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詩文中的這些字你都能念對嗎?】

[複製鏈接]

128

主題

2766

帖子

305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0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絳紫湮 發表於 2009-6-3 08: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詩文中的這些字你都能念對嗎?】

曾經見到一位名叫gwmwork的網友寫了下帖:

今天閑了沒事,拿出一本詩集隨手翻閱,忽然間想起去年看電視,看到一個類似於《幸運52》的節目,主持人問參賽選手李白的《將進酒》的「將」字怎樣念,結果選手讀成了「jiāng」,其實《將進酒》是漢樂府舊題,「將」字應念「qiāng」,是「請、請求」的意思。不光是這個「將」字,在古詩中還有很多字也是很容易念錯的。

1、扁
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    (唐 李商隱 《安定城樓》)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唐 李白 《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這裡的「扁」字應念「piān」,在平水韻中屬下平聲一先韻,是「小」的意思。不能念成「biǎn」。
2、令
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    (唐 李商隱  《籌筆驛》)
這裡的「令」字應念「líng」,在平水韻中屬下平聲八庚韻,是「使」的意思。不能念成「lìng」。
3、勝
園林才有熱,夏淺更勝春         (南朝陳 徐陵  《侍宴》)
玉山朝翠步無塵,楚腰如柳不勝春。    (唐 楊炎    《贈元載歌妓》)
抱琴花月不勝春,獨奏相思淚滿巾。    (唐 趙嘏   《聽琴》)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唐 韓愈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霜降紅梨熟,柔柯已不勝。         (宋 蘇軾   《梨》)
這裡的「勝」字應念「shēng」,在平水韻中屬下平聲十蒸韻。「勝」字在平水韻中分屬蒸韻和去聲二十五徑韻,音不同意義相同。現在漢語中只有「shèng」的讀音。
4、憑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干。   (唐 杜牧  《初冬夜飲》)
樓上有愁春不成,小桃風雪憑闌干。    (唐 唐彥謙  《春早落英》)
這裡的「憑」應念「bìn」,在平水韻中屬去聲二十五徑韻。「憑」字在平水韻中分屬蒸韻和去聲二十五徑韻,音不同意義相同。現在漢語中只有「píng」的讀音。
5、契
契闊阻風期,荏苒成雨別。        (唐 獨孤及  《海上寄蕭立》)
這裡的「契」字念「qiè」,是「久別」的意思,不能念成「qì」。
6、阿
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    (唐 李商隱  《茂陵》)
這裡的的「阿」字念「wù」,不能念成「ā」或「ē」。
7、並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唐 劉皂《旅次朔方》一說賈島作)
這裡的「並」字念「bīng」,不能念成「bìng」。
8、跳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宋 蘇軾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一笑五雲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經秋。    (唐 杜牧 《寄浙東韓八評事》)
這裡的「跳」字念「tiáo」 ,不能念成「tiào」。
9、潦
蟬聲不斷草堂靜,潦水已歸村路通。    (南宋 陸遊 《龜堂》)
這裡的「潦」字念「lǎo」,是「大雨水,雨後積水」的意思。不能念成「liáo」。
10、從
香雲雙颭玉蟬輕,侍從君王苑裡行。    (唐  和凝 《宮詞百首》)
這裡的「從」字念「zhòng」,不能念成「cóng」。
11、泥
愁腸泥酒人千里,淚眼倚樓天四垂。     (唐  韓偓 《有憶》)
失卻少年無覓處,泥他湖水欲何為。     (唐  白居易 《湖中自照》)
這裡的「泥」字念「nì」,不能念成「ní」。
12、思
身坐眾香國,蒲團詩思新。         (唐  殷堯藩《過友人幽居》)
料得昔人意,平生詩思殘。         (唐  張祜《題王右丞山水障二首》)
這裡的「思」字念「sì」,不能念成「sī」或「si 」。
13、要
憶昨相逢論久要,顧君哂我輕常調。     (唐  高適《留別鄭三、韋九兼洛下諸公》) 
遺草一函歸太史,旅墳三尺近要離。     (唐  劉禹錫《哭呂衡州,時予方謫居》)
這裡的「要」字念「yāo」,不能念成「yào」。

上帖中,第六則阿念「wù」也是不對的。《康熙字典》引《韻匯小補》下云:「音『屋』。《古詩》:『家中有阿誰。』《木蘭詩》:『阿耶無大兒。』又:『阿妹聞姊來。』《世說新語》:『一門則有阿大中郎。』」又引《字彙補》云:「阿葛切,音遏。《釋典》有『阿難』。」「屋」是一個入聲字。在普通話中,變成了平聲,不是去聲,故應標作wò或è,第七則,還可以增補,表示交並之意,也念平聲。如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的「元夕聞歌百感並,凄清不似舊時聲。天涯誰共傷羈泊,出得京城了此身。」並就念平聲。這個帖子讓我產生了搜集更多的古詩詞中易讀錯的字的念頭。下面是我的搜集,應該難免掛一漏萬。希望有人心繼續增補。

