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放前湖南省主席何鍵為何要挖毛澤東的祖墳

[複製鏈接]

3326

主題

3337

帖子

478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xgpzj 發表於 2011-10-29 14: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解放前湖南省主席何鍵為何要挖毛澤東的祖墳

  吳凱南是個迷信大王,他早就聽說過關於毛澤東祖墳的傳說,似乎從中找到了戰勝毛澤東的上乘之策。今日,何老兄弟親自召見商討對策,真是助他的大好時機,於是連忙說:「毛澤東率領的紅軍之所以猖獗,絕非人力之功,乃天蔭之力,我早就聽說湖南是帝王將相之地,舜帝南巡時就在韶山演奏過韶樂,那地方靈秀非凡。除此,毛澤東的祖父輩在一塊風水寶地上,那地方藏龍卧虎,傳說其後能飛黃騰達,光宗耀祖。毛家得地靈之光,我們如不去斷掉他們的龍脈,挖掉他的祖墳,毛澤東就會越發興旺,必將後患無窮。倒不如派幾個人去韶山,斷他的風水。」

  韶山滴水洞,因其獨特的自然風景和政治背景,曾一度非常神秘。然而如今,滴水洞被揭開了那層神秘的面紗,已成為著名的風景旅遊之地。

  到韶山滴水洞參觀旅遊,其中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吸引了廣大遊客,它就是滴水洞右邊林中的虎歇坪,因為毛澤東的祖父毛翼臣的墓地就在這裡。

  提到毛澤東祖父的墓地,許多人便會聯想到大革命時期湖南軍閥何鍵派兵挖毛澤東祖父墓地這件事。

  這件事發生在哪一年?

  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生平實錄》、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和他的父老鄉親》、警官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與故鄉》和西苑出版社的《毛澤東故土家族探秘》等著作,都記載何鍵派兵挖毛澤東祖墳這件事的時間是1930年。吳鴻、吳華編著:《毛澤東生平實錄》,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5 月版,第8頁。

  趙志超著:《毛澤東和他的父老鄉親》,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8頁。

  文熱心著:《毛澤東與故鄉》,警官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版,第53頁。

  高菊村等著:《毛澤東故土家族探秘》,西苑出版社1995年9月版,第80頁。

  而湖南文藝出版社於1993年3月出版的《韶山的昨天與今天》一書的記載,則是1932年6月。劉建國等著:《韶山的昨天與今天》,湖南文藝出版社1993年3月版,第12頁。

  1996年10月,江蘇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毛家兄弟與賀家姐妹》一書記載,這件事發生在1934年秋。雲汀、張素蘭著:《毛家兄弟與賀家姐妹》,江蘇文藝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6頁。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家世》一書的記載,則認為是1934年前後的事。李湘文編著:《毛澤東家世》,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3頁。

  何鍵派兵挖毛澤東的祖墳,只發生一次這樣的事。而上述記載,有的說這件事發生在1930年;有的說是1932年6月;有的說是1934年秋或1934年前後。到底哪種說法是正確的呢?

  要弄清這個問題,顯然必須首先探究湖南軍閥何鍵派兵到韶山去挖毛澤東的祖墳的原因。

  對這件事,《毛澤東生平實錄》和《毛澤東家世》這兩部著作都沒有詳細記述。而《韶山的昨天與今天》一書是這樣具體記述的:

  原來,當時的國民黨湖南省主席、國民黨軍隊第四路軍總指揮何鍵幾次派兵圍剿湘贛一帶的紅軍,都被毛澤東所指揮的紅軍打得落花流水。更使他惱羞成怒的是,彭德懷指揮的紅軍趁他的主力部隊遠離長沙,去湘南追擊桂系部隊之際,竟從平江、瀏陽一帶突然殺出,一舉消滅了他幾個團的兵力,並佔領了長沙,燒了他的省政府和第四路軍總指揮部,還差點要了他的老命。

  何鍵百思不得其解。國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怎麼就對付不了那長矛鳥銃的泥巴腿子軍?硬的用了,軟的也用了,卻越發不可收拾。

  後來,在蔣介石的幫助下,他重佔了長沙。回城后,他想的第一件事,還是如何剿滅紅軍。這天,他找來了拜把兄弟吳凱南商討對策。

  吳凱南是個迷信大王,他早就聽說過關於毛澤東祖墳的傳說,似乎從中找到了戰勝毛澤東的上乘之策。今日,何老兄弟親自召見商討對策,真是助他的大好時機,於是連忙說:「毛澤東率領的紅軍之所以猖獗,絕非人力之功,乃天蔭之力,我早就聽說湖南是帝王將相之地,舜帝南巡時就在韶山演奏過韶樂,那地方靈秀非凡。除此,毛澤東的祖父輩在一塊風水寶地上,那地方藏龍卧虎,傳說其後能飛黃騰達,光宗耀祖。毛家得地靈之光,我們如不去斷掉他們的龍脈,挖掉他的祖墳,毛澤東就會越發興旺,必將後患無窮。倒不如派幾個人去韶山,斷他的風水。」

