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拿公眾的錢拯救高利貸,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無恥的創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9 0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2011-10-08 15:58:13   【中華論壇】



這兩年我們很少經歷颱風的襲擊,可是一場金融風暴卻不期而至,這場風暴會是幾級?十級?十二級?還是十七級?

    請有關部門發布有關金融風暴的風險級別!請問這次金融風暴到底有幾級?請問這次金融風暴到底要刮多久?請問這次金融風暴的受災區域有多大?請問這次金融風暴的受災人口有多少?

    在當前一切都還沒有搞清的情況下,我們的有關部門卻在匆匆救市!這到底在救誰?官員?企業?老百姓?炒家?高利貸?樓市?股市?城市?就目前而言,我們恐怕連救助對象都沒有搞清楚吧?

    為什麼一切都只是靠民間傳言在證實一些消息?

    高利貸的錢到底來自哪裡?

    當前要趟溫州高利貸問題這趟渾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實在有太多的迷局讓人無法解開,然後如果這些迷局不解開,所謂的救市恐怕會變成火上澆油。

    溫州高利貸資金規模到底有多大?至今恐怕是個謎。這個問題說說簡單,但要搞清楚實在太難,可是如果這個問題沒搞清楚,說出手救市又該怎麼救?現在說要穩定金融市場,那麼是不是說這次救的不是中小企業?而是我們的國有銀行。

    溫州高利貸到底有多少資金是屬於老百姓的血汗錢?這也只是個謎。老百姓的錢都是涉及到千家萬戶生活的問題,有些人家是全部家當投入了高利貸,可是許多連收據都沒有。沒有收據就不受法律保護,所以這次救的恐怕也不是這些老百姓吧。

    溫州高利貸有多少資金屬於老鼠會式層層加碼?這又是一個謎。有許多擔保公司靠的是從一個個個人或銀行、企業手裡借來的錢,這些錢好多是已經倍加了利息了,然後他們又加利息繼續傳給下家,這樣一家一家的傳,到最後錢去了哪裡大家都已經不知道了,這樣的錢產生的問題卻是一個連鎖反應。一環出問題,大家玩完,所以這些資金才是最危險的。

    而最大的謎就是溫州的高利貸到底有多少是官銀?官銀更複雜。有些是公款、有些是小金庫的錢,有些是銀行的存款,有些是官員的受賄款,這其實相對當洗錢行為。所以政府應該徹底查清楚:

    這裡面有多少是屬於公款挪用的?請有關部門查查各單位的帳,看看有多少能對上帳? 這裡面有多少是屬於單位小金庫的錢?請有關部門查查各單位的小金庫,看看他們的錢都去了哪裡?這裡面有多少是工程款的,查查各工程的投資款是不是都投在了工地上? 這裡面有多少是我們的養命錢,我們的養老金是否還安全?請有關部門查查我們的養老金還在不在我們的賬面上?這裡面有多少是銀行的錢,本該正常貸款的,卻被用來放高利貸?請有關部門查查有多少銀行的放貸情況是正常的?看看有多少本該正常貸款的錢變成了高利貸?看看有多少行長和工作人員在放高利貸?這裡面又有多少是企業從銀行來的貸款被拿來放貸的?不搞生產搞高利貸你也要求被救嗎?這裡面有多少是保險公司的錢?保險公司還保險嗎?這裡面有多少是官員的錢?是不是在空手套白狼?是不是受賄來的錢,用高利貸洗錢?官員放貸的規模有多大?人數有多少?

    高利貸的錢最後到底去了哪裡?

    搞清楚錢從哪兒來的,為的是搞清楚錢都去了哪裡?當前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恐怕就是:溫州這麼多高利貸的錢最後到底去了哪裡?現在都在哪裡?還有多少是安全的?這恐怕又成了千古之謎。

    請問借高利貸的企業中:

    有多少企業貸款的錢是用在了實業生產中?有多少企業貸款的錢是用在了炒地皮?有多少企業貸款的錢是用來炒樓市?有多少企業貸款的錢是用來炒黃金?有多少企業貸款的錢是用來炒股市?還有放高利貸的錢還有多少是安全的? 有多少錢被拿去賭博了? 有多少錢被拿去跑路了?有多少錢被樓市套住了?

