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Dhammapal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割臂藏經的神話

[複製鏈接]

14

主題

180

帖子

6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1
21
至善 發表於 2010-8-20 08:30 | 只看該作者
你若肯細心思考,不難發現楞嚴經一開頭就有毛病。佛陀和文殊菩薩聯手,還唸了一大篇咒語,才制住了一個玩巫 ...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8-17 19:35


師兄不必意氣用事,鬥法之說經中沒有,以個人臆測還要加上謗佛的大帽,非智者所言。  世尊言教身教,以給後人留下經典, 用不用咒語,並無定法,隨緣而說。儘管師兄不信大乘,歷史上成就如天親菩薩也轉而弘揚大乘,更不要說歷史上多少大德都貫通三藏。 還望謹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2
chico 發表於 2010-8-20 10:09 | 只看該作者
諸位仁兄不必為「首楞嚴經」的真偽辯論。
我們都是凡夫,不要說證得羅漢果,那位證得須陀桓了?如果沒有的話,我們還是各己按自己理解的「佛陀教誨」 好好用功吧!

恭祝各位大德早證菩提。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3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8-20 12:20 | 只看該作者
師兄不必意氣用事,鬥法之說經中沒有,以個人臆測還要加上謗佛的大帽,非智者所言。  世尊言教身教,以 ...
至善 發表於 2010-8-20 08:30

我沒有意氣用事,而是就事論事。楞嚴經裡的摩登伽女用咒語,佛和文殊菩薩也用咒語,雙方旗鼓相當,後者略勝一籌,非鬥法而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4
Djogchen 發表於 2010-8-21 04: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2# chico

大德真是不敢當,
沒有什麼說得是爭論,活躍論壇,更可以增加知見,一舉兩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5
chico 發表於 2010-8-21 13: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chico
大德真是不敢當,
沒有什麼說得是爭論,活躍論壇,更可以增加知見,一舉兩得!
Djogchen 發表於 2010-8-21 04:21

從來就沒有把你當大德。峨眉山那10萬大頭磕了嗎
有修有證的祖師們,都沒有說過首楞嚴經是「偽經」。自從民國以後,疑古風起。梁先生受東洋人的影響,首先提出「偽經」說。梁大人「德高望重」,粉絲們跟著起鬨。找出了許多證據。
我是不明白,現代某些人怎麼比那些祖師還有智慧。
真偽是人心,不是文字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匿名  發表於 2010-8-21 14:44
我沒看過民初那些筆墨官司,只是認為佛和文殊用楞嚴咒破了摩登伽女的法術而救出阿難的故事是在謗佛,同時指出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的說法與印度的實況不符;進一步提出詰問:倘若吃肉是惡行,而佛陀又能以神通力變出食物,為何還要變出肉給弟子吃?憑佛陀的神通力,變一些蔬菜、水果出來,何難之有?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7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8-21 15:05 | 只看該作者
楞嚴經五會神咒的原型是藏傳的大白傘蓋陀羅尼經,該經的大白傘蓋咒分為四段,另外有五個心咒,其中最短的是堅甲咒。據一位研習藏密二十多年的朋友所說,大白傘蓋佛母其實就是印度教的Durga女神。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8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8-21 15:15 | 只看該作者
佛說摩鄧女經被改編成摩登伽女以咒術困住阿難,由此開展楞嚴經,這一點有些像早期的基督教文人用希伯來聖經編寫自己的經典,有時截頭去尾,有時則加油添醋。

我想到勝鬘經這部專弘如來藏的經典,據說它是由勝鬘夫人所說。這勝鬘夫人是何許人?這個問題深究下去,可能很有意思。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29
Djogchen 發表於 2010-8-21 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5# chico

呵呵!Chico兄,我不是說得很清楚嗎?我是增加了知見,也即是增加了無明,你口
邊不是常常掛著: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嗎?這也是文字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0
chico 發表於 2010-8-21 22:38 | 只看該作者
我沒看過民初那些筆墨官司,只是認為佛和文殊用楞嚴咒破了摩登伽女的法術而救出阿難的故事是在謗佛,同時指 ...
Guest from 211.74.62.x 發表於 2010-8-21 14:44


