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問題使中美兩國的摩擦加劇,據美財政部18日公布外國持美國債最新數據,中國8月份大幅增持美國債(財政部公債)至8684億美元,仍居全球第一,比7月8467億美元激增217億元或2.6%,創過去一年單月最大增幅。顯示中國在增加匯率彈性之際,還是以美債為最主要的投資標的。 台灣則略減美債,8月達1302億美元,比7月1305億元少3億元,仍維持1300億元以上一年高點,持續過去一年穩步上揚(增多減少)趨勢,全球排名第六。
中國續居外國持美國債第一寶座,其次為日本,8月持美債8366億美元,比7月8210億元增156億元。日本過去數月美債增幅遠超過中國,4月日本持美債比中國少逾1000億元,8月僅差約300億元,若趨勢持續,日本可望趕上中國,奪回第一。
英國排名第三;8月持美債4484億元,比7月3743億元增741億元或19.8%,增幅居各國之首。
美當前預算赤字1兆3000億美元,歷年次高,須靠外國買進美國債支撐,因此中、日大國增減持美債,為美金融市場關注,因這牽動美財政部公債價格與殖利率漲跌。
中國8月大幅增持美國債2.6%,7月則略增0.4%,一反6月劇減2.7%、5月大減3.6%的趨勢。5、6月中國大幅減持美債,一度引起華爾街憂心,恐美國債因需求減少,使利率上揚。
香港8月持美債1378億美元,比7月1352億元增26億元。排名全球第五。中、台、港8月共持美債1兆1300億美元,超過排名第二日本及第三名英國的總和,中、台、港共同成為美國頭號債主。
中國長期以來增持美國債,去年11月至今年2月罕見連續四個月減持,引起關切,今年3、4月轉而增持,4月持債總額衝破9000億美元大關,但5、6月驟減,7月略增,8月大增。
中國過去一年持美債最高點為去年7月,達9399億元,今年6月降至8437億元,也是一年最低點,高低點落差962億元。
投資人撤出今年稍早爆發國家債務危機的歐洲市場,加上經濟從70多年來最嚴重的衰退谷底復甦,都帶動全球資金「錢」進美國。
東京三菱UFJ銀行駐紐約首席金融經濟學家魯基表示,資金持續流入美國,一方面是因為全球經濟展望仍充滿變數,美國資產相形之下是較安全的避風港。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投資人預期聯準會(Fed)將長期讓利率維持在超低水準,殖利率較高的美國長期公司債和政府公債就變得較有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