    救市到底該救誰?

    那些拿貸款出去放貸的企業該救嗎?那些拿單位公款出去放貸的單位該救嗎?那些拿銀行存款出去放貸的銀行該救嗎?(月底攬存款應付檢查的銀行有多少拿存款出去放貸了) 那些拿錢跑路了的該救嗎?那些靠層層加碼放高利貸的擔保公司該救嗎?

    請有關部門好好想想,好好理一理,不要匆忙救市!你們的錢也是我們老百姓的血汗錢啊,這些錢本來可以用來減輕我們醫療負擔的,這些錢本來可以用來改善我們生活環境的,這些錢本來可以降低我們交通壓力的,這些錢本來是可以用來建廉租房的!如果救市打了水漂,怎麼辦?

    更何況有些人是不該救的,那些把銀行貸款不用於實業投資、不用於生產投資,拿銀行貸款去放高利貸、去炒樓、去賭博,現在出問題了,你救了他,那麼那些老老實實做實業的豈不被當成傻子了,難道還是要讓老實人吃虧嗎?那些擔保公司明明知道自己的利息已經超出國家法律的規定,還要用那麼高的利息去放貸,本來就違法了,難道也需要被救嗎?

    要救市必須先搞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不要說救就救,這不是救火,是在救市,既然是救市就要尊重經濟規律。溫州要轉型,遲早都得有這麼一天,遲早都得過這一關。

    溫州的經濟模式需要提升和轉型,這是我們經常放口邊的口號,現在這一天真的來了,我們卻說要救它。要救什麼?難道還救過去那種已經無法持續的發展模式嗎?難道是想救那些設備落後、技術落後、生產方式的落後企業嗎?新陳代謝、優勝劣汰本來是一個自然法則,現在老的、落後的要死去了,你救了他,那麼下次你再說轉型發展,然後再讓他去送死,這不是添亂嗎?

    溫州的經濟問題不是一天兩天了,它就像一個潰爛的堤壩,沒有風浪的日子裡,風平浪靜時,一切都完好,可是颱風一來就會徹底潰壩。既然潰壩了,為什麼不重新建一個,卻要在舊堤壩壘土呢?那樣颱風一來依然會倒下的。

    對溫州來說,這也許是一場災難。但中國人強調的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現在許多企業已經生死一線,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趁機進行結構調整呢?將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低水平的企業徹底淘汰掉。現在溫州的金融市場問題百出,一些銀行不務正業,為什麼不趁機整頓銀行系統,研究一下已經出現的問題,探討一套適合溫州民營經濟的金融市場法則呢?現在許多單位的領導開始坐立不安,因為單位的錢、各項工程貸款也有不少進了高利貸市場,為什麼不趁機好好查查那些貪官污吏呢?現在為了追債,一些黑社會組織冒出來了,為什麼不趁機進行打擊呢?你救市了,所有這些本已冒出來的問題就又壓下去了,那麼以後怎麼辦?你救得了一時,可你救得了一世嗎?

    瞎子騎盲驢、夜深臨深池,救市不是件容易的事,請三思啊!!!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沙發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9 01: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1-10-9 01:29 編輯


鏈接︰


溫州熱錢鏈斷裂:從百姓到官員直至銀行無一倖免

    溫州由個人、錢莊、企業、官員、正規擔保公司、銀行構築的民間借貸資金鏈越來越長,終於釀造了一場嚴重的信用危機

    溫州,這座中國民間資本之都,如今風聲鶴唳,由個人、錢莊、企業、官員、正規擔保公司、銀行所構築的資金鏈條,正在逐環斷裂。

    從年初的一些企業主「跑路」(溫州人對躲債的俗稱)開始,危機初現端倪。財新《新世紀》在當地調查了解發現,真正產生連鎖反應的,要從王曉東7月「跑路」開始。此人於2007年左右炒股、炒房發了財。隨後開辦了一家創投諮詢公司,廣泛吸收溫州公務員的資金,至2011年7月左右,其借貸規模達12億元。因為投資不當,資金鏈斷裂。