  何鍵詳細詢問了半天「寶地」的一些其他情況,這才恍然大悟,連誇吳凱南的計策「高妙」,馬上密令總指揮部副官長熊士鼎和特務隊隊長龔仲蓀(又名龔澍),率領一個連到韶山挖毛澤東的祖墳……

  據考證,何鍵決定挖毛澤東祖墳的原因,的確是基於上述情況,然而從上述情況可明顯看到,何鍵挖毛澤東的祖墳與彭德懷率兵攻打長沙有關。

  《彭德懷自述》和湖南出版社於1991年4月出版的《紅軍攻打長沙》等著作記載:彭德懷曾先後兩次率兵攻打長沙。第一次攻打長沙是1930年7月 25日。此戰役,是在敵我兵力4∶1的情況下,我8000人打敗3萬有餘之優勢敵軍奪占長沙的。這次戰役,是紅軍時期攻佔的唯一省城,也是我軍初創歷史上的著名戰役。

  1930年8月23日,紅軍第一、第三軍團按預定計劃在湖南瀏陽縣東北的永和市會師,召開了兩軍團前委聯席會議,成立了黨的總前委。在黨的總前委會議上,決定第二次攻打長沙。由於長沙守敵準備充分,工事堅固,未能攻下。9月12日,鑒於敵據城堅守,援兵逐漸增多,紅一方面軍決定撤圍長沙。彭德懷率三軍團向湘東、贛西開進。

  紅一方面軍撤離長沙后,何鍵為了實行報復,他千方百計收買叛徒,驅使特務搜捕共產黨人,破壞黨的地下組織。1930年10月下旬的一天,毛澤東的妻子楊開慧不幸被捕。

  楊開慧被捕的消息,引起國內輿論嘩然。一些知名人士紛紛打電報到長沙,強烈要求釋放楊開慧。面對這種情況,何鍵非常驚恐,決定早下毒手。於是,便於11月14日(農曆九月二十四日)清晨將楊開慧五花大綁押往刑場,下午1點殘酷殺害在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

  不僅如此,何鍵於1930年12月,還指令國民黨第十五、十六、三十一等師,對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一次「圍剿」。據此,許多歷史研究工作者認為,何鍵挖毛澤東祖墳的事,其時間應當是1930年底前後的事。

  1993年10月,中原農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家書》一書,記述了毛澤嶸的回憶。毛澤嶸說,何鍵派兵挖毛澤東祖墳的時間是「民國十九年的秋天」。謝柳青編:《毛澤東家書》,中原農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63頁。毛澤嶸的祖父毛德臣與毛澤東的祖父毛翼臣是親兄弟。毛澤嶸生於1897年5月 26日,比毛澤東小4歲。根據他的回憶,何鍵派兵挖毛澤東祖墳的事,是在1930年。因為1911年10月辛亥革命后,於1912年元旦建立*。民國十九年,即為1930年。

  而何鍵當年指派挖毛澤東祖墳的原國民黨軍統局湘站特務隊長龔澍提供的情況與毛澤嶸的記憶是不同的。

  龔澍,1890年出生於長沙縣。他原是混進革命隊伍里的一個手工業工人。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他投靠國民黨,歷任湖南省「懲共」法院偵緝隊第一組組長、湖南清鄉司令部偵緝隊第三組組長、國民黨第四路軍總指揮部特務隊長、湖南省保安處偵緝隊長、軍統局湘站特務隊長。他雙手沾滿了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的鮮血。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他曾殺害湖南省總工會委員長郭亮。受何鍵的指派,率領特務到韶山挖毛澤東的祖墳,就是他乾的。

  1949年9月5日,他被緝拿歸案后,有關部門對他的犯罪事實進行了認真詳盡的審理和清查。他供認了以下的犯罪事實:

  1932年初夏,江西中央紅軍粉碎了國民黨第三次大規模的「圍剿」。面對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國民黨反動派開始恐懼不安。當時的國民黨湖南省政府主席何鍵更是憂心忡忡,特別是因兩失長沙受到蔣介石的責難。為了博取主子歡心和發泄仇恨心理,於是在1932年6月,指派國民黨第四路軍總指揮部副官長熊士鼎和特務隊長龔澍去挖毛澤東的祖墳。

  1932年6月29日夜,月黑風高,熊士鼎和龔澍帶著十幾名特務隊的特務,會同偽湘潭縣政府保安隊的數十名士兵悄悄竄至韶山沖,按照事先繪好的地形圖,去挖毛澤東的祖墳。然而由於韶山群眾對何鍵的罪惡企圖早有察覺,採取了一些保護措施,毛澤東的祖墳未遭厄運。

