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Dhammapal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出彌陀的光環

[複製鏈接]

15

主題

258

帖子

14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2
201
zhenru 發表於 2012-4-28 20:30 | 只看該作者
自己念 佛不成就,也不反省自己過去無量世中都造作了何業?

佛開示的三障;其中業障之惡業種子,不正知見種子是會障礙自己未來世菩薩行道,也會障礙初學菩薩修學佛法;這都是因為往世所造惡業種子的現行,而使得新學菩薩學佛時處處產生了障礙.

業障---是因為往世無明所至,我見我執及貪著意識相應之有漏法故,造作成就後有之種種行支;由如是種種行支之造作故,令我見我執及貪著習氣增長,蘊成後有業種,必於後世受輪迴果報,名之為業,是名煩惱障所起之業,即是煩惱障業。
由往世行支熏習成業種,因此業種故而受此世生〔身〕;於此世中,一切非依教導而自起之慣性行為,皆名習氣,……

既然業之勢力作用,會造作後有之行支而世世輪迴不已,這其中還有往世業障與今世業障的差異,無記業以及有記業中

善惡品的差別,身口意行對於業與道之影響,作罪與無作罪之間的差別,凈果、雜果 等等以及「共業、別業」之說;這主要是說相應的問題,業果現行的同時,雖同一事件或者事物,然各人因為業種、業緣的同異,當中所領受亦有同有異,

因此而說有共業與別業,這當中的差別牽涉到許多深廣的層面,主要看各人在造業的同時,身口意行、作無作與根本、

方便、已的輕重差別,而有非常多的差異面貌,更有因為所造善惡業的對象為何,凡愚賢聖等福田的不同亦有共別的差異。

我們當知如何受熏成業,才能逆向清凈我們的業種,進而降伏,乃至逐步斷除它們。這皆須親近真善知識才能教導.
           
因無論善,惡,無記業種都會如實的收藏在自己的真實心如來藏中不會漏失.也不會自動銷亡.緣熟時種子則現.現行之後,種

子就會銷亡.所以,佛在淨土經中教導吾人;[相信佛經語深,相信做善得福.]

印順,不僅否定西方淨土,亦因不能親証禪宗祖師所親証的佛法中心----第八識如來藏,便大力否定大乘佛說,誣指是後人編纂,更可笑的是印順讀不懂阿含諸經佛之意旨,又怕人質問,便大膽佛定 佛說本住法--八識論之正義.篡改阿含 佛說.

又因佛學[學術界]的研究者們----史密豪森,日本的鈴木大拙等外國學術研究者,分析出來的結果----沒有第七識[末那識,更不存在第八識阿賴耶識真心之說.但這種說法,只能說他們錯在把 佛法當學術來研究!

佛在[法華經]中教導眾生,要[開示悟入].就是要學習 佛之所知,要悟佛之所証.入佛之所現.佛法是要親証的,不是研究的.這是法界事實.

四阿含教典中不論是南傳北傳,阿含部經典都曾明說隱說阿賴耶識--如來藏.只是阿含諸經所說法義偏重二乘解脫道,不以實證法界萬法實相為內涵,故與成佛之道的佛菩提道無直接関聯,因為成佛之道是必須親証萬法本源的第八識如來藏開始的.
然大乘佛菩提道是含蓋二乘解脫道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96

帖子

113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3
202
太湖散人 發表於 2012-5-8 04:07 | 只看該作者
大乘佛教比南傳佛教,無論在理論上還是禪定的廣度上,都要深遠得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7 11: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