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蕭瑟秋風的十月zt

[複製鏈接]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CM 發表於 2010-10-19 04: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蕭瑟秋風的十月,美國經濟和房地產市場可謂一片狼藉。美國聯儲局2009年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不見湊效。現在計劃第二次推出量寬政策,涉及資金高達1萬億美元,效果如何還不知道。而房地產在談論「雙底」,大部分地區將處於低迷狀況徘徊幾年幾乎是可見的。然而,回望大洋彼岸,中國(包括香港)房地產市場卻是另外一番天地。
大陸政府試圖為房地產市場降溫,不停推出新打擊措施。例如提高購買多於一套房的利息,增加頭款(Down payment)等等。但是,房產市場照樣熱鬧非凡,成交不減,房價依然屢創新高。
位於北京飯店旁的「霞公府」 期房 以逾11萬元/平米位居京城榜首;上海的中糧海景一號以每平方米19萬的價格創下大陸房價之最。據報道國內10個最貴樓盤7個在上海。
而香港就更加誇張。最近由香港恆基地產開發的位於港島區干德道的複式住宅「天匯」樓盤創出香港分層單位最貴紀錄。其中524平方米的61樓B單位於以超過3.38億元港幣成交,均價為每平方米64.5萬港元。香港的豪宅樓價已經超過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前的最高樓價時的40%。
說一個具體例子。
昨晚跟香港的朋友通電話,我與他聊了一下香港房地產的狀況。他今年一月份在港島半山買入多層公寓豪宅裡面二個單位,每個2千5百尺,買入價每個3千萬港元。現在將一個自用,一個放盤賣出,要價5千5百萬。已經有買家Offer5千1百萬。他聊起,香港的豪宅很多都是大陸來的人買下。前面說的3.38億元港幣成交的「天匯」 61樓B單位,就是國內來的人買下的。他還舉一例子說明大陸人現在如何有錢:一位在香港年薪90萬港幣的廚師,被國內大款用3百萬年薪「挖走」(他認識那位廚師)。香港的朋友問是哪一位國內名人,廚師回說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重慶房地產商,新老闆有2架私人飛機。
以下是全球到今年(2010年)3月份為止(找不到更新的)房地產價格變動的排名順序:
Global house prices
Year to March 2010 (country, percentage change)
1. Hong Kong +27.1
2. Singapore +23.9
3. Taiwan +18.5
4. Australia +16.6
5. Israel +12
6. Finland +11
7. Sweden +9.6
8. China +8.2
9. Norway +7.6
10. Britain +5.4
16. New Zealand +1.5
27. United States -5.3
從上表可見,真是「風水輪流轉」,西方不亮東方亮。
不過本人覺得,市場總是上下波動。短時間內上得太快的,下跌風險就加大。
本人很土,沒多少理論研究,所以我就比較簡單地用「來得快,去得也快」的 「土辦法」做判斷原則分析市場和處理自己的投資。
誰都知道,時機就是一切(Timing is every thing)。但是有多少個人能夠真正把握正好Timing呢?如山是再普通不過的平常人,說賺錢,可能都不如一個真正做得好的IT工,因此對自己的判斷力也不會期望過高。高與低之間,能夠把握80%(例如,市場高峰是100,我在80賣出;市場最低點是0,我在20買入)我就很滿意了。
具體來說,我覺得美國的房產已經跌到這個程度,再往下跌有限(當然有人認為美國房產還會下跌50%,就是說在崩潰(Collapse)-特提醒讀者自己判斷)。而中國則相反,已經上升到這個程度,下跌風險在加大。但是,我也不認為下跌以後,從此一蹶不振。長期而言,我認為中國房地產還是有很強的支持率(待另文詳細探討)。所以,最近我賣出了國內約一半物業,只是留下一個小鋪位(6年前買入,早已收回成本,現在的租金回報對比買入時的價格達25%)和一個小單位出租。而在美國,今年我連續以30%到50%的市場價格買入8塊地。
美國房產市場如「冰」之冷,中國房地市場如「火」之熱。不清楚房地產的人,從來沒買賣過或者只買賣一間半間的人,或者理論家們,可能認為冷的地方繼續冷,買入會再跌;而「熱」的地方已經熱過頭,不能再買。所以兩個地方都不能做。例如名人郎咸平在2008年的演講和出的書就多次說,現在千萬別做什麼投資。在美國不能買,在中國也不能買,買什麼虧什麼。
我的看法是,無論在哪一個市場,要是你能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得好,都可以賺錢;要是無法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得不好,都可能虧錢。
一個普遍的現象是,當某個商品/某個市場熱火朝天地一直上升時,絕大多數在其中參與者不相信會下跌;同樣,在一個下跌的市場,大部分人不相信會回升,或者認為回升遙遙無期。
美國問題說起來很嚴重,但我認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資金流動快速無比的今天,影響和互動因素太多,不可能純屬從過往的歷史經驗分析得出結論。僅僅是半年多前的希臘債務危機,雖然現在不能說完全過去,但是看起來已經遠沒有那麼嚴重。可當時就令人看起來無解,好像歐元面臨解體。而美國的道瓊斯指數去年(2009年)跌到6500點時,又有多少人相信它會馬上反彈而買入呢?(聲明:本人因為對股票陌生,當時也沒在意,也沒買入)。
危機危機,有「危」也有「機」。每一次市場大變動都是一次財富大洗牌。喜歡房地產的朋友,在這美中房地產市場的冰火兩重天中該如何應對,就根據自己的財務和家庭狀況,自己思考自己決定吧!別人的看法(包括我的)只能是給你一個參考。
警告:以上只是本人的看法,供有興趣的朋友討論,我的觀點很可能是錯誤的。請讀者做自己的研究和投資決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18: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