    這波及到溫州龍灣巨邦鞋業的企業主王和霞。此人吸收了5000萬元左右的資金,轉手貸給王曉東。王曉東倒掉,王和霞選擇了「跑路」。和巨邦鞋業相鄰的寶業皮革和大華皮革等企業,因為民間借貸互保等原因,也於8月關停。

    9月21日成為溫州民間借貸危機的一個轉折點。當地的眼鏡龍頭企業溫州信泰集團老闆胡福林選擇「跑路」,民間借貸規模在8億元左右。已高度警覺的民間借貸人紛紛加緊收賬,無形中又引發了更大規模的企業主「跑路」。截至9月27日,據當地公安部門統計,溫州共有40多家企業主選擇「跑路」。

    企業主的「跑路」,引發了幾家正規擔保公司的資金鏈緊張。溫州市擔保協會副會長單位溫州金橋擔保和理事單位溫州金泓擔保,在這一輪風波中關停,從而引發與其關係緊密的地下錢莊資金斷裂。

    而上述有的放貸人,其實是利用一定的手段從銀行騰挪出資金。當放貸人「跑路」后,背後的銀行風險凸顯,如鹿城農村合作銀行就被捲入其中。放貸人陳繁蓉利用和鹿城農村合作銀行分理處主任的關係,捲款而逃。

    至此,一個資金崩斷的鏈條已形成,從百姓、政府官員、地下錢莊、正規擔保公司直至銀行,無一倖免。

    央行溫州市中心支行調查顯示,溫州有89%的家庭個人和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據該市經信委監測,溫州市民間借貸的規模已超過1200億元。溫州方興擔保有限公司董事長方培林說,溫州90%的家庭都在搞金融。

    有企業家認為,現在的「惡果」是「炒」出來的。他認為,近年來,溫州人炒礦、炒金、炒股、炒匯、炒房,幾乎人人參與。最終全面投入炒錢(高利貸),民間資金逐級向擔保公司和借貸高手集中,月息1.5%直至10%,最終炒出了「跳樓」的惡果。

    接近溫州市政府決策層的消息人士稱,9月27日上午,溫州市相關部門召開會議,試圖化解恐慌情緒,防止連鎖反應,整頓金融秩序。

    溫州成立專門針對此次危機的領導小組,下設企業幫扶組、金融組、維穩組、宣傳組,爭取國家開發銀行30億元資金,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也試圖聯繫出走的企業主,敦促通過溝通解決問題。

    「被貸款」

    9月28日9時許,近50多位「借款人」聚集在溫州鹿城農村合作銀行矮凳橋分理處門口,要求討個「說法」。他們都因與一位女企業主結識,在這個分理處簽字借款30萬元,拿到這筆錢的女企業主已「跑路」,銀行向這些「借款人」發出了貸款確認函。

    其中一名人稱「阿慧」的女士已在9月23日凌晨跳樓而亡。死者住在溫州人才大廈E單元2712室,卻從D單元2610室跳樓而亡。2610房間真正的主人,名叫陳繁蓉,即是前述女企業主,其前男友和鹿城農村合作銀行矮凳橋分理處主任李軍熟識。

    在公開資料里,陳繁蓉是邦本印刷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實際上,陳是一個「老高」,即溫州俗稱放高利貸者。她的資金來源,則是這些談妥「被貸款」的人們。

    一位「借款者」小張告訴記者,2011年9月初,他聽說陳繁蓉是鹿城農村合作銀行矮凳橋分理處的老客戶,有些銀行優惠服務可以給自己人,便同意把水電費賬戶轉移到溫州鹿城農村合作銀行矮凳橋分理處,陳繁蓉可以每個月代繳水電費並每月給現金1500元。

