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30年前叛逃美國的胡娜如今回國搖身一變成了座上賓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1 17: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1-10-11 09:32:58   來源  CHN強國論壇


17歲的胡娜高舉「白宮杯」,笑得極其燦爛。新華社資料圖片

胡娜,身高173cm,生於1963年,至今仍然風韻不減當年。本報記者 吳江 攝




「留」美者胡娜的網球人生

1982年之前,出身網球世家的胡娜是中國網球界的焦點人物,16歲拿到了全國冠軍,17歲奪得白宮杯青少年冠軍,18歲獲美國弗吉尼亞杯冠軍,小小年紀即貴為亞洲一姐。1982年之後,「胡娜」的名字一夜消失。因在美國比賽期間離隊不歸,胡娜一度被扣上「叛國」的罪名。

這一次中網,胡娜以解說員的身份回到北京。

家族淵源

外公拿過男雙冠軍

1926年的慰勞北伐將士運動大會上,四川人溫嶺拿到了網球錦標賽男雙冠軍,他屬於中國最早接觸網球並以網球比賽、教學為生的那批人。解放后,溫嶺執教四川網球隊,直至1972年退休。溫嶺的妻子楊渝君曾是上海江南女子學校的籃球主力,兩人的運動基因很好地遺傳下來。溫嶺的兒子和女兒都進入過專業網球隊,而成績最好的是他們漂亮的外孫女,名叫胡娜。

在四川隊,被評為省青年突擊手的胡娜很快就沒有了對手,旋即被上調至國家隊。當時國內比賽很少,無論是成年組還是青少年組賽事,教練都會帶上胡娜。16歲時,她成了全國冠軍。很快,胡娜又拿到了亞洲女單冠軍,並有機會前往美國比賽。

1979年,胡娜第一次到美國,觀看了美網比賽。之後,胡娜接連在墨西哥和美國打了數站青少年賽,先後拿到了白宮杯和弗吉尼亞杯冠軍,為美國眾多圈內人士看好。1981年,楊明訓帶領胡娜和李心意到加拿大出訪,並邀請澳大利亞傳奇巨星羅德·拉維爾觀看中國女網訓練,後者看過後表示,中國女子網球很快就會出成績,但要多出來參加比賽。

自1979年起,美國一些網球學院先後多次寫信給中國網球協會,邀請他們到美國訓練比賽,邀請名單中就有胡娜。

當時,國家體委沒有同意。

心存夢想

赴美期間突然失蹤

1982年,中國女網前往美國加州聖塔克拉拉參加聯合會杯比賽。這是中國1979年恢復國際奧委會身份后,中國女網第二次出國比賽,4名隊員分別是余麗橋、王萍、李心意和胡娜。主教練是沈建球,他曾擔任1974年和1978年兩屆亞運會女網主教練。領隊是新人金恕,他頂替了老領隊楊明訓。

首輪比賽,第一個出場的胡娜2比0戰勝岡本久美子,中國隊最終3比0戰勝日本隊。7月21日,根據安排,中國隊對陣德國隊。早餐時,教練和隊員遍尋胡娜不見。當天,胡娜通過律師致電組委會,稱自己很安全,並已尋求政治庇護。少了一人的中國隊0比3慘敗給德國隊。次日,中國隊便返回了舊金山。

近30年過去了,胡娜在北京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坦言,自1979年第一次觀看美網賽后,她就有一個夢想,一定要站在中央球場打一場比賽。而當時的中國隊不允許隊員外出參加巡迴賽,奧運會又不設網球比賽。剛剛恢復國際奧委會席位的中國體委對「個人化」味道很濃的巡迴賽並不感冒。

留美第一年,胡娜沒有「身份」,也就無法參加比賽。次年,胡娜向美國提出「政治避難」,獲准。中國外交部和國家體委認為美國此舉影響了中美之間的正常交流,並決定停止當年所有的雙邊體育往來。

而就胡娜個人,一度被定性為「叛國」。

職業生涯

如願進入中央球場

留在美國,並不等於夢想唾手可得。

最初的一年,胡娜沒有身份,不能參加任何國際比賽。1983年,胡娜獲得了「身份」,但傷病襲來,訓練一停就是8個月。

在胡娜的職業生涯簡介中,轉入職業的時間寫的是1983年,實際上直到1984年初,她才開始系統參賽。由於沒有排名,胡娜不得不從最低級別的衛星賽打起。21歲的胡娜,對手經常是十四五歲的孩子。每每這時,胡娜都感覺把最好的時光浪費了。

1984年,胡娜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大滿貫——美網。

「1979年第一次來美國,看過了美網,當時就告訴自己,希望有一天能來這裡參賽。」胡娜回憶說。

1985年,胡娜在溫網打進第3輪,此前沒有中國人能在溫布爾頓有過這樣的成績。隨後,胡娜在美網打進第2輪,並如願站在了中央球場。當然,這大部分要歸功於她對手的影響力——當時世界排名第三的美國人Pam Shriver。胡娜最終輸掉了比賽。

為了更好地適應巡迴賽,胡娜1987年將家從洛杉磯搬到了聖地亞哥。在外比賽時,胡娜有時會碰到中國人,每每聽到球迷用中文喊:「胡娜,加油!」她都想流淚。1985年是胡娜職業生涯最成功的一個賽季,她打進了溫網第3輪。1992年初,胡娜因傷退役,8年職業生涯,她參加了16次大滿貫賽。

退役之後

移居台灣當起解說

退役后,胡娜在聖地亞哥生活了5年,攻讀經濟管理專業的同時,拿到了教練員資格證。1996年,胡娜移居台灣,次年成立了「胡娜網球俱樂部」,她在花蓮等原住民地區尋找青少年加以培養。這期間,胡娜時常搭檔許乃仁在衛視中文台解說網球,兩人被視為網壇華語解說的第一組合。

胡娜事件影響了一撥人。1982年8月16日,國家體委宣布網球隊改組:總教練張大陸(主管男隊)、副總教練沈建球(主管女隊)、隊員李心意離開國家隊。李心意的離隊直接導致中國網球亞運會首金推遲了4年,而張大陸和沈建球則未能再繼續執掌國家隊。

胡娜事件對中國網球觸動很大,中國網協隨後決意改革。1983年,赴美比賽期間與胡娜「同居」的李心意,就得到了出國比賽的機會。

2008年,胡娜曾帶小隊員來北京參賽,她去了老領隊楊明訓家,沈建球也在,三人多年後重逢,曾經的不悅隨著時間散盡。

「我曾經有一次開玩笑說,如果胡娜見到我,她要賠我100萬。其實我不恨她,她那時候太年輕,那麼熱愛網球,打得也是國內甚至是亞洲最好的,發生那樣的事不能怪她。」沈建球後來回憶稱。

楊明訓以開玩笑的口吻問胡娜:「如果那次比賽我還是領隊,你會走嗎?」

胡娜沉默不語。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2: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