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敢播放《辛亥革命》:台灣的心裡很虛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9 0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2011-10-08 09:58:32   【中華論壇】



不敢播放《辛亥革命》:台灣的心裡很虛

    中國大陸和香港合拍的大片《辛亥革命》在台灣的放映計劃被叫停,雖然台灣的地方政府說「這部電影為大陸片,需要在明年申請大陸片進口配額。」,但在其強詞奪理中,明顯能看出台灣的心虛,心很虛。這點台灣的電影發行商看的很清楚:他們認為問題在於影片內容敏感。

    這部電影為什麼「敏感」呢?對台灣政客來說?

    第一個就是:台灣由於政治上不能獨立於美國日本,知道今天,其軟骨病也沒有治好,而且有越發嚴重的趨勢,早晚有一天台灣的軟骨病會要了台灣的命,中國大陸必須在其惡化之前就收復台灣,所以對台灣現在的政治:新時代的鄭氏餘孽規定收復的時間,絕不能無限制的讓這個台灣小朝廷繼續出賣整個中華利益而換取他們自己的偏安。

    辛亥革命本身就有強烈的民族意義,反帝反封建的內容一直貫穿始終。只要有反帝反封建的理念在,台灣就不敢碰,從國民黨跑到台灣去就是如此,何況現在又出來一個民進黨的反革命政黨,這個政黨乾脆要的就是台灣獨立,更加要急於依賴美日,和最近曝光的孫中山當年用國家利益換取日本「同情和支持」是一個道理的。現在的台灣國民黨政府也同樣在企圖偏安,唯一和民進黨不同的是,馬英九的國民黨是腳踏兩隻船,遇到選舉的時候,就要靠攏大陸,企圖換取支持,遇到穩定一下的時候,就偏向美國日本。所以,台灣的現有政治和美日有各種緊密的利益性聯繫,自然不會拍攝這樣的影片,同樣也不敢放映這樣的影片。多少年以來,台灣的電影就見不到正視歷史現實的影片,主要原因就是在這!難怪台灣的電影人一眼就能看透台灣遺傳性的政治軟骨病。

    第二、台灣未能贏得大陸政權,反而被趕到了台灣島,如果不是當年的美日干涉,恐怕台灣島早就回歸了。這個心理的長期的痛楚和自卑,讓台灣根本就不敢望一望歷史的項背,平時小打小鬧的胡言亂語還行,關鍵的時候則不敢聲張了,無論是執政台灣島的還是打算執政的,都有心病。執政的國民黨無法解釋為什麼失去了大陸,沒有執政的反革命政黨民進黨則巴不得把那段歷史給劃出去,好「建立」他們自己的歷史,所以民進黨寧願誇耀日治時代的台灣,也不會紀念什麼辛亥革命的。而對國民黨來說,他們只剩下一個孫文這面「大旗」了,蔣介石在前兩年就被從「神堂」請下來了,「中正紀念堂」都被拆了,不僅顯示民進黨對其毫無好感,也反映了台灣人開始淡忘那位獨裁的祖師爺。

    即便是孫中山,這些年台灣也只是傳統意義上的「紀念」行為了,成了雞肋了,只不過還不好意思忘記而已,只是有時候還需要拉出來用一用,否則台灣真的不知道有什麼「理論」的根基了,就剩下一個玄學的科幻的口號的毫無實際意義的「三民主義」了,在實際應用中,不僅只剩下了文字,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信了。相反,與台灣若有若無對孫中山的「紀念」來看,大陸到給了孫中山一個很不恰當的高位,從建國的時候,孫中山就是天安門的常客,不是說他對革命有過什麼重大貢獻,而是在歷史上,孫中山曾經是一面旗幟,再說孫夫人為新中國的建立有過歷史的功績,所以大陸才會紀念一個實際上沒有什麼更加歷史意義的孫中山。孫中山唯一的意義就是:在推翻滿清的行動中有過歷史的功績,而現在就是這個問題都開始有人在揭穿他的老底,原來和日本還有秘密的協定。而孫中山在死前還做了一個偉大的嘗試就是建立黃埔軍校和國共合作,問題是那些都是在中共和蘇聯的幫助下建立的,孫中山只是一面旗幟,左右都需要他,現在孫某越來越是一張牌而已,大陸打,台灣也打,其實什麼都沒有。孫中山的功績小的不足以承擔現在對他的紀念的,和毛主席的光輝比起來,孫某人螢火之光也,黯淡的歷史過客,留下了一絲不大不小的但卻承前啟後的光,說白了,孫中山就是一個歷史的過渡。