    在陳繁蓉出示了一張職務為矮凳橋分理處營銷人員的名片后,小張便去矮凳橋分理處陳繁蓉處辦理了手續,按了手印。

    9月24日,周六,鹿城農村合作銀行總行的一個工作人員給小張打電話,要到小張家裡做貸款對賬,要求他簽一份貸款確認函,確認他名下有一小額循環貸款,金額為30萬元。「我連貸款卡也沒有,而且提款也應該是我本人出面,但是什麼都沒有參與,30萬元貸款就被划走了。」小張稱。

    跳樓自盡的阿慧名下貸款資金更為龐大。她將自己的幾套房子抵押,貸款資金卻由陳繁蓉掌握。阿慧跳樓當晚,陳繁蓉下落不明。身後的債務關係也不明確。銀行的工作人員則稱,目前此類「被貸款者」有40多位。

    根據鹿城農村合作銀行的披露,截至2011年6月末,全行各項存款餘額達129.84億元,比年初增加6.88億元;各項貸款餘額95.43億元,比年初增加8.34億元。

    「問題還在調查中,我們已經報案。問題還是需要法律來解決。」銀行員工向記者表示。矮凳橋分理處主任李軍和業務員黃茂進已經接受調查。

    禍起「平台」

    在一位當地官員看來,溫州企業主參與民間借貸以前是單對單的融資,現在是通過一些平台進行融資。無牌照的擔保公司、寄售公司、投資公司等,溫州市有1000多家,「或許正是這些機構,放大了高利貸的影響」。

    有官員稱,王曉東和他的創投諮詢公司就是其中典型。比如一家鞋業公司的企業主借了幾千萬元轉給王曉東,成本是每月利息1分5厘左右,放到王曉東那裡是月息2分。「王曉東倒台,他也跟著倒閉了。」

    有和他打過交道的人稱,王曉東的創投公司辦公地址在上海金茂大廈,以彰顯實力。王也曾包場一家義大利奢侈品店,專門招待他的溫州老鄉。王曉東曾是國土系統的工作人員,其妻也是公務員。

    一位城商行人士表示,當地銀行工作人員、一些信用狀況較好的企業、個人(公務人員)能從銀行拿到比較低的利率,信用貸款或抵押貸款,再拆借給別人,賺取中間利差。官階越大,可以貸款的數量越大。「王曉東有個債主清單,公務員的比例很大。」

    王曉東在上海進行房地產投資和股權投資,同時也放貸,放出的最大一筆資金高達1.9億元。但因各種原因,王曉東陷入了危機。「跑路」之前,王曉東曾經希望藉助期貨投資死命一搏,卻落得巨額虧損。

    按照王曉東的融資成本來算,其12億元民間借貸資金,如按照每月2分利息,每個月支付利息就需要2400萬元。

    溫州華峰申銀擔保公司副總經理程恆祥表示,多元化投資最怕資金鏈斷裂。「一枚釘子,就有一個坑,你把釘子抽走了,窟窿就留在那邊。沒有辦法堵,就漏水了。」

    8月底到9月上旬之間,躲債的王曉東選擇回到溫州,居住在有官方背景的龜湖飯店。

    有知情人士表示,經過盤點,王曉東所剩資產大概五六億元。包括房產和幾個股權投資項目,「但房產證上的名字很多都不是王曉東」。

    時代商務律師事務所主任邱世枝向財新《新世紀》記者表示,該所代理了王曉東的案子。溫州市甌海區的一名官員向財新《新世紀》記者確認,王曉東正在擬訂償債方案,債權打七八折,「有的已經還了」。

    餘波未了,受到牽連的一些實業企業正是「金字塔」的下一級。

    7月27日,巨邦鞋業老闆王和霞出逃,原因即涉及王曉東案。當地官員稱,巨邦鞋業成立於2004年,兩個廠區共有三條流水線,三四百名工人,年銷售額大概在1000萬元左右。目前,巨邦鞋業捲簾門緊鎖,牆上貼滿了各種法院通知單。

