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WHO格外謹慎 避免恐慌

[複製鏈接]

1650

主題

5369

帖子

7679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6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CM 發表於 2010-8-15 0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編譯李崇泉綜合13日電
\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3日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去年處理「H1N1」流感反應過度,引火燒身,學到教訓;對於最近引起注意的印度「超級細菌」的處理,該組織格外謹慎,以免引起民眾恐慌。

媒體大幅報導到印度接受低成本醫療的西方人,可能感染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對於類似報導的認知,衛生單位和民眾應記取2009年H1N1流感的教訓。

歐洲政府和醫療團體曾炮轟世界衛生組織對「H1N1」流感的處理,說WHO造成不需要的浪費,包括囤積不必要的藥物,和引起大眾的恐慌。

世衛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Margaret Chan)為該組織辯護說,「H1N1」流感剛發生時,WHO就把「H1N1」流感定義為「中度流行疾病」,而「大多數」感染者會痊癒,其中許多不需要藥物治療。

但大多數民眾對「H1N1」流感的印象是什麼?

一篇「英國醫藥期刊」(Bristish Medical Journal)6月刊出的評論說:「H1N1流感罹患者的數目遠低於WHO較保守的預測。」該文指出,「作者的調查發掘一些具有損害性的議題,如果避談這些議題,H1N1流感最大的受害者可能是WHO的可信度,和民眾對世界公共衛生體系的信任。」

在處理「H1N1」流感防治策略上,WHO曾經仰賴一個秘密「緊急委員會」提出其建議。民眾對該「緊急委員會」有所質疑。世衛組織本周公布「緊急委員會」名單,其中數名擔任大藥廠的顧問,或接受藥廠的資助從事研究工作。
「H1N1」流感反應過度,媒體難逃責任。陳馮富珍表示:「我們必須更謹慎與民眾溝通,學習與社會媒體和網路達成良好的溝通。」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6 10: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