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惺惺相惜 互證正牌 埃利帶路黨宣布承認敘帶路黨為「合法政府」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ztomcat 發表於 2011-10-15 1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eztomcat 於 2011-10-15 10:10 編輯

埃及民主聯盟宣布

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

2011年10月12日 15: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2日電 綜合報道,以自由正義黨和新華夫脫黨為首、包括約40個政黨在內的埃及民主聯盟11日宣布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並對其表示支持。敘利亞政府面臨的外交壓力正在加大。

  敘利亞反對派於2日宣布正式組建聯合陣線性質的「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目標是推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領導的政府,同時呼籲國際社會保護敘利亞人民,並尋求世界各國的承認。

  埃及民主聯盟與敘利亞「全國委員會」在埃及舉行了會議。據一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的高級成員透露,「此次會議旨在加深委員會和埃及各政黨之間的關係。」會議后,埃及民主聯盟表示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是敘利亞人民的合法代表。

  10日,利比亞執政當局「全國過渡委員會」宣布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為合法政府。利比亞當局表示,利比亞將會關閉駐敘利亞的大使館。利比亞也成為第一個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的國家。


  埃及軍政府目前還沒有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為合法政府;阿拉伯聯盟方面也未對其表示承認。

  敘利亞外交部長穆阿利姆9日曾警告說,將對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的國家採取嚴厲措施。敘利亞境內最大反對派組織——敘全國民主變革力量民族協調機構則呼籲政府停止以武力方式解決當前危機。

利比亞當局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為合法政府

2011年10月11日 10: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0月11日電  綜合媒體報道,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於本周一(10日)在的黎波里宣布承認敘利亞反對派組建的「全國委員會」為合法政府。利比亞當局表示,利比亞將會關閉駐敘利亞的大使館。利比亞也成為承認敘利亞「全國委員會」合法的第一個國家。

  敘利亞反對派於10月2日宣布正式組建聯合陣線性質的「敘利亞全國委員會」,目標是推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領導的政府。「全國委員會」聲稱反對外國干預,但同時呼籲國際社會「保護敘利亞人民」。對阿薩德持批評態度的美國和法國等西方國家,已對委員會的成立表示歡迎,不過外交上還未實施與對待利比亞反對力量同樣的方式。

  「全國委員會」正式組建,意味著敘利亞反對派在反政府示威持續將近7個月後效仿利比亞執政當局,正式與巴沙爾政府分庭抗禮。

  「全國委員會」聲明,示威者將繼續以「和平手段」推翻巴沙爾政府,「委員會拒絕任何損害敘利亞主權的外來干預」。不過,聲明說:「委員會要求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履行對敘利亞人民的責任,保護他們」,阻止巴沙爾政府「犯罪」。

  不過,敘利亞外交部長穆阿利姆在大馬士革的記者會上稱:「將對承認該非法委員會的國家採取嚴厲措施。」 多位拉美國家部長訪問敘利亞,以表示對阿薩德的支持,他們與穆阿利姆一起出席了記者會。
沙發
 樓主| eztomcat 發表於 2011-10-15 10:09 | 只看該作者

敘利亞變節軍官「招兵買馬」欲推翻阿薩德政權

本帖最後由 eztomcat 於 2011-10-15 10:09 編輯

2011年10月11日 21:0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11日電(吳旭 王世錄)在土耳其尋求避難的敘利亞變節軍官里亞德•阿薩德日前表示,其計劃帶領新成立的敘利亞自由軍發動對敘利亞政府軍的武裝襲擊,旨在一舉推翻阿薩德政權。

  據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報道,里亞德•阿薩德10日稱目前約有1萬5千名軍人從敘利亞20萬政府軍中脫離。鑒於政府軍目前士氣低落,預計由脫離軍人組成的自由軍人數會不斷增加,力量會慢慢擴大。

  里亞德•阿薩德同時表示,武裝襲擊只會針對阿薩德的政府軍,自由軍不會對支持阿薩德政權的民眾發動武裝襲擊。

  據路透社報道,里亞德•阿薩德原為敘利亞政府軍陸軍上校,脫離敘利亞軍隊后,便開始率領一支反政府武裝,其目前在土敘兩國存在主權爭議的哈塔伊省避難。有分析指出,土耳其派安全官員負責里亞德•阿薩德的安全,這勢必會加劇土敘關係的緊張。

  據土耳其《今日沙曼報》報道,敘利亞總統顧問沙班日前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外國支持敘利亞反對派對敘利亞政府發動武裝襲擊的行為,表示敘利亞政府會採取措施有效減少反對派抗議活動。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東問題專家王聯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敘利亞國內反對派的走向和周邊鄰國的態度極度威脅著阿薩德政權。反動派如果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規模,形成聲勢,得到周邊鄰國和西方社會的支持,很有可能會推翻阿薩德政權。(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eztomcat 發表於 2011-10-15 10:11 | 只看該作者