    在當地人看來,很多企業做銷售沖規模,但利潤率極低,后往往通過實業企業吸納資金,轉而對外投資以期賺到快錢,如房地產、礦業、高利貸等。

    「根據我們的了解,"跑路"的企業,很多都有訂單,並完全不是實體經濟的問題。」溫州市經信委主任余中平在一次內部會議上稱。

    中介風險

    「現在的企業,除了主業,盲目地擴張,甚至也開始搞擔保公司,每個月放貸5分利,哪個行業有這麼高的利潤?怎麼可能不出問題?」溫州市銀行業協會秘書長石錫堅稱。

    溫州市擔保協會秘書長郭炳鈔表示,目前溫州擔保公司在銀行的擔保餘額共有100多億元,一些企業主「跑路」,影響到正規的擔保公司,其中包括溫州市擔保協會副會長單位溫州市金橋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以及理事單位溫州金泓信用擔保公司。這兩家公司今年5月剛剛獲得國家頒發的融資性擔保經營許可證。截至9月27日,當地已有48家擔保公司獲此許可證。

    「有些擔保公司以投資理財的名義吸收存款,再以受託貸款的名義放出去,很難監管。」程恆祥表示。

    民間借貸在沿海由來已久,最早期的民間借貸存在於親朋之間的資金周轉,由一張雙方簽訂的借貸合同為紐帶,相互認識的人之間借貸資金。

    「這種方式很直接,一旦出現違約,可以利用家族裙帶關係施加壓力。」一位長期研究民間借貸的資深人士表示,「這種形式的組織不斷擴大,就形成了後來的各種標會、搖會、輪會。」標會為在正規金融市場上受到信貸配給的部分中小企業和個人,提供了重要的投融資渠道,但存、貸款金額和時間安排等方面不夠靈活,不能很好地發揮存款類金融機構「積少成多」「續短為長」的金融資產轉化功能。

    「由於資金鏈條相對變長,各種"會"形式的民間金融的風險也相對提高,出現了一些違約及清算風險。」前述資深人士表示。

    「近年來,民間借貸的主要形式已經轉化為中介機構。」另一位大型金融機構相關研究人士指出,各種形式的民間借貸中介機構已形成類銀行金融機構,有的拿到了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類金融牌照。通過中介機構,互相不認識的存款人和借款人通過中介機構牽線,就可以完成資金的借出和貸入。

    他同時表示,在原有的標會、輪會、搖會中,借款人和放款人雖然可能不直接認識,但通過各種關係間接聯繫。標會內部不大可能隱瞞借款人的不良信用狀況,且一旦出現違約前兆,可以通過各種關係對違約人施加壓力。而在中介機構的模式下,職業的中介機構開辦人往往為了順利完成交易,對放款人隱瞞借款人的資信狀況,在難以還款的情況下,還有激勵不及時告知放款人。

    「這種最後撈一把的情況很常見。」一位熟悉東南省份民間借貸的人士表示。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9 01: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1-10-9 01:32 編輯


高利貸引起溫州大量企業倒閉驚動了國務院


    從全國民營經濟發展致富的典型到民間資本借貸問題的爆發地,溫州被看成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前奏。也正是因為民間資本借貸的問題在溫州集中地暴露出來,使得中央各部門都在積極地探尋解決之路,以防止問題擴展到全國。

    日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包括央行行長周小川、財政部長謝旭人在內的一眾財經高官南下溫州來處理這一場「溫州危機」。他們就與當地的中小企業家來座談,指示當地政府想盡一切辦法,穩定經濟形勢,穩定金融形勢。有專家分析說,當局可能會推出讓銀行暫緩追債以及防止老闆外逃等等措施。

    妥善處理民間借貸引發的問題

    據悉,目前溫州中小企業倒閉現象比預想的要嚴重,今年以來,溫州眼鏡、打火機、鎖具等40多家出口導向型企業利潤同比下降約30%,虧損面超過1/4。大批中小型企業倒閉,許多企業老闆「跑路」,其中包括浙江江南皮革有限公司、波特曼咖啡、樂清三旗集團等名企。