佛經,無論大小乘流傳翻譯過程當中肯定會有錯誤的地方。以訛傳訛是避免不了的。不能因為我認為xxx是錯的,就否定整部佛經。更何況「我認為」還經常變化,也不一定就準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1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8-21 23:05 | 只看該作者
淫躬撫摸的描述來看,楞嚴經的作者對戒律一知半解。如果阿難主動撫摸女方,就犯了僧伽婆屍沙法(僧殘罪),是僅次於波羅夷的重罪;倘若是女方撫摸阿難,而阿難沒有任何迎合愛撫的舉動,則不犯。阿難雖非阿羅漢,一向潔身自愛,不會犯此重罪。

從佛說摩鄧女經的內容來看,摩鄧女並不是妓女,而是一位純情少女;她純粹就是愛上了阿難,想要與阿難結為夫妻。阿難只是被摩鄧母女關了起來,要逼他答應成親,其與摩鄧女並無淫躬撫摸之事。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32
Djogchen 發表於 2010-8-21 2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1# Dhammapala

「謗佛」這罪名可不少啊!老兄,要下阿鼻地獄的,我現在正在替「楞嚴經作者擔心
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
匿名  發表於 2010-8-22 00:40

不二論吠檀多: 我是誰? 我就是那!

在《增支部·一集·第二放逸等品第十》中,佛陀說:「諸比丘,凡比丘將非法說為法者,諸比丘,這些比丘的行為,將導致眾人無益,導致眾人無樂,導致眾人無利,給天與人帶來損害和痛苦。諸比丘,這些比丘將生起許多非福,他們還能使此正法隱沒。

諸比丘,凡比丘將法說為非法者,諸比丘,這些比丘的行為,將導致眾人無益,導致眾人無樂,導致眾人無利,給天與人帶來損害和痛苦。諸比丘,這些比丘將生起許多非福,他們還能使此正法隱沒。

諸比丘,凡比丘將非律說為律……
律說為非律……
非如來所說、所言,說為如來所說、所言……
如來所說、所言,說為非如來所說、所言……
非如來所行,說為如來所行……
如來所行,說為非如來所行……
非如來所制,說為如來所制……
將如來所制,說為非如來所制者,諸比丘,這些比丘的行為,將導致眾人無益,導致眾人無樂,導致眾人無利,給天與人帶來損害和痛苦。諸比丘,這些比丘將生起許多非福,他們還能使此正法隱沒。」接著又說:「諸比丘,凡比丘將非法說為非法者,諸比丘,這些比丘的行為,將為眾人帶來利益,為眾人帶來快樂,為眾人帶來福祉,為天與人帶來利益和快樂。諸比丘,這些比丘能生起許多福德,他們還能使此正法住立。」對於法說為法、非律說為非律、律說為律等,亦是如此。

如果佛弟子打著所謂慈悲、方便、適應、發展的藉口,「法說非法,非法說法;律說非律,非律說律;佛說說爲非佛說,非佛說說爲佛說」,篡改佛法,這是導致聖教衰敗、正法消亡的原因。唯有依照佛陀所說、所教,「法說爲法,非法說爲非法;律說爲律,非律說爲非律;佛說說爲佛說,非佛說說爲非佛說」,如此才能給人天帶來真正的利益,給衆生增加真正的福樂,使佛陀的正法長住世間。

那麽,我們又應該如何來判別與驗證佛法的真僞呢?在《大般涅槃經》中,世尊對諸比丘宣說了四種印證方法:若有比丘說他親自在世尊處聽受、在某僧團處聽受、某些長老處聽受、或者在某位長老處聽受:「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言教。」你們既不應贊同,也不要反對,而應該在善持其文句后與經和律對照核實。如果與經和律不符,就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確實不是世尊的言教,這位比丘、那個僧團、那些長老或那位長老誤解了。你們應拒絕它。如果符合經和律,則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這確實是世尊的言教,這位比丘、那個僧團、那些長老或那位長老善持佛法。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6 21: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