  根據龔澍的供詞和其他多方面的考證,可以斷定,何鍵派兵挖毛澤東祖墳這件事的時間,是1932年6月29日夜。

  而有的專家、學者認為,1932年6月,蔣介石向中央蘇區發動第四次「圍剿」。紅八軍和湖南茶陵獨立團在蕭克指揮下,英勇戰鬥,殲滅國民黨六十三師的輜重隊和增援部隊,斃傷敵人副旅長以下500餘人,俘敵1000餘人。遵照蔣介石的電令,何鍵為了支援六十三師,於5月28日,便開始忙於調動湘軍,並派重兵組成龐大的運輸隊。湘贛革命根據地軍民的第四次反「圍剿」鬥爭,堅持一年之久,給敵人以沉重打擊。在這樣的情況下,何鍵無暇顧及挖毛澤東祖墳的事。筆者認為,此觀點是值得商榷的。

  湖南出版社於1991年7月出版的《湖南人民革命史》記載,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籠罩三湘大地。從1928年「西征軍」入湘后,反動派開始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清鄉」,並且於這一年的4月27日成立湖南全省清鄉督辦署。11月底,魯滌平為削弱何鍵的權力,曾將清鄉督辦署撤銷。1929年2月何鍵主湘后恢復,3月起改為全省清鄉司令部,何鍵擔任清鄉司令,提出「除惡務盡」的口號,對革命軍民實行瘋狂的「進剿」和*。

  1930年7月,彭德懷率兵第一次攻打長沙時,何鍵認為紅軍根本打不進長沙,省會「決保無虞」。而其結果,紅軍一舉攻佔長沙城,何鍵差一點被活捉。因此,他「至堪痛憾」。

  1930年8月,紅軍第二次攻打長沙,雖未能攻下,但嚴重打擊了何鍵反革命政權,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使其經濟處於「山窮水盡」的困境。

  1931年1月28日,何鍵根據湖南「軍隊與各行政機關伙食接濟均極感困難」的情況,特急電向蔣介石請求「急賑」。蔣介石答應從國庫中撥10萬元,但久拖不兌現。基於這樣的情況,何鍵根據蔣介石的命令,雖然調動湘軍參與了國民黨軍於1931年4月對湘贛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圍剿」,於1931年11 月發動的第三次「圍剿」,於1932年6月發動的第四次「圍剿」,但他最耿耿於懷的是報復紅軍攻打長沙,特別考慮如何維護他在湖南的統治。陰謀策劃挖毛澤東的祖墳,不是很複雜的事,他不必花費太多的精力,指使人去干就行了,戰事再忙也能做到,怎能說無暇顧及呢?

  然而,時至1933年10月,蔣介石在發動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圍剿」的同時,以6個師另6個旅及16個保安團的兵力,對湘鄂贛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圍剿」。此時,特別是在1934年1月,何鍵親自帶領4個師又3個旅的兵力,到湘贛邊界的江西銅鼓縣幽居一帶部署大包圍圈。以後,又帶兵到江西修水縣、奉新縣、宜豐縣等地區「圍剿」紅軍,直到1934年10月紅軍突圍長征,何鍵才又調兵堵截紅軍,在湖南各地加緊辦理保甲實行所謂堅壁清野政策。在這樣的情況下,何鍵於1934年前後派兵去挖毛澤東的祖墳,可以說是難以顧及的。

  《毛澤東家世》一書,記述何鍵派兵挖毛澤東祖墳是1934年前後的事,是根據毛澤東的堂弟毛澤連等人的口述記述的,顯然是記憶有誤,應予更正。8?毛澤東第一次結婚時,雙方的年齡是多少

  1989年8月20日出版的上海社科雜誌《社會》(月刊)第8期,刊登了陳緒文撰寫的《毛澤東的婚姻觀念和實踐》一文,其中這樣寫道:

  毛澤東第一次「結婚」時才8歲,是在他父親的強迫下成的親。女孩比他大6歲(14歲),當時毛澤東迫於父親的壓力,很有禮貌地接受了這種生硬而可怕的婚姻儀式,很有規矩地向每一位來賓磕頭。但是,當儀式過後,他拒絕與這位大姐住在一起,併發誓決不碰她一指頭。陳緒文:《毛澤東的婚姻和實踐》,1989年8月20日《社會》,第26頁。

  這段記述,顯然有明顯的錯誤。即把毛澤東和女方的結婚年齡以及他們的年齡差都記述錯了。

  據《韶山毛氏族譜·世系表》(竹溪支)和《毛澤東親屬人名錄》記載,毛澤東生於清光緒十九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於1999年1月出版的《中國第一人—— 毛澤東》記載,毛澤東「生於光緒十八年」,有誤。見此書第111頁。十一月十九日,即1893年12月26日;而與毛澤東第一次結婚的女子,生於清光緒十五年九月二十六日,即1889年10月20日。他們是在1907年結婚的。當時毛澤東14歲,女方18歲。女方比毛澤東大4歲2個月。

  1936年,毛澤東在陝北同斯諾談話時說:「我14歲的時候,父母給我娶了一個20歲的女子,可是我從來沒有和她一起生活過——而且後來也一直沒有。我不認為她是我的妻子,當時也幾乎沒有想到過她。」《毛澤東自述》,人民出版社1993年2月版,第28頁。

  毛澤東的這段自述,把自己的結婚年齡說對了,而把女方結婚年齡說錯了。女方結婚年齡應為18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06: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