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百分率占所有自殺者總數的10%-30

[複製鏈接]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CM 發表於 2010-10-1 01: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而數據顯示抑鬱症患者的自殺百分率占所有自殺者總數的10%-30%,高於一般人口的50倍。川大華西醫院放射科、華西磁共振研究中心主任龔啟勇、賈志雲博士和心理衛生中心教授況偉宏等專家,通過利用先進的影像醫學技術研究發現,大腦前額葉和邊緣系統等腦區的特徵性異常和神經通路受損可能與抑鬱症自殺行為有關。
專家研究自殺未遂者大腦
黃雲(化名)是成都人,兩年前與丈夫離婚後,黃雲始終沉浸在痛苦之中。就算將家裡與前夫有關的所有物件扔掉,也不能抹去她腦海中隨時浮現的昔日場景。幻聽、頭痛、全身無力……黃雲出現了抑鬱病症。一年前,黃雲用美工刀割腕自殺,被親人發現撿回一條命。
不久之後,自殺未遂的黃雲,躺進了一種名為「高場磁共振機」的設備中,這個外形像船艙一樣的機器,能夠將人腦的核磁共振影像清晰地顯示出來,這些黑白影像的分析結果表明,黃雲大腦中負責調節衝動性和負責執行功能的區域發生了改變。
「這一新發現,為抑鬱自殺行為的預防和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放射科主任龔啟勇說。
「大腦影像學是一門前沿的基礎科學,它能夠讓患者進行神經心理測試的同時,對腦組織進行實時功能顯像。」參與這一研究的主要成員、華西臨床磁共振中心成員賈志雲博士說。
「抑鬱症是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和運動抑製為特徵的臨床最為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30年,抑鬱症將在全球疾病總負擔中排名首位。我國的抑鬱症發病率約3%-5%,目前有2600萬患者,其中有10%—15%的人最終可能死於自殺。」基於這一系列驚人的數據,川大華西醫院放射科、華西磁共振研究中心主任龔啟勇、賈志雲博士聯合心理衛生中心教授況偉宏等專家,就抑鬱症自殺發生的危險因素及神經影像、神經內分泌和分子遺傳學等方面進行研究。
自殺未遂者大腦發生變化
研究人員利用新型功能型核磁共振技術,首次對16例自殺未遂者和36例無自殺行為的抑鬱患者的大腦灰白質體積和白質纖維的完整性進行研究。
通過與無自殺行為者和正常人大腦影像進行對比,結果發現,這些自殺未遂者,大腦內的左側內囊前肢部分各項異性值明顯降低,提示該區域白質破壞導致額葉紋狀體通路受損。
「這些受損區域與高衝動性有關,這種結構異常可能影響大腦做出決定,從而產生過激行為導致自殺。」賈志雲說。
「一般來講,大腦中的前額葉區是與大腦執行功能相關的環路中心,其損傷可能影響人類的情感反應和行為選擇。額前皮質的損傷已造成人格改變和精神障礙,患者的情緒引導作用減退可能導致其決策失控而引起自殺。研究發現,當人們遇到與這些區域的功能相符的事情時,這些地方就會被激活。」賈志雲說。
研究還在繼續有望藥物干預自殺
「如何繼續保持健康的心理生活下去是最重要的,這次的研究可以對自殺行為的預防提供一些幫助,因為我們了解到了這樣的人的腦部發生了哪些變化,腦部不同的區域影響著人不同的生理機能,我們可以以此做好心理疏導和干預,保證這些人在心理上能夠更好地抵禦災難。」龔啟勇說,他們的研究還沒有結束。「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和醫學技術的提高,希望可以找到修復大腦功能受損的區域方法,也許可以發明臨床藥物來干預自殺行為。」
來源:華西都市報
沙發
wazhh 發表於 2010-10-1 23: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3 13: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