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越共總書記即將訪華:看日媒竟是如此的評價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10-10 17: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10-10 08:25:31 來源: 網際網路 強國論壇 


越南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阮富仲將於本月11日至15日訪問中國,並將與中國方面就南海問題舉行會談。報道稱,雖然中越屆時將強調和重申兩國友好關係,但雙方意見的「分歧依然很大」。

報道稱,阮富仲此番出訪有兩個「異變」。首先,阮富仲今年6月就任越共中央總書記后,將寮國作為出訪的首個國家。

這本來無可厚非,因為寮國是越南的友好鄰邦,兩國領導人也有著頻繁的往來。但阮富仲的前任農德孟在2001年上任之初和2006年第二次當選后,都選擇中國作為首次訪問的國家,顯示了對中國的重視。

報道稱,6月以來因中國的在南海的活動「招致越南人民的反感」,越南當局這樣的外交行動是「向中國送出一個消極的信號」。

第二個「異變」是此次訪華行程的發布。按照慣例,越南有關部門會提前兩周發布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等領導人的出訪日程。但這次訪華行程並沒有在例行吹風會上公布,而是提前一周「突然發布」,甚至有地方記者對此感到「驚詫」。報道稱,究其背景原因,不能否認有「南海問題」的因素存在。

相關閱讀:

中越開戰:中國大批新戰機亮劍越南把海南陵水、西沙永興、南沙的太平島、永暑礁、華陽礁一串的聯繫起來是什麼?是中國在南沙群島展開作戰行動的軸線!是的沒錯。

雖然南海的局勢大大緩和,但是猶如一顆失控的炸彈般的核心問題還沒有開始解決。假如越南人始終採取「讓一步進三步」的蠶食政策持續對付中國,目前許多網友認為的對越南沉重一擊必然發生!

在海洋爭奪島礁的作戰中,空中力量、海上力量是達成作戰目的決定性的角色。在整體上中國的空中力量、海上力量比越南的空中力量、海上力量強大得 多。但是考慮到南沙群島距離中國的本土海南島超過560海里,距離越南的本土金蘭灣僅僅250海里的事實,地理上的不利卻使中國在南沙群島交戰海域並上沒 有形成對越南的絕對優勢。

目前越南擁有的空中力量作戰部隊基本情況是:5個戰鬥機團,1個強擊機團。裝備米格—21系列戰鬥機約 100架,米格—23戰鬥機約40架,蘇—22強擊機約50架,蘇—27戰鬥機12架,購買的20架蘇—30戰鬥機已經交付4架(今年還將交付4架)。合 計約206架。假設越南空軍的作戰飛機戰備完好率可以達到70%,上述飛機可以隨時出動的約144架,其中先進戰鬥機約11架,主力戰鬥機約98架,強擊 機約35架。

越南人必須部署足夠數量的戰鬥機在金蘭灣以北的地區執行本土防空任務。這些戰鬥機估計在條件合適的情況下,也會被他們用於執行偷襲中國從海南島到南沙群島的海上運輸補給線。

因此,越南人可以集中到南沙群島方向的作戰飛機很難超過100架,隨時可以投入作戰行動的作戰飛機70架左右。其中包括執行南沙群島作戰任務的 全部50架蘇—22、全部16架蘇—27∕30和執行金蘭灣以南的國土防空任務的34架米格—21。假設越南人將全部50架蘇—22、全部16架蘇— 27∕30都投入到南沙群島交戰海域,那麼越南人就隨時有35架蘇—22和11架蘇—27∕30,約46架飛機可以出動執行奪取制空權和對地攻擊的任務。

那麼越南人的這些戰鬥機在南沙群島交戰海域擁有什麼樣的作戰潛力?為了簡化分析過程,蘇—27∕30的單機綜合空戰指數統一選取性能頂尖的蘇—30的指數為18。0,蘇—22單機的綜合空戰指數為4。7,由此可知上述46架越南戰鬥機的空戰總指數為363。

面對越南人在南沙群島海域的「地利」條件,隨時可以抵達南沙群島海域爭奪制空權的越南人,中國在南沙群島爭奪制空權的作戰行動中對空中力量的基本要求分析如下(均以隨時可以出動的戰鬥機進行分析):

由於從海南島出擊的中國戰鬥機飛行距離比越南戰鬥機遠出一倍,出動同樣類型的戰鬥機中國戰鬥機在南沙群島的留空時間比越南戰鬥機大體也是縮小了 一倍(前提是中國的戰鬥機在飛赴南沙群島的途中沒有發生增加燃料消耗的意外)。因此奪取並且保持制空權的困難比越南人高出幾倍。

按照一般的空中力量作戰戰果統計,每一次戰鬥機進行空戰時,數量佔優勢,並且比對方超過2:1的一方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大得多。如果在技術戰術水平上也同時優於對方的話,對方基本上就失去了爭奪並保持制空權的能力。

因此面對越南隨時可以出動的作戰總指數為363的46架戰鬥機,中國空中力量的基本兵力需求可以推算為作戰總指數最低限度是達到越南戰鬥機總空 戰指數363的二倍,即中國的戰鬥機需要擁有至少726的空戰總指數。以單機空戰指數分別為殲—8F的13。0,殲 —10的16。8(包括蘇—27)和蘇—30MKK2的18。0計三個戰鬥機型號來衡量,相當於出動56架殲—8F,或者43架殲—10(包括蘇 --27),或者40架蘇—3MKK2。

考慮到作戰半徑已經超過1100千米,對於殲—10(包括蘇--27)和蘇—30而言,至少需要比上述推算的數量增加一倍,即80架。但是對於作戰半徑只有700千米的殲—8F而言,即使是動用空中加油機,也需要比上述推算的數量增加三倍,即168架。

那麼,中國空中力量隨時能夠投入作戰的兵力投入應該這樣來描述:

1。 部署168架殲—8F,專門執行從海南島至越南金蘭灣一線的護航、牽制任務;2。 部署20架殲—10、80架蘇—27和16架蘇—30MKK2。專門前出至南沙群島海域與越南人爭奪制空權。

即中國在海南島保有隨時可以出動的戰鬥機至少284架(參戰數量為406架)。

中國在距離本土1100多千米的南沙群島海域與越南爭奪制空權的作戰獲得勝利的可能性超過70%。

說明:中國方面有空中加油機、空中指揮機、電子戰機和空中預警機的支援。越南方面有地面雷達、地面指揮所(包括在南沙群島上的指揮小組)支援。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8: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