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 中國太瘋狂了,基礎設施太多,過於超前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25 15: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10-25 08:47:54 來源: 網際網路 強國論壇


海南斥資大約30億美元修建的300多公里東環鐵路是中國最近幾年建築熱的象徵——高效、超級現代化、高成本、迄今為止利用率嚴重不足。

2008年底,為避免一場全球性經濟衰退的影響,中國通過了一項財政刺激計劃,自那以來,中國開始大興土木,包括新建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橋樑、城市地鐵系統、機場航站樓以及新機場。

北京和上海之間的一條新高速鐵路將兩地之間的旅行時間縮短到5小時。全長41.58公里的膠州灣跨海大橋於今年6月底通車,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水上橋樑。中國的高速公路里程也將很快超過美國。

對許多感到羨慕的人來說,這相當於對未來的投資。

但是中國的大興土木引起了一些疑問。多少基礎設施算「過多」呢?中國為建設世界上最快的鐵路、最長的橋樑和最大的高速公路網負債過多了嗎?

政府的中央計劃體系面臨更加嚴格的審查,特別是來自媒體的審視。多數大型基礎設施工程是自上而下地策劃和實施的,幾乎沒有徵求公眾意見。結果造成一系列無用的工程,例如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內無人居住的「鬼城」康巴什,或者西部城市裡旅客寥寥無幾的大型機場航站樓。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認為,雖然這個發展中國家需要基礎設施,但是它並不需要最現代化和最費錢的基礎設施,因為多數老百姓承受不起。

即使最便宜的高鐵車票也比最貴的老式火車車票貴很多,旅客對高鐵的需求不高。在慢速火車被取代的線路上,許多春節回家過年的中國旅客現在選擇乘小轎車或大巴,而不願意付錢購買高鐵車票。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說:「我認為,我們建設的基礎設施太多了。我所說的太多是指超前於經濟發展,超前於需求。」

其他經濟學家則提出相反的理由——一個有13億以上人口的迅速發展的國家現在可能不需要這些基礎設施,但是今後會需要。例如,他們指出北京建設的一系列環形公路。當三環路、四環路和五環路建設的時候,汽車不多,看上去像是浪費。現在,多數環路不論白天黑夜都擁擠不堪。

許多人說,問題並不是基礎設施,而是建設基礎設施的債務。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說:「中國負債纍纍,發生經濟危機不是不可能的。」

中國和西方的許多經濟學家說,雖然無節制的開支近年來幫助中國維持了令人羨慕的經濟增長率,並幫助這個國家基本上避免了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但是它也放慢了中國增長模式從出口帶動向消費開支維持的轉變速度。

在清華大學任教的經濟學家帕特里克·霍瓦內茨說:「中國近幾年靠營造國內投資熱維持了自己的增長。過去6個月,很多人對中國的增長模式能否維持表示關注。」

中國領導人已經開始公開談論增長動力需要從投資向消費轉變。這是政府最近公布的五年規劃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發展的速度發生了變化。在溫州動車事故之後,高鐵的發展放慢,高鐵也降低了時速。但是,建築熱中的許多項目仍在繼續。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