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羅援: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10-12 04: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10-11 10:05 作者:羅援  來源: 四月網
     
核心提示:今年是《國防教育法》頒布10周年。近期,中央就加強新形勢下的國防教育工作再作部署,對當前做好國防教育、樹立國防觀念的意義、重點進行了詳盡闡釋,並對加強國防教育的相關政策支持和配套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作出了明確規定。這一部署正逢其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今年是《國防教育法》頒布10周年。近期,中央就加強新形勢下的國防教育工作再作部署,對當前做好國防教育、樹立國防觀念的意義、重點進行了詳盡闡釋,並對加強國防教育的相關政策支持和配套保障等方面的工作作出了明確規定。這一部署正逢其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國家不可一日無防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國防不僅關乎我國國土的存失,而且關乎我國安全與發展的全局,更關乎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基礎,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因此,鄧小平告誡我們,「要始終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鄧小平曾將當代的時代主題概括為「和平與發展」,但他馬上接著又說,「到目前為止,這兩個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和平的問題沒有解決,發展的問題更加複雜。」事實正是如此,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社會的貧富差距並未縮小反而不斷擴大,世界不是變得更加安寧反而變得更加動蕩。恐怖主義沒有絕跡,霸權主義仍在肆虐。一些國家想打誰就打誰,聯合國憲章、國際公法對其毫無約束力。從1991年海灣戰爭開始的20年間,某個超級大國平均每4年打一仗。有理由要打,沒有理由,找個理由也要打。對此,所有主權國家不能不有所戒備,弄不好,哪一天戰爭就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發展是硬道理,強軍也是硬道理。歷史曾一再證明,且現在仍反覆證明——「落後就要挨打」。在霸權主義尚未壽終正寢的今天,叢林法則仍是某些霸權國家信奉的鐵律。倚強凌弱、以大欺小是其內定的國際秩序「潛規則」。從最近幾年血淋淋的殘酷事實來看,所有被某些霸權國家「修理」的國家,哪個不是國力孱弱、內亂不已?而那些國力強盛、內部統一的國家,誰又敢染指?因此,強國必須強軍,軍不強,最多是一個富國,而永遠也成不了一個強國。中國歷史上的大清帝國,當年白銀儲備世界第一,但沒有一個強大的國防和先進的軍事理論,甲午戰爭一仗打下來,中華民族幾乎沉淪了百年。因此,GDP的高低可作為一個富國的參照系,但絕對不是一個強國的唯一標誌。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的復興之路。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公開承諾永遠不稱霸,將來強大起來也不稱霸的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首先倡導建立和諧世界的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堅持「后發制人」防禦型國防政策的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保證不首先使用原子彈、不對任何無核國家和無核地區使用原子彈的國家;是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唯一一個近三十年沒有打過仗的國家。就憑著這「五個唯一」還不足以證明中國的和平誠意嗎?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某些人就是不相信你的和平誠意,百口莫辯,他們不是不知道中國不會對世界構成威脅,而是有意攪渾水,硬是把「中國威脅論」的標籤貼到了中國的腦門上。他們把軍機軍艦開到中國的鄰近海域空域進行抵近偵察,反而說,中國對它構成了威脅;它在策劃武力介入阻止中國統一大業的軍事行動,反而指責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提升「反介入」能力;它在中國的周邊地區拼湊「亞洲版小北約」,試圖圍堵中國,反而指責中國反應過度。說實在的,那些霸權國家根本就不在乎你是否建立什麼社會,只要你是共產黨執政的國家,它就非要把你拔除而後快;它也不在乎你是否和平崛起,只要是你崛起,它就不能允許。美國總統奧巴馬說了,「美國絕不能當老二。」說白了,按他們的邏輯,中國連當老二的資格都沒有,只能永遠淪為二三流國家。

由此看來,「中國威脅論」是毫無道理的,反而威脅中國的人卻大有人在。我們絕對不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中國的軍隊不能和平時期建和平軍,中國的民眾也不能被「和風吹得遊人醉」。

國防教育存在軟肋

近三十年相對和平的安全環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戰略機遇期,但也在部分軍人的頭腦中滋長了和平麻痹思想,在部分民眾中滋長了泛和平主義思潮。好像任何問題只能用和平手段來解決,用非和平手段來解決,就成了大逆不道。如此,中國進行國防現代化建設、軍隊進行軍事鬥爭準備就失去了根據。「敢戰方能言和」,「有備才能無患」的古訓必須警鐘長鳴。軍備寧肯備而不用,國家不可一日無防。

現在,國防教育存在一些需要重視的問題:一是重經濟輕國防。一些地方的經濟開發損害了國防設施;一些地方的口岸開放影響了國防安全;少數適齡青年國防觀念和依法服兵役意識淡化,參軍熱情有所下降;一些民兵、預備役人員參加軍訓「朝錢看」,「招之不來,來之要錢,錢少不練」的現象在某些地區存在。

二是重文輕武。一些大專院校注重學科教育,而忽視國防教育。認為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把國防教育作為軟指標,或形同虛設,或流於形式。

三是軍事理論界存在一些混亂現象,干擾了國防教育。現在理論界亟需解決三個問題:其一,馬列主義的戰爭觀是否過時了?戰爭還有沒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其二,帝國主義的本性是否發生了變化,為使資本無限化、利潤無限化而不擇手段,還是不是帝國主義的本質特徵?其三,我黨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是否走對了?這「三問」不解決,國防教育就會無的放矢。