    據媒體之前報道,央行溫州中心支行上半年進行的一次調查顯示,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元,有89%的家庭或個人、59.67%的企業參與。而來自溫州官方的文件也首次證實,當地民間借貸規模占民間資本總量1/6左右,且相當於溫州全市銀行貸款的1/5。其資金來源主要是民營企業和普通家庭的閑置資金。這些錢當中,用於一般生產經營的僅佔35%,用於房地產的佔20%,停留在民間借貸市場上的資金規模高達40%(440億元)。

    10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浙江紹興和溫州調研經濟運行情況,並在企業主持召開三次座談會。

    總理強調,要切實防範金融風險。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要遵循市場原則,減少行政干預,降低市場風險和道德風險。要加強對民間借貸的監管,引導其陽光化、規範化發展,發揮其積極作用。大力整頓金融秩序,採取有效措施遏制高利貸化傾向,依法打擊非法集資,妥善處理企業之間擔保、企業資金鏈斷裂問題,努力做到早發現、早處置,防止風險擴散蔓延,防範區域性風險。對已經發生的風險事件,要妥善處置,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增強市場信心。

    謹防借貸的「多米諾效應」

    雖然美銀美林發表的報告稱,溫州的「灰色借貸」對於整個中國來說或者只是「茶杯中的風暴」,對於溫州和中國沿海的製造中心地區來說,真正的挑戰是愈來愈高的人工成本和對於提升產品附加值的急切需要。美銀美林認為無需擔心中國會出現自己的「次貸危機」,因為投資者已經對於溫州出現的破產和「灰色借貸」失敗等狀況產生警惕。

    但是,溫州民間資本借貸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卻不得不引起足夠的重視。民間資本借貸之所以如此火爆,一方面民間資金想找出路,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融資難」。中小企業難做、實體經濟難為,使很多企業家把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注意力放到「轉行」上來,炒房、炒稀土、炒古董、炒金融衍生品,再到眼下的民間高利貸,什麼賺錢炒什麼,以至於現在炒出了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最新的資料顯示,進入9月份,流入銀行體系的存款呈現出加速的趨勢,截至9月15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各項存款比較8月末,下降了4200億元,貸款增速只有800多億元。而業內預計,全國銀行業各項存款下降,可能高達6000億元以上,與銀行存款大幅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間借貸是欲發瘋狂。

    而這場火爆的借貸中的可怕之處就是一旦民間資本借貸出現問題便會像多米諾骨牌一般引發一連串的問題。不少中小企業即時債權人又是債務人,就像二十多年前的「對縫」一樣,一旦哪個環節出現了問題,上游下游都會隨之出現不良運轉。在我國民營經濟佔據半壁江山,若不能很好解決民營經濟的融資問題,那麼中小企業的倒閉潮或會如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最終危及我國的實體經濟,對此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

    金融體制改革迫在眉睫

    說到底溫州只是全國的一個縮影,但是卻給整個金融運作與監管體系敲起了警鐘,如果不進行改革,直接影響到的是全國各地的資金鏈與企業生存,乃至於整個社會的穩定。

    一味靠「堵」不是解決辦法,給民間資本一個合法的出路,引導民間借貸陽光化、規範化,當是根本之策。不少業界和學者紛紛呼籲,民間借貸陽光化是解決目前問題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改革迫在眉睫。

    首先是要認可民間借貸的合法社會地位,要納入到銀行小貸公司,融資擔保機構等,同等的金融體制內。此外對民間借貸中,借貸雙方資金使用途徑等要有明確的法律手段和武器來規範,監管機制尤為重要。

    這就要求我們逐步放開金融市場,疏通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渠道,實現資本要素的自由配置,也就是打破現有銀行的壟斷體制。事實上,「新36條」已有類似規定,如「支持民間資本發起設立信用擔保公司,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金融中介服務機構」,民間借貸陽光化其實也是「新36條」的具體落實過程。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4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9 01: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1-10-9 01:33 編輯