14、醒
表示醒了酒、清醒的意思念平聲。如屈原的「眾人皆醉我獨醒,舉世俱濁我獨清」,醒清同為平聲,故可葉韻。張羽詩:曉風殘月酒醒遲。這個地方的醒字只能念平聲,否則就出律了。
15、播
播念去聲,而不像今天念平聲。如陳政詩:「清風久播馳」,播字位是仄聲才合律。
16、數
表示動詞的數,音「首」,上聲,如清方坦庵《思歸》「老妻書至勸歸家,為數鄉園樂事賒」。
表示屢次之意,音碩,入聲。如《唐書·韓愈傳》:「既高才數黜,官又下遷,乃作《進學解》以自喻。」
17、那
一音挪,陽平聲,如剎那:梅蘭芳《霸王別姬》唱詞:「自古常言不欺我,成敗興亡一剎那」,「那」音挪,故與「我」字同轍,古人均念剎挪,因是梵語音譯,今天注音剎那,是錯誤的。又如那堪:柳永「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一音耐,通奈,如納蘭詞:「無那塵緣容易絕」。
18、治
動詞治作平聲,音持,如治國平天下。又如李商隱《韓碑》:「長繩百尺拽碑倒,粗砂大石相磨治」。
19、浪
連綿疊字浪浪,讀陽平聲。如蘇軾《詠史詩》:獨掩陳編吊興廢,窗前山雨夜浪浪。本人詩:宜攜好枕涕浪浪。又在淋浪一詞中也讀陽平。滄浪亦讀平聲。故《滄浪詩話》不能讀成滄làng詩話。
20、漫
連綿疊字漫漫,讀陽平聲。如「故園東望路漫漫」。
21、吹
名詞作去聲。如玉吹、涼吹、歌吹。如「歌吹是揚州」。如念平聲,便不合律。
22、當
當作、只當,讀去聲。如蕭公權先生詠楊花詞:人間不當花看。
23、看
一般讀作平聲。如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看音刊,如果是去聲,就不押韻了。
24、它
音拖。第三人稱代詞。如王國維詩:「高岸為穀穀為阿,將由人事匪有它。」阿音ē,是山阿之意,與它葉韻。
25、教
只讀平聲。
26、反
平反,讀平聲,翻案糾正。如陸遊《書戒》詩:「有過尚當貰,況可使煩冤。出仕推此心,所樂在平反。」冤、反同是平聲,故可葉韻。
27、遲
等待之意,去聲。如嚴維《九日登高》詩:遲客高齋瞰浙江。我在高齋中等待客人,閑得無聊,所以下瞰浙江。
28、燒
名詞讀去聲。如野燒、春燒、燒痕。嚴維《荊溪館》詩「野燒明山郭,寒更出縣樓。」燒字位只能是仄聲才合律。
29、尚
尚書之尚,陽平聲。音裳。
30、疏
名詞,奏疏,讀去聲,如老杜:匡衡抗疏功名薄。
31、拚
動詞,捨棄,音潘。如「願作一生拚,盡君今日歡」。如按今音,就不押韻了。
31、准
名字音拙,入聲。如老杜詩:高帝子孫盡龍准。
32、使
名詞,使者,念去聲。
33、比
皋比之比,應讀平聲。岑安卿詩「曉日皋比暖,薰風絳帳涼」。比字位只能是平聲。
34、謎
謎,詩中念去聲。張籍詩:「古鏡銘文淺,神方謎語多」,黃滔詩:「古器岩耕得,神方客謎留」,這兩聯詩中,謎字位按格律都得是仄聲。
35、思
思在古詩文中,只要是名字或狀詞,都念去聲,如情思、意思、弦弦掩抑聲聲思、春女思。

讀詩詞,一定要懂詩詞的格律,否則,很多字念錯了都不知道。而對於熟悉詩詞格律的人來說,讀到古人的詩,發現某一個字的位置本來該用平聲的,結果作者用了一個你以為是仄聲的字,這就會促進你去思考,去翻檢,從而獲得更多知識。許多學詩詞的朋友以為格律難,其實格律非常簡單,我的《大學詩詞寫作教程》課上,只用十分鐘就能講明白。難的是辭彙量。辭彙量不夠的人,才會覺得格律難,因為自己找不到那麼多的詞來配合格律。但對於不打算自己動手創作,只要讀詩詞的人來說,就不會遇到辭彙量不夠從而導致無法自由抒情的問題,何不犧牲一下學英語的時間去學一學詩詞格律呢?

17

主題

599

帖子

285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5
沙發
老糊塗 發表於 2009-6-10 09:13 | 只看該作者
俺不及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 15: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