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誰悄悄地蒙上了我的眼睛?看我們中國媒體

[複製鏈接]

36

主題

923

帖子

35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fang2005 發表於 2008-4-15 1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嚴家偉:誰悄悄地蒙上了我的眼睛?

有一首流行歌曲這樣唱道「我悄悄地蒙上你的眼睛,讓你猜猜我是誰……」唱的是一對戀愛中的小兒女,女孩從背後蒙上男孩的眼睛,叫他「猜猜我是誰」?把一對戀人的憨嬌情態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己過古稀之年的老夫,自然再不敢有如此「聊發少年狂」的奢望。但是你別說,偏偏就不時有人來「悄悄地蒙上」我的眼睛。不過那不是瘋瘋顛顛的女孩,而是我們一本正經的媒體。

舉個最近的例子:2008年3月26日早上,打開央視國際頻道頭條消息就是,胡錦濤主席與布希總統相約通電話。央視播音員一面正襟危坐,語調鏘鏗地播講著胡主席講話的內容,一面還在屏幕上打出了相應的字幕。奇怪的是有關胡主席談話的內容一完,電視便轉播另一條新聞去了。我當時心裡真有點納悶,這布希總統莫非是個「啞巴」,不會講話?莫非布希總統就那麼不懂禮貌,我們尊敬的胡主席「語重心長」地講了一大通后,他一言不發就把電話掛了嗎?後來在網上一看外電,才知道人家布希總統既不是啞巴,也不是不懂禮貌。人家也向胡主席表達了對西藏問題的關切和對台海問題的看法。而且布希之言非常理性、平和,並無任何「攻擊誣衊我黨我軍」的話。怎麼就這麼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央視只告訴我們一半的內容,把另一半丟進大西洋里去了呢?

其實大陸的媒體,鬧這種「小兒科」式的笑話,決非自此事始,我也敢說不會以此事終。例如去年德國總理默克爾訪華,人家對中國領導人當面表達了對中國人權狀況的關切,媒體上就隻字不提,好象默克爾根本沒說過這事。報導一個什麼國際會議,報導的全是中國代表指出什麼什麼,再次強調什麼什麼……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民主國家的代表,好象都是泥塑木雕的,幾乎看不見人家的意見。如此悄悄地蒙上我的、你的、大家的眼睛己成為我們媒體的一種「常態」了。一個媒體在一些人盡皆知的事上,都可以不講真話,不把話全部準確地說完。怎麼讓人相信這樣的媒體能有新聞從業人員的起碼良知?從而對它報導的新聞事件又能有多大的可信度?

而在上述3月26日的布、胡電話約談中,胡主席還講了一句「中國方面願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與台灣展開協商」。奇怪的是央視和其他媒體,對胡主席的這句話,竟然也象審查電影拷貝一樣動用「剪刀」,把「一中各表」四個字剪去了。這又是個「地球人都知道」,只有大陸老百姓被蒙上了眼睛看不見的怪事。既然是胡主席親口所言,你還能說他是「錯誤的」,「有毒有害」的嗎?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聽見看見,唯獨大陸民眾就聽不得看不得?難道中國大陸的民眾覺悟水平特別低,只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嗎?我們的那些新聞審查官,竟然「審查」到胡主席的頭上來了,是不是太霸道了一點,神經也太過份虛弱了呢?

