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紅軍也曾頻繁「搶鹽」:為保證蘇區食鹽供應

[複製鏈接]

3079

主題

3102

帖子

448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gmhou 發表於 2011-10-15 19: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紅軍也曾頻繁「搶鹽」:為保證蘇區食鹽供應

  俗話說:「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樣東西關乎國計、維繫民生,其中食鹽更是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性,被歷朝歷代置於戰略物資的地位,實行壟斷經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軍民圍繞食鹽演繹了一幕幕捨生忘死、義薄雲天的壯舉,終於絕處逢生,險度鹽關……

  全民自救 土法熬鹽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國民黨對中央蘇區實行經濟封鎖,推行「計口售鹽」、「封鎖匪區辦法」,不讓「一粒米、一撮鹽、一勺水」落入共產黨手裡。

  這一招果然收效顯著。因為中央蘇區境內不產鹽,而435萬軍民每月耗鹽量至少也要15萬斤以上,一時之間造成食鹽供應空前緊張,鹽價暴漲,一塊光洋在白區可買7斤鹽,在蘇區卻買不到自身重量的7錢3分,所謂「鹽頂七錢三」,還常常有價無市。很多群眾因為長期缺鹽,頭髮變白,身體浮腫,患上了各種疑難雜症,甚至喪失了生命。紅軍指戰員也因鹽得不到足夠的補充,體質明顯下降,嚴重削弱了部隊戰鬥力。

  面對如此嚴酷的現實,蘇維埃政府因事制宜,積極開展全民自救生產運動,大力推廣土法熬鹽技術。蘇區各地紛紛支鍋開爐,大辦熬鹽廠,其中閩浙贛蘇區創辦的熬鹽廠數量最多,達到1335個。

  遠交近攻虎口奪鹽

  蘇維埃政府在狠抓硝鹽生產的同時,有組織、有計劃、多渠道地從白區購進食鹽,保障蘇區生活需求。

  1933 年春夏之交,中央蘇區的經濟嚴重惡化,進一步加劇了鹽荒,解決食鹽問題成了一項重要的戰鬥任務。這年7月,紅三軍團與紅七軍團第19師組成東方軍,外線出擊入閩作戰,幾天時間連克順昌洋口、延平峽陽二港和南平夏道碼頭,繳獲食鹽24萬斤。10月26日,國民黨福建省政府、駐閩綏署、19路軍跟蘇維埃政府媾和,開始解除經濟封鎖,向蘇區敞開供應食鹽等商品。同年8月,川陝蘇區的紅四方面軍也發動了一場「奪鹽」戰役,奪取四川儀隴、南部等大片產鹽區,恢復了食鹽生產。

  有鹽同咸 無鹽同淡

  蘇維埃政府切實解決群眾的食鹽問題,工作人員每人每月一律供應舊秤4兩食鹽。毛澤東以身作則,堅持執行最低食鹽定量標準。有一次,羅榮桓從前線帶回兩擔優質海鹽,打算分配給中央領導,毛澤東拒絕了,最後兩擔海鹽全部送給了中央紅色醫院。

  紅軍一路打富濟貧,開倉分鹽放糧,沿途群眾也紛紛慷慨解囊,送鹽送糧回援。正因為軍民有鹽同咸、無鹽同淡,紅軍在極端險惡的生存環境下,始終保持著無比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戰鬥力,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完成了偉大的長征創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8: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