俄羅斯表示願促成敘利亞現政權與反對派對話

本帖最後由 eztomcat 於 2011-10-15 10:11 編輯

2011年10月12日 00:41 來源:新華網

  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米哈伊爾·波格丹諾夫11日在莫斯科表示,俄羅斯願積極推動敘利亞現政權與反對派開展對話。

  根據俄羅斯外交部新聞局提供的消息,波格丹諾夫當天在與到訪的敘利亞反對派代表團成員會見后說,俄方願意繼續採取積極努力,推動敘利亞現政權和其他政治力量進行廣泛和富有成效的對話。

  敘利亞反對派代表團團長賈米勒表示,敘利亞反對任何外來干涉,以及可能導致國家陷入血腥衝突的挑釁和暴力行動。他說,敘反對派準備與現政權開展實質性且有約束力的對話。

  據聯合國統計,敘利亞今年3月中旬以來爆發的遊行抗議活動,已造成2700人死亡,而敘利亞官方統計的死亡人數為1400人,其中約一半人為軍人和警察。聯合國安理會本月4日就法國、英國等提交的敘利亞問題決議草案進行表決,決議草案未獲得通過。(記者劉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樓主| eztomcat 發表於 2011-10-15 10:12 | 只看該作者

人民日報海外版:武力和制裁難解敘利亞危機

本帖最後由 eztomcat 於 2011-10-15 10:12 編輯

2011年10月12日 04:0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歐盟外長會議10日在盧森堡舉行,會議發表聲明,以「最強烈口吻」譴責敘利亞政府「血腥鎮壓」平民,並要求敘總統巴沙爾「必須下台」,以實現敘國內的權力移交和政治轉型。與會外長還同意凍結敘商業銀行的海外資產,禁止歐盟企業與該銀行有業務往來。一切跡象都表明,敘利亞一次次被推到「風口浪尖」,其形勢發展呈「爆炸」之勢,前景堪憂。

  事實上,西方國家不斷加緊對敘制裁力度,並不惜以使用武力相威脅,逼迫敘「就範」,按照西方制定的民主、自由和人權標準行事。最近,法國、英國、德國和葡萄牙草擬的有關敘利亞問題決議就是一則例證。由於中國和俄羅斯的反對,決議草案在安理會未獲通過。

  阿拉伯媒體稱,西方國家有關敘利亞的決議草案,含有明目張膽干涉主權國家內政的內容,試圖讓敘局勢沿著利比亞形勢的「路徑」和「軌跡」發展。中俄行使否決權,意在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以維護敘利亞以及整個西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體現了中國講原則、負責任、主持正義的大國形象。西亞輿論認為,如果這次通過決議,不啻於向西方接下來可能的軍事干預敞開了大門,西亞將再起戰火,滑向更大的不測。因此,可以說,中俄的否決,阻止了「利比亞模式」被「複製」到敘利亞,避免了一場很可能步利比亞後塵的戰爭。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日前強調,俄羅斯不允許將聯合國變成顛覆各國現政權的工具,「聯合國不是為此而成立的」。同時,俄羅斯反對向敘發出最後通牒的做法。這其實也表達了中國及投棄權票的印度、南非、巴西和黎巴嫩等所有維護《聯合國憲章》基礎和宗旨國家的心聲。最新消息說,俄羅斯外長透露,正與中國一道,在安理會醞釀通過一個有關敘利亞的「更加公允和平衡」的新決議。

  令人擔憂的是,眼下隨著利比亞戰事進入尾聲,敘利亞已成「眾矢之的」。西亞媒體報道說,西方國家有繞開安理會,採取類似「科索沃模式」處理敘危機的可能。對此,有阿拉伯學者指出,敘利亞堪稱西亞大棋局上的一枚重量級棋子,它與地區幾乎所有國家都存在著利害關係,牽一髮而動全身。其地緣政治重要性、敏感性由此可見一斑。可以想象,如果對敘利亞實施軍事打擊,其牽涉面之廣和影響之深,後果甚至是災難性的。

  無數實踐證明,武力和施壓都不是化解危機之道,只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事實上,針對眼下每況愈下的敘利亞局勢,當務之急是對峙的各方表現出最大限度克制,立即停止各種暴力行為,使局勢緩和下來,以推動敘政府兌現改革承諾,儘快開啟由敘主導的包容性政治進程,同時採取有效措施,保護民眾的各項人權,最終達到化解當前危機的目的。

  而對國際社會來說,斡旋敘利亞問題應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特別是不干涉內政原則,同時斡旋應該是建設性的,應有助於緩和敘國內一觸即發的局勢,有助於推動政治對話彌合矛盾、化解分歧,有助於維護中東的和平與穩定,而不是一味施加、濫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那樣的結果,只能是推波助瀾,火上澆油,激化矛盾。

  (作者為本報中東中心分社首席記者 黃培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