說起這「一中各表」四個字,多數常年不上國際網際網路,不聽外電(也就是毛澤東年代說的「敵台」)廣播的中國人,也許會「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此事已過去十六年了,那是1992年台灣海基會的辜正甫先生與大陸海協會的汪道涵先生,通過完全平等、對等的協商簽署的一項協議。即暫時擱置兩岸在事務性協商時,有關主權的爭議,而用口頭表達的方式,各自表述對一個中國的認知。即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簡稱「一中各表」。再說明白點,就是台海兩岸雖然都認為自已是中國人,但台灣認同的中國是中華民國( ROC),而大陸自已認同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PRC),這就是「一中各表」的來由。然而大陸媒體對自己的民眾一向都只講「一中」,絕口不提「各表」。而且對廣大民眾一瞞、一騙就是十幾年,實際上既然已在白紙黑字上籤了協議。全世界都聽見了,看見了。唯獨對自已的民眾,說一半,留一半,這完全是駝鳥式的「智慧」,掩耳盜鈴式的欺人自欺。特別是現在胡錦濤主席都在與布希總統的通話中說,願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與台灣開展協商」,這體現了胡主席的務實與靈活。這絕對不是什麼壞事,更不會產生什麼「誤導」民眾的後果。然而我們這個在世界上最野蠻,落後的新聞審查制度和他的官僚們,卻偏偏要愚而好自用,自作聰明,認為這句話也不能讓民眾知道,那句話也要剪頭去尾才行。甚至連胡錦濤主席說的話,也要加以裁剪「審查」,這些官員恐怕比駝鳥還笨,比掩耳盜鈴中的那個小偷還更可笑了。

戀人悄悄地蒙上對方的眼睛,那是小兒女的憨嬌作態,給人的印象是天真、活潑與可愛。而媒體奉新聞審查官之命,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來蒙上用血汗錢來供養它的納稅人的眼睛,則是對常識的極端蔑視,對民眾智慧的最大侮辱,是令人討厭、憤怒和完全不能接受的。

14

主題

386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沙發
garbageCNN 發表於 2008-4-15 18:01 | 只看該作者
國內的媒體是要做 適度 的修改了,不能冒進,要一步一步的穩健的解放思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10

帖子

25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5
3
legpuller 發表於 2008-4-15 18:18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共產黨也不容易,主要是怕布希說了什麼惹怒13億中國人的話,那就不太好辦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369

帖子

8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7
4
laona 發表於 2008-4-15 18: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garbageCNN 的帖子

贊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5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4-15 19: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legpuller 的帖子

說得也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

主題

1317

帖子

29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4
6
愛國有罪嗎? 發表於 2008-4-15 20: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egpuller 於 2008-4-15 18:18 發表
其實共產黨也不容易,主要是怕布希說了什麼惹怒13億中國人的話,那就不太好辦了!


說得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75

帖子

18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8
7
記憶之門 發表於 2008-4-15 21:10 | 只看該作者
這正常啊,俺們不喜歡他的話就不引用唄,就象這裡的破貼子俺不喜歡就不要回,讓他沉下去一樣。。。。難道還要替他們宣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257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54
8
┌.驍堯♂ 發表於 2008-4-15 22:13 | 只看該作者
...... 你以為能看到這論壇的人 不知道共產黨媒體審查? 有誰不知道廣電部是幹嘛的...  大家知道也沒有人支持這審查 不過你要看到一步步的在進步 共產黨控制的媒體再爛 我也沒看他想cnn這樣無中生有的污衊別人 還一而再再而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556

帖子

65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54
9
chary 發表於 2008-4-16 12:59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嚴家偉難道到現在還沒有看清嗎?這不能怪我們媒體的,這幾年不是都在向西方學習嗎?西方主流媒體不也是選擇性色盲的嗎?只是我們的媒體由於東方人的本質,無法學會西方媒體的無中生有而已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主題

3234

帖子

1319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19
10
F.Z. 發表於 2008-4-16 13:20 | 只看該作者
支持樓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85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3
11
thinkwhy 發表於 2008-4-16 13:42 | 只看該作者

想當年阿拉伯人為什麼要辦半島電視台

想當年阿拉伯人為什麼要辦半島電視台,沒有自己的聲音是非常痛苦的。共產黨從國民黨統治下當年靠呼喊民主和言論自由,以血的代價學會了掌握輿論,控制輿論才得到的江山,它會不知道輿論工具的重要?西方的發達國家更是會玩,手段和效果比共產黨高明,只不過這次它們忽略了在網際網路時代,一些老的技術容易穿幫,這次玩砸了。

請樓主放心,時代是會變的。我們只是不希望那種血風腥雨的激烈變革在中國再一次發生,不希望反華勢力的陰謀得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3 19: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