溫州政府要求國家借貸600億穩定金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白林淼 溫州報道)溫州市金融辦相關人士透露,9月底,溫州市政府向浙江省政府提交《關於要求申請金融穩定再貸款的請示》,要求浙江省政府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金融穩定再貸款600億元,期限1年,專門用於支持各在溫州銀行機構增加對困難企業的融資規模,防止發生系統性風險,維護地方金融穩定。

    該人士還指,此項金融穩定再貸款,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人民銀行的有關政策規定,明確資金用途和投向,根據實際需要,按照規定程序發放、使用和收回,保證資金安全,發揮最大效益。再貸款的發放管理、承貸銀行、償還責任等,由當地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在總行的指導下組織落實。
=================================================================
簡單的說,企業老闆跑路倒閉,員工失業,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鬧起來會造成不好的影響,用納稅人的錢去支援這些企業,至少讓企業在自己的任期內不會倒閉而影響到自己的政績,這才是他們這樣做的原因~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5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9 01: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weihua99 於 2011-10-9 01:38 編輯


南天一劍:救溫州 只能給中國帶來無窮無盡的危害


    溫州模式,曾經轟動一時。作為一個溫州人,我為溫州有這樣的創舉而感到高興和驕傲。在這份榮譽裡面,包含著溫州人的勤勞智彗和過人的膽識,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在這份榮譽裡面,我們不得不承認,溫州人滲雜了許多見不得陽光的一面。改革初期的假冒偽劣產品,以及如今的抄房熱,這些都是我們溫州人愛弄虛作假和喜歡投機取巧的毛病。

    在這次溫州次貸危機中,就是我們溫州人有過份的投機願望,再加上自己的無盡貪婪,才造就了今天這個局面。我認為今天這些人的失敗,並不值得人們去同情,更不能讓全國的納稅人為他們去買單。如果誰要讓納稅人去為他們買單,那他就成了全國人民的罪人!因為當這些人享受到財富的時候,並沒有給全國人民帶來什麼貢獻和好處,反到是給別人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痛苦。這些人的財富,並不是靠自己創造努力獲得的,而是靠通過投機手段來獲取的。

    對於他們的成敗,一:我不會眼紅。你們這些人有投機的心態和天賦,你們可以去市場上博一回,掙了是你們的造化,虧了只怨你們時運不濟,怨不得別人。二:不會同情。投機本身就充滿著風險,如果你不能忍受,為什麼還要去做投機生意呢?三:堅決反對用納稅人的血汗錢,去堵這個無底洞。現在無論去做投資或投機生意,總是有掙有虧的。你們賺了,你會去住別墅開賓士,也可能會去包二奶,這些別人都無權干涉你。現在你們虧了,這事根本與別人無關,憑什麼要我們這些納稅人去為你們買單啊?當你們這些人抱著二奶的時候,你們可曾想到過別人沒有?

    其實溫州這次風暴,早在幾個月前就出現苗頭了,當時我們並沒有看到溫州政府對此採取任何行動,去打擊高利貸。那時我們都覺得很奇怪,接著就發生了更奇怪的事,溫州政府為什麼要把已經逃出國門的人給請回來?這裡面是否有官員向私企老闆承諾過什麼?為什麼政府要去干涉銀行的工作?在這之前你們又在幹什麼?這一系列的疑問糾結在一起,不能不讓人產生一連串的疑問。溫州市政府開始為什麼不作為?為什麼放任不管高利貸?可等事情發生后,為什麼又要亂作為?給這些企業發高利貸的人到底是誰?是不是有我們的官員在裡面放高利貸?你們有什麼權力和理由,用納稅人的錢,去為這些人買單呢?難道死了張屠夫,世人就吃不上肉了嗎?