    所以,辛亥革命成了孫中山屈指可數的歷史「功績」了,政治含義遠大於其個人的貢獻。孫中山的所有的「理論」沒有一個在實踐中經過檢驗和成功的,這和毛澤東的走出中國一條路是完全的兩回事。最近西方民主派抬出孫中山來,實際上反映了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抬出來的窘境了。

    正因為對歷史人物缺乏足夠的認識,正因為極度缺乏民族的根植於中國的理論,導致台灣對辛亥革命等歷史採取了鴕鳥政策,這些年和接下來的許多年,都不會正視的,何況拍攝了一部《辛亥革命》,簡直要了他們的命,而且是老命,別說放映了,想到這件事都沒有信心。

    其實,不僅是辛亥革命沒法拍攝,對台灣來說,抗日題材的影片也沒法拍攝,除了還怕得罪日本外,還有一個歷史上的著名問題:抗日是在中共的堅挺的政治領導下乾的,蔣介石是被強拉的去抗日的,除了叫囂之外的嘴頭功夫,還有中間不斷的反共摩擦之外,人們對蔣介石在抗日中的功勞實在是看不出來,即便是正面戰場,對當時的執政當局來說無一不是被動的,倒是很多的抗日軍人被中共「煽動」起來的抗日熱情和民族心鼓舞而和日寇殊死搏鬥,這也是今天台灣唯一能夠「面對」的,他們的心理是:幸好那時候「國軍」打了幾仗,也算是無心插柳吧。。。

    第三、中國大陸是在全局的基礎上看待歷史的,而台灣龜縮在彈丸的地方,不思中華之復興大業,卻在幻想在島上當一個「總統」,實際也反映了其內心的偏安心理,在這樣的心理下,他們不可能有全局的,否則台灣早就回歸了,向祖國母親耍心眼、索要便宜,是除了台灣獨派之外的所有的心理。在這種心理下,他們的逆反心理很重,對大陸拍攝的影片,尤其是政治題材的,都萎縮害怕的不得了,這就是做賊心虛的心情,實在害怕大陸籠絡了台灣人的心進而看透了台灣當局的偏安心理。從這點上看,如果電影《辛亥革命》能進入台灣放映就是勝利,不妨再拍攝多些虛構,比如可以把一個沒什麼功勞的孫文再「增加」點功勞,大不了以後再「客觀回來」。。。

    有道是:草木皆兵。台灣就是如此的現實心態,所以聽到大陸的就害怕雖然正在改變,但其本質上的恐懼一時半會的改不了的,在台灣連八路公共汽車都沒有,可見他們已經到了什麼聞風而逃的地步了,就從這點看,台灣搞的所謂西方民主,也不過是騙騙台灣人自己的,要改變台灣很難,相反法一點點的滲透進去吧。。。

    大陸是以孫中山為攻,台灣則被攻的喘息不定,這點應該說台灣很被動,難怪不敢放了,嘿嘿。。。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4

主題

297

帖子

31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6
沙發
糊塗的愛 發表於 2011-10-9 01:07 | 只看該作者
支持,說的很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206

帖子

43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4
3
loveteresa2011 發表於 2011-10-20 07:58 | 只看該作者
好像不是這樣吧,大陸拍的所謂《辛亥革命》根本不是孫中山所倡導的三民主義;大陸拍的《走向共和》卻不讓老百姓聽孫中山的一段講話。中共繼承幾千年的封建統治意志繼續愚弄老百姓!
彎彎的小河,陣陣的花香,讓我嚮往讓我難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1: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