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決這些問題也必須運用多種手段,標本兼治,既要加大國防教育的力度,又要進一步優化部隊成長成才環境,完善軍人優惠政策,增強部隊的吸引力、凝聚力,還要增強國防的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執行力。

例如,重慶市規定,全市大學生須接受不少於15天的軍事技能訓練、不少於36學時的軍事理論課,以及不少於6天的國防教育活動。中小學生每年須參加不少於1次的國防教育活動。高中生需要通過參加開設國防教育知識講座、開展學生軍事訓練等方式,掌握必要的國防知識與技能。高中生和大學生接受國防教育的情況將進行考核及考勤登記,軍訓成績也將記入學生本人學籍檔案。同時,還將設立國防教育宣傳周。這一做法值得學習、參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國外在國防教育方面有許多可借鑒之處。例如瑞士,地處中歐腹地,國土面積僅4.13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永久中立國。100多年來,歐洲戰事不斷,瑞士卻能在200多年的時間裡成功保持中立地位,不受外來侵略。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國防教育領域來看:

國防意識深入民心,著力培養國民國防意識和尚武精神。瑞士雖已有將近200年時間未經歷任何戰爭,但卻一直堅持以「軍事防禦」為核心,政治、經濟、軍事三位一體的「總體防禦」戰略。瑞士政府認為,培養和保持國民的國防意識和尚武精神,動員國內力量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不只是為了爭取戰場上的勝利,更重要的是震懾入侵者,以避免戰爭。瑞士聯邦民防局編髮的《民防手冊》從小學生到養老院的老人人手一冊。該手冊上寫明,防衛最重要的是精神狀態,國民應提高政治警惕。在國家遭遇危險時,要力戒失敗主義和不抵抗主義。

政府官員每年到國防學院輪訓。瑞士國防意識的深入人心,與各級政府官員的重視密不可分。為了確保政府官員重視國防並掌握相關知識,瑞士法律規定政府官員和地方負責人每年都要到國防學院輪訓,每期2~4周,其間著重進行國際形勢、國家安全政策、戰略與資源管理等方面內容的學習。在瑞士,每當社會上舉辦一些和國防相關的紀念活動,政府不但會撥出專項經費,主要官員還必須親自參加並發表演講。

抓住一切機會進行國防宣傳。日常生活中,瑞士政府經常利用報紙雜誌、博物館、紀念碑、城市塑像等載體宣傳民族英雄的光輝事迹。瑞士國內大量的軍官與士兵協會、公民協會、射擊協會等官方或半官方組織,也是國防教育的重要陣地。此外,瑞士國內經常舉辦各種紀念活動以強化國民的國防意識。瑞士官方經常投資拍攝防務題材電影,且在每部電影的結尾都打出「國而無防,必遭侵略」的醒目字幕,以教育普通民眾認識國防的重要性。在瑞士,各類和國防相關的比賽也吸引了眾多民眾參與。如,每年都要舉行1次全國性射擊比賽、3~5次軍事越野賽和武裝馬拉松賽,並舉辦1次傳統的婦女射擊賽。

瑞士以「刺蝟戰略」立國。其中立政策有三大特徵:自願性、永久性和武裝性。自願性表現為瑞士已奉行了幾百年的中立政策,聯邦政府和絕大多數國民都擁護中立政策。永久性是指瑞士不只是在周邊發生某一場戰爭而臨時宣稱中立,而是在任何外交事務中都堅持中立政策。武裝性表現為「總體防禦」的國家戰略,即實施全民防禦,以武裝保衛中立。瑞士將這一戰略稱為「刺蝟戰略」:刺蝟無力犯人,但遭到侵犯時會立即縮成一團渾身是刺,令外敵無從入手。瑞士人民與政府都很清楚,和平不能依靠大國恩賜,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以強悍的武裝力量保衛中立。

依法治軍。早在1944年,瑞士政府就制定了「民防法」,幾經修改,補充了與之配套的17種法律、法規,使瑞士國防的訓練、經費、工程和物資儲備等方面都有法可循。由於瑞士已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處於和平狀態,國內部分人士提出瑞士已不再需要軍隊。對此,瑞士於2001年12月就「是否應該保留軍隊」進行全民公決,結果有79%的人堅決支持保留一支強大的軍隊。因人口數量有限,為確保兵員數量,瑞士《兵役法》規定,年滿20周歲的合格男性公民必須服兵役,女性公民按自願原則參加。瑞士法律規定,身體合格而拒服兵役者將被判刑。

軍事訓練常抓不懈。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常年訓練。瑞士職業軍官和常備軍進行日常軍事訓練。二是基礎訓練。憲法規定,合格的瑞士男性公民年滿20周歲后都必須參加基礎軍事訓練。根據任務和專業,需要到軍事院校或軍事基地接受訓練,時長21周。三是提高訓練。瑞士民兵在基礎訓練結束后將進行考試,其中被軍方選拔為軍官的人員,將繼續接受為期17周的提高訓練,畢業后提升為瑞士民兵部隊軍官。部分素質優秀人員將被選拔為職業軍官。瑞士民兵除在20歲左右需參加規定的基礎訓練外,在20~42歲期間,每年還必須參加軍事技能更新訓練,以保證熟練使用相關武器。為保證所有人員都能參加年度更新訓練,瑞士軍方會通過各種渠道發布年度更新訓練的信息。為保證參訓人員不會因參加軍事訓練而在經濟上受到損失,瑞士法律規定,公司、工廠、商店、企業等所有用人單位都必須做好相應安排,保證僱員能在規定時間參加訓練,並照常支付其工資。聯邦政府也將按軍人報酬的同等標準給予參訓者生活補助。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4: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