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緬甸對中國說「不」凸顯出民主的力量 中國應該好好學習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0-7 2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10/7  消息來源:網易  

  據媒體報道,9月30日,緬甸聯邦議會宣布吳登盛總統在其任期內擱置中緬兩國密松電站合作項目。吳登盛稱:「緬甸政府是民選政府,因此,我們必須注意人民的意願,我們有義務把重點放在解決人民的擔憂和顧慮。」

  吳登盛稱,中緬密松電站項目可能會「破壞密松的自然景觀,破壞當地人民的生計,破壞民間資本栽培的橡膠種植園和莊稼,氣候變化造成的大壩坍塌也會損害電站附近和下游的居民的生計」。並表示,緬甸政府將與中國政府協商,以避免損傷中緬兩國的雙邊關係和友誼。

  密松水電站啟動於2006年,當年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與緬甸第一電力部簽署諒解備忘錄,並與緬甸政府和企業成立了合資公司。2009年,中緬兩國政府還簽署了《關於合作開發緬甸水電資源的框架協議》,表示支持中電投集團開發包括密松電站在內的伊江上游水電項目。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日在答記者問時表示,對中緬兩國密松電站合資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有關事宜,應由雙方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處理。中國政府一貫支持中國企業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同其他國家企業開展合作,並要求中國企業嚴格按照所在國法律法規履行責任和義務,敦促有關國家政府保障中國企業的合法和正當權益。密松電站是中緬兩國的合資項目,經過了雙方的科學論證和嚴格審查。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有關事宜,應由雙方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解決。

  中電投黨委書記、總經理陸啟洲10月2日在通過新華社對外發表聲明時特彆強調了緬甸現總統吳登盛今年2月視察密松水電站時還明確表示要加快工程建設進度。

  陸啟洲認為,中緬兩國已經同意進行的項目「現在突然提出擱置,讓人不得其解。」他隨後在聲明中對緬甸方面的指責進行了辯解,稱「項目經過充分的科學研究和論證,將對緬甸經濟社會發展做出顯著貢獻」;「項目重視環境問題,嚴格完成了流域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相關方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妥善做好移民安置。」

  似乎為了論證陸啟洲的上述表態,同一天,新華網特別報道了中石油向緬甸捐贈130多萬美元,用於在中緬油氣管道沿線的4個省邦建設8所學校,而這只是中石油與緬方達成的總數為600萬的公益合作協議的一部分。

  中電投的公開聲明是對外交部發言人表態的進一步具體化,其基調是一致的。但兩者都迴避了緬甸此次叫停密松水電站建設項目的核心原因,即緬方之所以取消這個項目,是因為人民對它抱有「擔憂和顧慮」。

  而緬甸總統吳登盛在議會作證時明確指出,「緬甸政府是民選政府,因此,我們必須注意人民的意願。」

  陸啟洲聲明中強調今年2月吳登盛視察密松水電站建設項目,並表示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但他沒有說明的是,其時吳登盛是以前軍政府總理的身份前往視察的。僅僅一月之後,吳登盛宣誓就任緬甸20多年來的首任民選總統,開啟了緬甸政治進程的新篇章。

  這就是民主帶來的顯著變化,也是緬甸開啟新的民主進程、重新舉行民主選舉后,新政府對人民的意願作出的正面回應。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領導人,特別是作為民選總統,根據本國需要和人民的意願,取消與外國的經濟合作建設項目,似乎無可厚非——當然是要在充分論證這個項目確如其所說,將帶來相關嚴重後果的情況下。而從其講話言之鑿鑿看,人民的「擔憂和顧慮」並非空穴來風。

  但在中國,無論是官方表態還是輿論都似乎在有意識將它「陰謀化」、「政治化」,過度分析它的美國背景,並意欲採取政治施壓的手段,迫使緬甸繼續該項目。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無意為緬甸進行辯護,但我認為,中國方面在就此事作出反應時要顧及基本的事實,做到就事論事,恰如其分,而不應上綱上線,更不宜誤導公眾。實際上,緬甸政府在作出這個決定時也強調不希望此舉傷害「中緬關係和友誼」,表示要與中國政府進行友好協商。

