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質疑中國統計局長

[複製鏈接]

11

主題

689

帖子

14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葉檀 2009-11-25
11月22日,在北京舉辦的2009中國經濟學家年度論壇上,中國統計局長馬建堂先生說,不存在國進民退。這也就意味著,所有關於國進民退的批評都是無的放矢。

馬建堂先生舉出一系列數據證明目前仍在國退民進。主要數據包括企業單位數、工業總產值、資產、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從業人數。

數據可以選擇,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讀方式。筆者倒想從另外幾個數據與一個案例證明存在國進民退,並且國進民退的過程對於中國經濟已經產生了深刻的負面影響。

企業單位數能證明什麼呢?以央企為例,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的規劃,央企數量從國資委成立之初的159家下降到2010年的80家到100家,雖然數量下降,但資產總量上升,壟斷地位上升。

今年6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接受國資委及新華社網站聯合訪問時透露,截至2008年底,央企資產總額為18萬億元,其中80%的資產都已上市。央企的利潤年均增長近1500億元,稅收年均增加1000億元,資產總量從7萬億元增加到18萬億元。2003年進入世界500強的央企是7 戶,2008年《財富》雜誌公布的是19戶,2009年預計要到21戶。

在中國上市資源大都由行政審批決定的背景下,80%的央企上市顯示上市資源有意識地向央企傾斜,甚至如中石化等企業有數家企業上市,擁有眾多的殼資源,這些殼資源全都可以兌現。

銀行貸款同樣如此。2008年,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以支持大型中央企業作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切入點,為央企的結構性調整、重大工程建設、國際合作、節能減排和科技創新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全年向105家央企發放本外幣貸款摺合人民幣1854億元。

雖然銀行自我表彰向民營中小企業貸款卓有成效,但看看銀行客戶的集中度就知道這有吹牛之嫌。公開數據顯示,經過上半年的天量放貸,商業銀行貸款與客戶急劇集中。上市銀行的半年報顯示,興業銀行前十大客戶貸款比例由去年末的19.77%驟升至6月末的40.63%,最大單一客戶貸款比例由2.82%上升至8.13%,分別接近銀監會所規定的50%和10%的監管指標底線。同樣,民生銀行前十大貸款客戶貸款比例由去年末的27.34%上升至6月末的 45.76%,最大單一客戶貸款比例由4.49%上升至9.11%;南京銀行前十大客戶貸款比例也由去年末的26.62%上升至46.05%,最大單一客戶貸款比例由3.36%上升至8.69%。這已經接近銀監會的監管底線——對單一企業或單一項目的融資總額超過貸款行資本金餘額10%的,或單一集團客戶授信總額超過貸款行資本金餘額15%的,都應當組織銀團貸款。

2009年的天量信貸投放,政府項目與政府擔保企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按理,中央企業80%以上的國有資產集中在軍工、能源、交通、重大裝備製造、重要礦產資源開發等關係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但現在房地產、商業等領域均有國進民退之勢。最典型的案例是,央企地王頻出,因為央企根本無需考慮資金不足的難題。上半年,各月成交總價排行前10名的地塊中有60%的高價地塊由國資背景企業獲得。近兩個月內,國企陸續競得近20個熱門地塊,涉及土地款超過265億元。其中,刷新單價和總價的地塊達到13 宗,直接導致地價的爆髮式上漲。根據相關媒體報道,當前國資委分管的136家央企中,逾七成企業涉足房地產業,近三成收益來自房地產市場。

不僅如此,央企還有了自己的財務公司與共同的資產管理平台,實體與金融混業傾向越來越明顯。從今年年初以來,國資委鼓勵央企建立財務公司,加強集團資金管理,依靠財務公司平台內部解決資金短缺的央企已經越來越多,這從9月以來財務公司開始成為新增信貸的重要力量可見一斑。而中國誠通集團和國家開發投資公司成為央企的管理平台,新的資產公司被市場稱為中投二號的 「國新資產管理公司」也浮出水面。更讓人搞不懂的是,2010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編製重點共有三項,分別為資本性支出、費用性支出和其他費用性支出。前兩類資金用途的第一部分內容均提到了支持央企重組。也就是說,國資不會回饋社會,而會用於央企內部。

最後,央企數量減少,壟斷程度加劇。以國家電網為例,今年以來向上游領域滲透,控股了兩家電器設備製造類上市公司平高電氣、許繼電氣,並且還在繼續擴張的過程中。民營電器公司告訴筆者,雖然電器製造行業是朝陽行業,但央企的壟斷導致的結果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們無法拿到訂單,生存前景堪虞。

央企獲得信貸扶植、獲得大額訂單、獲得上市資源,還有怎麼樣證明央企的壟斷地位越來越強呢?即便央企最後數量減少為一家,稱為「中華企業」,仍然無礙央企的壟斷地位,仍然不能說明不存在國進民退。

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私營企業的稅費上升,提供的就業崗位上升,央企應該覺得臉紅,而不是藉此四處炫耀,認為自己給了民營企業生存的空間。又要實利,又要名節,這樣做未免太過份了。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沙發
鐵螳螂 發表於 2009-11-26 04:26 | 只看該作者
統計局長不是好當的,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3
cenote 發表於 2009-11-26 06: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9 13: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