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毛澤東同意的江青批林彪「八宗罪」是哪八宗?

[複製鏈接]

3326

主題

3337

帖子

478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7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xgpzj 發表於 2011-10-17 1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毛澤東同意的江青批林彪「八宗罪」是哪八宗?

  一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以筆名「梁效」(「兩校」的諧音)聞名全國,一時間有「小報看大報,大報看梁效」之傳言,足見「梁效」的威風。

  「梁效」是在1973年10月成立的,最初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批林批孔研究小組」,由當時兩校的軍宣隊負責人遲群、謝靜宜主持。他們佔領了北京大學朗潤園一座幽雅的小樓,組員多達三十餘人。這些「秀才」們根據來自釣魚台的指令,炮製了二百多篇文章,內中有三十多篇重點文章,成了當時的「學習文件」。他們的文章,連篇累牘在《紅旗》雜誌、《人民日報》發表,擁有「權威性」。除了常用的筆名「梁效」之外,還用過筆名柏青、高路、景華、安傑、秦懷文、郭平、施均、金戈、萬山紅、祝小章、梁小章等。

  二是中共上海市委寫作班子,以筆名「羅思鼎」著稱(取義於雷鋒名言「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羅思鼎」為「螺絲釘」的諧音),成立於1971年7月,直屬張春橋、姚文元。除了常用羅思鼎筆名外,還用石侖、康立、翟青、齊永紅、石一歌、史鋒、史尚輝、曹思峰、梁凌益、戚承樓、靳戈、方岩梁等筆名。

  三是中共中央黨校寫作組,筆名「唐曉文」(「黨校文」的諧音),成立於1973年9月。

  四是文化部寫作組,筆名「初瀾」,取義於「青出於藍」,「青」即江青,「藍」乃藍蘋,「初瀾」及「出藍」之諧音。

  江青手下的御用寫作組,像放鞭炮一樣,噼里啪啦,在中國的大大小小的報紙上、雜誌上發表文章,批判孔子,批判儒家。一時間,那「大批判」的文章整版整版冒出,那勢頭令人記起批《海瑞罷官》的年月:

  9月4日,「梁效」的《儒家和儒家的反動思想》在《北京日報》發表。

  9月15日,「石侖」的《論尊儒反法》發表於上海《學習與批判》創刊號上,《紅旗》第十期予以全文轉載。

  9月27日,「唐曉文」的《孔子是「全民教育家」嗎》發表於《人民日報》

  緊接著,《「焚書坑儒」辯》、《秦王朝建立過程中復辟與反覆辟的鬥爭--兼論儒法論爭的社會基礎》、《右傾機會主義和孔子思想》、《資產階級和儒法鬥爭》……一連串的「大塊文章」,從那一個個「江記寫作組」里炮製出來。

  江青的「重點工程」,是指令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大批判組彙編了《林彪與孔孟之道》。

  1974年1月12日,王洪文、江青致函毛澤東,附上《林彪與孔孟之道》,建議以中共中央名義轉發全黨,以在全國掀起「批林批孔」運動。

  毛澤東批示:「同意轉發」。

  於是,1974年1月18日,中共中央轉發了《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之一),併發出了《通知》。

  《通知》說:「資產階級野心家、陰謀家、兩面派、叛徒、賣國賊林彪,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信徒。他和歷代行將滅亡的反動派一樣,尊孔反法,攻擊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為陰謀篡黨奪權、復辟資本主義的反動思想武器。」

  《林彪與孔孟之道》(材料之一)共分八個部分:

  一、效法孔子「克己復禮」,妄圖復辟資本主義

  二、鼓吹「生而知之」天才論,陰謀篡黨奪權

  三、宣揚「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觀,惡毒誣衊勞動人民

  四、宣揚「德」、「仁義」、「忠恕」,攻擊無產階級專政

  五、販賣「中庸之道」,反對馬克思主義的鬥爭哲學

  六、用孔孟反動的處世哲學,結黨營私,大搞陰謀詭計

  七、鼓吹「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剝削階級思想,攻擊「五·七」道路

  八、教子尊孔讀經,夢想建立林家世襲王朝。

  江青藉助於中共中央轉發《林彪與孔孟之道》,大力掀起「批林批孔」浪潮。

  1974年1月24日,江青等人在北京召開在京部隊的「批林批孔」動員大會。

  翌日,江青等人在北京工人體育館召開在京中央直屬機關和國家機關「批林批孔」動員大會。八十有二的郭沫若就是在這次大會上被點名,被迫在萬目睽睽下站了起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