  作為一個龐然大物的鄰居,無論願意與否,緬甸都必須與中國建立良好關係,這是它的命運。歷屆緬甸政府無論它心裡是何種想法,在公開立場上它都會將對華友好作為基本國策。因此,緬甸政府根本無意在密松水電站建設問題上與中國過不去,這一點前軍政府如此,現民選政府也概莫能外,尤其是現政府是從軍政府脫胎換骨而來,對中緬關係傳統不可能作出背叛。

  換個角度說,緬甸民選政府即使有意改善和長期以來與其保持敵對的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甚至試圖與印度建立更親密友好關係,無論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來說,還是作為一個希望在外交上獲得尊嚴和地位的國家來說,也都是無可指摘的。任何國家都會這麼做,何況是在領土和人口上都屬中等國家的緬甸。

  唯一可稱得上政治因素的是,吳登盛總統回應民間呼喚、叫停中緬合作項目的一個重要背景,是現民選政府與反對黨領袖昂山素季關係在近一年來取得了重要改善,雙方同意以合作的姿態對待國家的民主和發展問題。而正是反對黨代表人民發出聲音,才使執政黨和政府認識到此問題的嚴重性,並不惜開罪中國,取消經濟合同。從這個意義上說,民眾的訴求、民主的力量還必須要有合適的載體進行呈現和表達,政黨就發揮了其不可取代的作用。昂山素季代表的反對黨在敦促政府下決心關注民生、民意上,發揮了關鍵作用。

  將心比心,以己度人,是處理對外關係的首要因素。有些人故意將一國政府的正常決定與其外交問題掛鉤,而對實質性原因輕描淡寫,乃至有意忽略,不但是牽強的,而且是不公平的,對中國來說,也是有害的。

  因此,中國方面試圖以政治手段解決經貿關係,特別是某些媒體和觀察家叫囂對緬甸採取報復措施,的屬短見之舉。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中國政府以何種名分對緬甸展開報復?這樣只會顯得中國器量狹小、以大欺小罷了,最終將損害中國的外交形象和國家利益。

  相反,中國可以向緬甸學習的地方很多,比如它在搞經濟時十分關注對生態環境、氣候變化、民族實業的影響,特別是它對民意的尊重。眾所周知,此前的緬甸是一個軍政府國家,軍人長期干政,既獨裁,又封閉,然而它順利地實現了國家的民主過渡,並未因推動政治改革、實行民主制度導致社會不穩。吳登盛總統以人民的意志為意志,敢於叫停與中國的合作項目,正顯示了民主的力量,人民的力量,也表明緬甸政府真心想讓國家走上民主的道路,促進社會和諧。

  一個長期處於被制裁狀態、社會高度封閉、經濟十分落後、政治獨裁專制的國家尚且能夠徹底進行政治改革,自信地走向民主,那麼對於任何國家來說又有什麼困難呢?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某國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經濟開放,與國際社會高度接軌,也改革了無數次,卻總以影響社會穩定和人民「質素」不高為理由,修修補補,隔靴搔癢,總也改不到關鍵之處、實質之處,乃至時常把「絕不」掛在嘴上,以少數人之私,褻瀆民意,真應該到緬甸取取經,學學人家的好經驗、好做法。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7 22:46 | 只看該作者
知道了,民選政府就是擱置項目,不作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0-9 20:23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7 22:46
知道了,民選政府就是擱置項目,不作為。

應該是權衡利弊,傾聽民意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4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9 21:56 | 只看該作者
Hanxin 發表於 2011-10-9 07:23
應該是權衡利弊,傾聽民意

哪有那麼好的政府,他們不過是傾聽美國的意見。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5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10-10 21:33 | 只看該作者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9 21:56
哪有那麼好的政府,他們不過是傾聽美國的意見。

美國與緬甸是死對頭
緬甸與中國可是上百年的胞波兄弟
為什麼他不聽你的呢?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6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0-10 21:44 | 只看該作者
Hanxin 發表於 2011-10-10 08:33
美國與緬甸是死對頭
緬甸與中國可是上百年的胞波兄弟
為什麼他不聽你的呢?

沒聽說中國很緬甸有什麼淵源的。
海外存知彼,天涯若此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