大的經濟學中心,教的學生多起來了。新來的學者專家雲集,著作累累。


福特基金會長期資助樊綱
http://renwu.hexun.com/figure_352.shtml

國民經濟研究所

西方發達國家一致認為樊綱是中國最優秀的經濟學家,其領導的國民經濟研究所一直由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10-30 00:07 | 只看該作者
原創請標明, 轉貼應有原帖來源,作者名及原帖貼出日期, 本版不歡迎鏈接,你的帖子已代不全,請下次注意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1

主題

3923

帖子

256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5
3
好啊好啊1 發表於 2011-10-30 11:05 | 只看該作者
很明顯,在福特基金的運作的同時,中國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中國人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嘿嘿,
好啊好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