    官員為什麼要救溫州呢?我想無非就兩個原因:一:聽說這次溫州的高利貸,大多數都是官員私下發放的。現在看來,這種傳言並非是空穴來風,所以這些官員才會急成這樣。現在他們先讓當事人回來,然後拿銀行去當冤大頭,向這些私企老闆發放貸款,再讓這些老闆把錢還給他們這些人,這樣他們這些人就可以全身而退了。至於銀行今後的壞帳,那就讓納稅人來承擔好了,這樣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了。

    二:拿全國來說,「救溫州」無非就是救萬惡的房地產。因為溫州是中國房地產的龍頭和標兵,如果溫州一旦出現房價大幅下降,那對全國的房地產業來說,就有可能會發生蝴蝶效應。這是中國政府和官員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們就會力保溫州這面大旗不倒。

    其實這個世上,根本就沒有誰救誰這樣的好事,說白了只不過是犧牲一方的利益,再去維護另一方的利益罷了。只要大家看看「救美國就是救中國」帶來的結果,你就會明白一切了。如果救溫州,政府必然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樣民眾就必須要忍受高通賬帶來的貨幣貶值,手中的財富要大大地縮水。現在中國的房地產業,就像是一個後期的癌症病人,如要解輕他的痛苦,只有一再加大毒品的計量。如一旦失去了毒品的來源,那他就會原形畢露了。所以政府只能靠犧牲民眾的利益,去增加投入人民幣的數量,只有這樣,才能維護房地產業的運作。

    為什麼說救了溫州,就會害了全國呢?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樣做的後果,可以讓所有的私人企業仿效去綁架政府,他們今後就可以把所有的風險,轉移到納稅人的身上了。萬一他們真能掙到錢,這錢還照樣是自己個人的,如果萬一虧了,他們就會馬上把余錢給轉走,然後等政府來輸血。政府如真能起死回生,那也罷了,如果只是救的了一時之緩,以後的窟窿比現在更大,那又該怎麼辦?這種只賺不賠的生意,還有誰不願意去做呢?如果全國的所有企業主和當地政府,都按此方法去效仿的話,那長此下去,又有誰來救我們這個國家?此法確實有百害而無一利,如不馬上封殺,今後必定禍害無窮!

    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企業優勝劣汰,本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但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驅動下,就算是最平常的事情,也會變的不一樣了。現在不管他們這些人喊出救溫州的「理由」有多麼冠冕堂皇,但在事實面前,都是站不住腳的。作為溫州人,我也反對政府救高利貸,更反對那些抄房者,請廣大網友別罵我們溫州人了,不是所有的溫州人都是這樣的。

    這次如把她說成是「救溫州」,我看不如就直接喊出「救中國的房地產業」,或者「救我們的官員」好了。你們把納稅人的血汗錢,當成禮物送給罪犯(負債逃跑本身就是犯罪),這本身就是對罪犯的慫恿,你們必須給人民一個交待!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6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0-9 04:27 | 只看該作者
溫州模式、小崗村,是改革開放的根據地,其標誌意義相當於「井岡山」!

小崗村不是一直在吃政府財政嗎?

小崗村可以吃,溫州是不是也可以吃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7
格林 發表於 2011-10-9 07: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格林 於 2011-10-9 07:48 編輯

溫總的官銀放高利貸出去結果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這時才急了。
小額放高利貸也是要有強大的要賬公司(黑社會)作後盾才行的,象現在這種官銀放高利貸,一放就是上億,恐怕就是用軍隊和武警組成要賬公司也無能為力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8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9 19: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掏光養賄 6樓 的帖子
小崗村可以吃,溫州是不是也可以吃呢?

可以吃,可以吃,當然可以吃。況且這80%放高利貸的還是。。。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9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1-10-9 22:54 | 只看該作者
是創舉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10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10-10 04: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weihua99 8樓 的帖子
可以吃,可以吃,當然可以吃。況且這80%放高利貸的還是。。。

Read more: 拿公眾的錢拯救高利貸,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無恥的創舉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現在很清楚了!

毛時代,全國人民一起享受社會主義福利。「特別是」時代,極少數人享受政府財政補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eztomcat 發表於 2011-10-10 10:03 | 只看該作者
在說美國,還是中國?

拿公眾的錢拯救高利貸,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無恥的創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12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0 22: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掏光養賄 10樓 的帖子
——現在很清楚了!

毛時代,全國人民一起享受社會主義福利。「特別是」時代,極少數人享受政府財政補貼。

有些人以高利貸集資為幌子,實質是卷錢。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3: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